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沈秋生周氏带着沈小虎回来了。当然,她们是带着大包小包过去,但又拎着大包小包回来。
“爹,我爹娘知道你前几天生病了,因为现在事忙,抽不开身,所以托我把这些东西带给你。”周氏说着,把一个大布包递了过去。
沈老头打开一看,见里头有一小包上好的烟丝,一盒糕点,以及用纸包着的二十个铜板,还有十个熟鸡蛋。
这边有一个习俗,老者生病后,那些近亲会亲自过来探望,或者送些东西过来,以示对老者的祝福。
沈老头直接拿走烟丝,便把所有东西给回了周氏,“老三家的,你爹娘有心了。这烟丝我收了,其他的你给孩子们分了吧。”
周氏忙道:“爹,那是我爹娘的心意,我们要不得,你自个儿收下吧。”
“唉,不用分那么清,你拿下去给孩子们分了吧,我有这一口就行了。”沈老头那些烟丝,直接说道。
周氏正想继续劝,不曾想院门又被人敲响了,于是忙唤沈小兰去开门。
沈小兰打开院门一看,表情有些不自然,而后打了个招呼,“舅爷爷,舅奶奶,表哥表姐,你们来了呀。”
里头的周氏和朱氏听罢,无奈地相看一眼,而后便迎了出去,“大舅,大舅妈,新年好。”
来的正是郭氏的哥哥郭彪,嫂子王氏,还有他们的孙子郭正,郭义和郭仁,孙女郭小红和郭小青。
沈老头听到自己的大舅哥来了,立马起身,亲自出去迎接。纵然郭氏再怎么不好,他也不敢甩脸色给郭家人看。
郭彪一进门,便热情地给沈小荷等人发压岁钱,虽然不过是两文钱,但总好过沈桂花的一文钱强。
而郭正这几个小辈一进门便亲昵地给沈秋生周氏,沈定柏朱氏,还有沈老头打招呼问好。
周氏朱氏及沈老头给每个孩子包了五文钱,把王氏给看得乐呵呵。果然,沈家人真的发大财了,出手这么阔绰。
“妹夫,听说你生病了,所以我们特意过来看望你。你现在怎么样了,好点了没?”郭彪问道。
“谢谢关心,我现在已经没事了。”沈老头答道。
那边的郭正等人坐下后,便毫不客气地吃起了东西,丝毫没有半分客气。王氏一边含笑听郭彪和沈老头聊天,一边把手中的猪肉和萝卜白菜递给了周氏。
周氏寒暄了几句,便提着猪肉和菜进了厨房。朱氏拉长着脸跟了进来,别提有多不爽。
“三弟妹,大舅和大舅妈也真是的。一般人探望老人得挑上午,他们倒好,竟然挑傍晚过来。还特意买了肉和菜,摆明了就是要留下来吃饭。吃饭倒也罢了,他们住得远,吃完饭后,铁定要留宿。”
周氏叹了口气,劝慰道:“二嫂,算了,忍忍吧。大舅一家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躲在暗处的小六再次皱眉了,这沈家干嘛破事这么多,狗血亲戚来了一帮又一帮。
看得出来,沈老头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到了这个年纪,大病一场,会有诸多感慨。有亲戚能过来看望自己,也算欣慰。
郭彪和王氏虽然也贪婪自私,但看上去人模人样,比陈富贵和沈桂花夫妇好多了。至少二人说话比沈桂花她们有技巧,没那么招人厌。
郭正,郭义和郭仁这三兄弟,自从进来后,嘴巴便没闲下来,就像智能搅拌机一样,一直忙个不停。
沈小荷见他们这样子,简直是无话可说。这三兄弟的德行,根本就配不上他们的名字。
沈小荷其实很想问一下,他们家是不是平日没东西吃,来这之前是不是特意饿了三五顿,所以现在才会大吃特吃。
至于郭小红,同样“巾帼不让须眉”,吃起东西的样子,跟土匪没什么两样,一看便和郭正她们是一脉同胞的亲兄妹。
唯独郭小青,是郭家这一辈的另类。她虽然衣着简单,发饰朴素,但整个人安静地坐着,举手投足皆十分地端庄,越看越顺眼。
尤其是和旁边狼吞虎咽的郭小红一对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郭小青今天似乎有心事,脸上没有笑容,坐在那儿连茶水也没喝。
沈小荷沈小菊等人其实挺喜欢郭小青的,不过碍于郭小红在,也没敢太热情。
毕竟郭小红可不是省油的灯,万一沈小荷等人和郭小青玩,却不搭理她,没准王氏又会叽叽歪歪说她们一通。
因着郭彪和王氏是自家婆母的哥嫂,按理他们过来了,晚上留饭的话,必须叫上郭氏和沈定松才合规矩。
不过周氏想也知道,若是叫了郭氏和沈定松,没准他们家会来乌泱泱一片人,所以今晚必须开三桌才行。
“真是呦,想想就烦心。”朱氏一边和周氏在厨房忙活,一边抱怨道。
“这大舅他们也真是的,过来探病的话,只要他们夫妻二人过来便是了,竟然还要带五个孙儿孙女过来。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就是特意过来兜红包的。”
“这么多人过来,吃饭问题好解决,但今天睡觉的事怎么安排。他们呀,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不识做,尽给人添乱。”
周氏听罢,虽然也觉得有些恼怒,不过终归没怎么样,毕竟他们是长辈。再加上,既然沈老头现在在她们家住,那她们自然得操这份心。
想着家里的菜可能不够,周氏忙取了钱,叫沈小龙沈知华一道去集市买些腊肉和鱼干之类的,这可以多凑几个菜。
朱氏探头往厨房外边一看,郭彪王氏正口沫横飞地讲述着什么,神情甚是激动,时不时手舞足蹈起来。
而郭正,郭义,郭仁还有郭小红,现在依然在放飞自我,一边说着什么,一边不间断地吃着零嘴。斯文秀气的郭小青,却依然腼腆安静地坐着,十足十的小家碧玉。
“二嫂,你在看什么呢?”周氏见朱氏偷偷摸摸地往外瞄,忙问道。
“我在看小青那丫头,啧啧,这么勤快懂事的闺女,可惜投错了胎,竟然投生到这种家庭。”朱氏惋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