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宝从大炕滑下去,跑去找唐风年。 与此同时,王玉娥和赵东阳正在商量,除了信,还捎什么东西回去。 赵东阳道:“那么远的路,如果捎东西,恐怕给郭大财主添麻烦。” “反正岳县什么都不缺,只要肯花钱,啥都能买。” 王玉娥问:“那就捎点银子回去吗?” 赵东阳拍拍膝盖上的灰尘,神情寡淡,道:“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不需要捎给谁。” 他爹娘死了,又跟兄弟反目成仇,没格外惦记老家的什么人。 王玉娥道:“捎五两银子给乖宝祖母,清明节快要到了,要买东西祭祖。” “捎五两银子给我娘,让她买肉吃,你看行不行?” 赵东阳问:“这次祖坟冒青烟,保佑风年科举顺利,咱们要不要多给祖宗孝敬一些纸钱和祭品?” 王玉娥道:“那就给乖宝祖母捎八两银子回去,让风年在信上多提一句,让她把祭品弄得体面些。” 赵东阳点头认可。 然后,王玉娥进屋去拿银子,分开装到两个钱袋里,又去告诉唐风年,让他在信上多写几句话。 唐风年一一照办。 傍晚,他把所有信装到一个防水的大牛皮纸袋里,还把他的新书塞进去,希望石师爷给他的新书提些建议。 他自己还额外准备了一个钱袋,里面只装一串铜钱,捎给唐母。 因为他了解自己的亲娘,恐怕唐母拘谨,不敢随便花王玉娥寄去的银子。 在唐母眼里,儿子给的钱和亲家母给的钱,肯定不一样。 付青跑过来,他也有信和东西捎给他父母。 然后,唐风年带着书信和钱袋,亲自去一趟郭家,拜托郭大财主把这些东西带给石师爷。 反正,石师爷对赵家和付家都熟悉,东西到了他手里之后,他会帮忙分开送出去,免得麻烦郭大财主。 郭大财主爽快答应,又跟唐风年聊几句。 —— 进入四月,天气越来越暖和。 而且,从北到南,郭大财主乘坐马车赶路,发现越来越热。 终于回到老家岳县。 他阔别已久,近乡情怯,眼睛湿润,先去霍家看望大女儿郭湘凤和女婿霍捕快。 郭湘凤正在坐月子,听说她爹来了,顿时激动地下床,不管那些规矩了,一路小跑,跑出屋子,扑到郭大财主的肩膀上,喜极而泣。 父女俩有许多话要说。 霍捕快在衙门办差,尚未归家,霍母打发仆人去衙门告诉他来客的事。 郭大财主抱抱小外孙,又简单地叙旧之后,提出要去给石师爷送东西。 郭湘凤依依不舍,叮嘱他早去早回,不要去外面住客栈,在霍家住就行。 —— 郭大财主带着一些东西,和两个男仆,走出霍家,走在曾经熟悉的街道上,又路过醉仙酒楼,忍不住多看几眼,感慨万千。 见多了京城的繁华景象,如今再来看岳县,感觉破旧、穷酸。 他记性好,还记得去石家的路,抬手敲门。 然而,几年没见,开门的孙二嫂不认得他了,疑惑地问:“您找谁?” 郭大财主笑道:“找石师爷,找他叙旧,顺便帮唐风年送信。” 孙二嫂大吃一惊,猜测道:“您从京城来的啊?快请进!” 然后,她转头大喊:“老爷,夫人,有京城的客人!” 师爷学堂刚放学不久,石师爷正坐在书房,反复看华举人捎来的信,手指摩挲信纸,格外思念远在京城的两个儿子。 突然听到“京城”两字,他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走出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