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竹器的就寻到那大夫家……不对,”柳燕当即改口,“不是寻,他是本来就知道,直接便去了大夫家门外。说是死了人,但那大夫家中却没多大动静,除了院中停着一具棺材,整家人都不声不响。卖竹器的也是默不作声地在大夫家附近晃了一阵便离开。那大夫家有鬼?!”
“是大夫并没有死,不过是借用一个死的名头而已,敌我双方心知肚明,相互陪着做戏罢了,无关紧要。假周平本是个探子,知道马大夫家似乎也不足为奇。他之后又做了什么?”
“从那大夫家离开,城里的风声又变了,有人说其实是金使冒充宋差作怪,已经被知府大人与榷署总领从榷场外抓回来。”
韩致远知道,这后面的消息传播如此迅速,是吴琚那边故意放出的风声,为的就是尽快压制前面那些对宋人不利的传闻,扭转整体局面,也为震慑那些藏于暗中的案犯,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柳燕继续说道,“卖竹器的随后加快脚步出了樊城南门,朝榷场西边的山里去。爬了两道山坡,人就不见了。”
“他最后进了山?”
“是,但我不熟悉山中地势,不知道那家伙是钻进哪个洞,或者是走了哪条暗道,四处查寻,没等发现什么藏身之处,反倒招来杀手。”
“你还与人过了招?这倒是还有收获。”
“呸,什么收获!又没逮着人,自己还划破了皮。”
柳燕将划烂口子的衣袖给韩致远看,“瞧瞧,若不是我躲得快,这条胳膊就废了。”
韩致远瞟了两眼,他已经留意到柳燕衣袖的破处,三道划痕像是被什么勾破,“杀手使用的是爪器?”
“手上套着一副铁爪,除了小拇指,其余八指全都套在手指上,能够自如开合。”柳燕拍拍衣袖,“这爪子真够狠,分明想置我于死地。可惜不是姑奶奶我的对手,见没有胜算,甩了颗烟丸跑了。”
“你也没有再追上此人的逃路。”
“是啊,不熟悉山势不说,天又黑,还迷了路,绕到天亮才出山,找到榷场的门。”柳燕活动活动手腕,“这帮家伙肯定就藏在山里,找一只兵马去搜山,不行就放火烧山,肯定一个都没跑。”
“不知山中藏着几个人,值不值得这般费力。”韩致远起身,“若山中真有他们的巢窝,解决你一个不熟悉地势的外来之人有何难?再不济也不会容你轻易出山。”
“也可能是他们的人大多出洞,人手不够?”柳燕想,“那也能设好埋伏,出洞的耗子岂能不回窝?”
韩致远向窗子走去,“也许是狡兔三窟。”
“算了,怎么查也不是我的事。我只管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你说了。”柳燕瞟了眼窗子,“我见这客栈周围也没什么防备,你就这样带着清娘留在此处,不怕有什么人寻上门?你以为谁会傻到接连中空城计?”
“你怎么笃定我没有防备?”韩致远推开窗子。
“有吗?”柳燕起身,随之走到窗前。
“我的防备就是我自己。”韩致远负手直立,垂眸俯望。
清贵,傲然,胸有成竹。
这便是临安城第一公子。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他。
“柳婶子你敢来,是因为知道我在此处。案犯不敢来,也是因为知道我在此处。要与一个存心在等着与他们算账的人会面,他们怎能不多做点准备,多加小心?何况……”韩致远唇角微勾,“我还给他们准备了其他合胃口的小菜,就看他们贪不贪嘴。”
柳燕侧目,看到韩致远的眼梢都洋溢着满满的算计。
“你这人……可别欺负我家清娘。”柳燕回头望了眼慕清颜。
安静地躺在床上的人就像只落在狐狸之口的小白兔。
“我欺负她?”韩致远苦笑。
柳燕又紧接着道:“看在你也没比陆元韶落后多少步赶来襄阳的份上,我且免了你这笔账。”
“柳婶子,”韩致远回头走到床前,拿起一摞早已备好的衣衫,“你帮颜娘把衣衫换了吧。”
此时的慕清颜身上还是被火燎到的破衣,他只是帮她整理了头发。
柳燕翘眉一笑,走过去接了衣衫,在手中掂了掂,“赶紧成亲不就省事了么?”
“嗯。”
见韩致远只是闷闷的应了一声,柳燕倒不好再取笑这个又变的有些失落的人,抬手推了他一把,“一边去。”
“你先照看颜娘,我出去一趟。”韩致远转身出了客房。
“韩公子。”吴峥从隔壁房间出来。
“你回来了。”
“刚回来,边关那边已经安排好。我这就去找韩四?”
“不,你去了解一下樊城马大夫家周围的情况。”
“是。”
……
吴峥离去,韩致远来到榷署。
听说韩致远来了,陈庭瑞忍伤起身相迎。
“陈总领请坐。”韩致远将人拦下,“我只是来问问榷场西边的情况,了解一下那头的山势。”
“山势?是要找藏人的山洞?”陈庭瑞以为。
“那就劳烦陈总领先将山洞的事说说。”
对于周青郎说出的情况,韩致远还没来得及听到。
于是,陈庭瑞又将吴琚转述青郎的话,说他们被藏在山洞里的事又讲了一遍。
“我知道了。”韩致远听后只点了点头,
“韩公子认为这洞是在榷场西方的大山之中?”
“据我所知,榷场地处平坦,倚山但不贴山。”
“是,榷场地势相较平整,周边虽有山坡但都不高,要真入山得行一段路。”陈庭瑞招呼署差取来图纸,“这便是榷场及周围的地势图。”
图纸平铺在桌上,不比州府地图的庞杂,榷场地图很简洁明了,只标注四门、互市、城外河道、山形以及通往南北的官道。北上达光化军,南下至襄阳城。另外一份则是互市商铺的详细布局图。
“这里有道水渠?”韩致远指着西门外的一处位置。
“哦,那是一条干河。”陈庭瑞道,“只有炎夏雨涝时那条河道才会有山洪流入,形成真正的河流,引走山洪,避免水淹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