这次秦七出去。 再回来身后多出了一个人。 秦七向宋锦行礼道:“夫人,属下去商行的时候,碰到了陶掌柜,他听到了您遇袭很是担忧,说要特意来拜访您。” “人来了?”宋锦问。 秦七恭敬回道:“就在外面等着。” “请他进来。”宋锦说道。 秦七应声出去,不稍片刻又带着微微发福的陶掌柜过来。 陶掌柜见到宋锦,恭恭敬敬行礼,“见过夫人。” “不必多礼,你这时候不是该在京师吗?突然出现在淮安,是不是有事?”宋锦狐疑的问道。 陶掌柜本来听到宋锦娘仨遇袭就吓得脚软,得知他们没事了这才缓了口气,现在见到宋锦了,更是放心了。 “夫人,西北打起来了。” 陶掌柜面露凝重和悲伤,“这一仗,西北军是惨胜,军中将士死伤三万有余。凌大将军在京师筹备粮草,首批是送过去了,估摸现在还在路上,后续再想筹备就不易了,公子让我们商行准备,私下购粮送去西北。” 目前商行正全力调动钱银,筹备粮草和药材等,紧急送往西北。 宋锦问道:“那你这边事情办得顺利吗?” “药材上没问题,邢兄弟把药材都给我们留着了,可粮食筹备不易。”陶掌柜对于宋锦是颇为尊敬的,故而她问起,他便将难题说了说。 商行在筹备粮草遇到了问题。 听到了打仗,粮商要么就是提价,要么就是推搪说没有多余的粮食。还有一些粮商不但不出粮,还继续高价去囤粮。 天灾和打仗,容易生乱象。 这个时期粮价必定会上涨,粮商就开始待价而沽。 宋锦对此也无可奈何。 总不能强压着让人家卖粮。 随即,宋锦问道:“你那里还缺多少粮食?我手里还有一些。” 陶掌柜闻言双眼大亮,“公子说了越多越好,没有上限,必要的时候可以高价,这可都是救命的粮食啊。” “行,我在淮安这边正好有个大粮仓,只不过里面新粮不多了,大多数都是陈粮。” 宋锦这话一出,让陶掌柜很是惊讶。 陶掌柜又问:“陈粮没关系,能吃就行。” 宋锦当即写了一封信,再盖上了宋氏族章,将信交到了陶掌柜手里,“你拿着这信去找淮安宋氏旁支的族长,他会带你去粮仓的,不过我希望你搬粮的时候,留下一成给宋家旁支应急。” “夫人大义。” 陶掌柜兴奋又感激。 一个大粮仓得多少粮食,不用说了,绝对能解眼下燃眉之急,甚至可以说绰绰有余。 在淮安设置的大粮仓,其实不是宋锦自己的布局,而是宋家早就有的,由嫡支出钱,旁支负责看守。 宋锦也是跟维安府的族人接触过后。 淮安旁支的族长告之的。 陶掌柜是真心敬重宋锦这个夫人,以前公子刚成亲那个时候,他对于秦老头很是怨怪,莫名其妙就决定了公子的婚配。 偏生他家公子为了隐藏身世,不得不接受了这桩婚事。 在陶掌柜眼里,宋锦是配不上秦驰的。 后来渐渐相处下来,陶掌柜渐渐对宋锦改观,事实上多少还是觉得秦驰委屈了,直到现在陶掌柜才算是认同宋锦。 一个时常能帮忙西北军的夫人,品格自是不用说,起码在大义上就胜过无数女子。 陶掌柜拿起信,离开之前深深向宋锦行了一礼,“陶某在这里替西北的将士,谢过夫人。” “来这一套做什么?我也只仅是些许绵薄之力。”宋锦挥了挥手,示意他先去忙。 陶掌柜匆匆离去。 秦七同样深深向宋锦行礼,这才退到了屋外。 在太湖赈灾的时候,宋锦不是没有开过粮仓,那时候给秦驰的粮食,是按照平价由官府给银子的,并非无偿。 当时还只是一个中等的粮仓。 淮安府这里的是大粮仓,宋锦无偿就损了九成给西北军。此举在普通抬价的粮商当中,称得上是绝无仅有一员。 这事情解决了,已经是数日后。 宋锦带着儿女暗中起程去京师。 在他们离开了之后。 淮安传开了一则传言,让整个淮安府都震动了,据说西北战鼓雷动,烽火连天。 富甲一方的药材商人宋怀瑾,慷慨解囊,捐出数万石粮食以助军需。 消息一出,如同春风掠过荒野,瞬间点燃了淮安百姓的热情,议论纷纷,无不为“济方的东家宋怀瑾”的义举所感动。 百姓间知道“宋怀瑾”的人不算多,倒是知道“济方药铺”的存在。 济方药铺在淮安的名声本来就不错。 这下更是好了,连带在淮安的宋氏族人都得到了隐形的好处。 “宋东家真是菩萨心肠啊!” “是啊,这般慷慨,怕是连神仙都要称赞!” “西北将士保家为国,保护着我们一方的安宁,听说宋大善人是不让西北的将士饿着肚子去打仗。” “呵,想一想最近城里的粮价,一天天的往上涨。这人怕对比,一比就给比到泥地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