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号在海面上行驶着,时不时与归来的小渔船交错而过。 这些小渔船大多是昨天早上出海,在海面上作业了一天一夜后,载着鱼获赶回港口,趁着早上卖个好价钱。 当然也有那种大船,十几二十几米的铁壳船。 不过这种船整个泉州也没几艘,再加上泉州渔港众多,在海面上碰到的概率不大。 半个小时后,小渔船的踪迹就逐渐消失了。 它们到不了这么远,小渔船也很难在深水区作业。 能在这厮混的,都是‘大个子’。 又过了一会,林子衿喊大家吃饭。 张洪涛和孙庆云把折叠桌摆好,何进根抢着进厨房把高压锅端了出来,刘远水则是帮忙摆凳子。 因为刚出海,冰舱里还没货,所以早上林子衿煮的是普通大米粥。 不过配菜很丰富,光是自带的酱菜,就有四五种。 腌白萝卜、酸豇豆、酸黄瓜、腌渍毛豆、雪菜炒肉末,还有一大盘的茶叶蛋。 楚洋就着酸脆辣爽的酱菜,一口气喝了两碗煮开了花的大米粥,浑身都感觉暖洋洋的。 穿着外套,站在船头上吹了会风。 等太阳都升到半天了,他才躲回到船舱。 在卧室躺在床上看了会电子书,结果迷迷糊糊的,竟然睡过去了。 等他再醒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中天。 爬起来,到驾驶舱转了一圈,已经换张洪涛在开船了。 “一路上没什么事吧?”楚洋问道。 “没事,就是刚才碰到渔政检查,不过听到是你的船,就随便在甲板上转了一圈就走了。”他笑着回道。 “怎么没叫醒我。”楚洋打着哈欠道。 “见你睡得香,就没吵你。” …… 中午11点过5分,渔船终于顺利地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粤东南澎列岛东北处25公里的一处海域。 根据导航海图显示,他们现在所在的海域,水深在50-60米之间,海底则是一片小平原。 刷在这里的是一个黑铁宝箱,楚洋直接选择开启,先热热手再说。 【黑铁宝箱已开启,奖励:随机刷新海洋经济生物(普通),捕获限时:150分钟。】 一道光幕铺在了海面上。 嘿,鱼群! 第一个宝箱还不错,楚洋直接用船上的话筒,通知所有人做好准备,马上下网。 “早就准备好了。” 张洪涛屈指将烟屁股弹进垃圾桶里,然后一个翻身爬起来。 他和孙庆云两人一人一边,拎着网囊底部丢进海里,这样在船只的拖曳下,剩余的拖网沿着滑道滑进了水中。 等曳纲被崩紧变直,就代表着拖网在水中已经完成了舒展状态,可以提起车速,开始拖捕鱼群。 第一网楚洋选择亲自操舵,他拖行的速度比较快,维持在5海里每小时的状态。 从东北向西南,朝着南澎列岛的方向拖行。 拖了两个多小时,结果奇怪的是探鱼器上竟然一直没有显示鱼群信息,搞得楚洋都有点担心,自己是不是错过了。 眼见的系统给的捕获限时即将走完,他也没办法,只能通知收网。 其他船员也得知了探鱼器给出消息,脸上有些紧张。 虽然这才是出海第一网,但能开门红总是最好的。 幸运的是,伴随着网衣出水,网囊中很快就传出了动静。 鼓鼓的,还不少! 很快,在船员们兴奋的目光中,一个大水滴状的网囊被吊机钓到了分拣舱上空。 尤其是两个新来的,何进根和刘远水。 看着胀到几乎要爆炸的网兜,嘴巴都合不上了。 “妈呀,这得有多少鱼获啊!” “四五千斤肯定有,这是一下网就碰见鱼群了。” 孙庆军也笑呵呵地拍着两人的肩膀,“没事,习惯就好,这在船上是常事。” 好像刚才一脸严肃的人不是他似的。 “阿洋快来解网,说不准又是一网大黄鱼。”张洪涛喊道。 何进根听到‘又’字,联想到之前村里的传闻,被吓了一跳。 莫非传的都是真的,楚洋不久前真拖了一网野生大黄鱼? 他现在有点相信,跟着楚洋一趟能分好几万了。 另一边,楚洋已经搓着手,走到了网囊旁边。 只见他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拉着网囊底部的系缆用力一扯,顿时褐青色的鱼潮倾泻而下,填满了大半个分拣舱。 “哈哈,是大对虾!” 张洪涛看清鱼舱内的鱼获后,立马笑了起来。 对虾,学名就是对虾,应该是国人最熟悉的海鲜了,没有之一。 这玩意都认识,就不多说了 这种虾产量巨大,味道鲜美,价格实惠,按照个头和新鲜度,一般鱼贩子的收购价格在10到20元之间,小老百姓咬咬牙,一个星期也能尝上两次。 鲲鹏号拉的这一网对虾个头很不错,平均都能有巴掌长短,卖个十七八块估计没问题。 这样一网四五千斤,那可就是七八万,能买辆普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