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穆宽阔的皇极殿上,文武百官分成两排并肩站立,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大殿外数百米远。 而在官员后面每隔十米便站着一名太监。 这些太监也是特地挑选出来的大嗓门,为的就是在皇帝宣读一些重要的旨意时,负责将皇帝的旨意向站在后面的官员们宣读。 今天的朝会刚开始,戴权便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高声道:“有旨意!” “有旨意!” “有旨意!” 随着站在后面的太监一个个传下去,百官们纷纷跪拜下来:“臣等接旨!” 戴权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有贾瑜、安再师、王子腾、牛继宗、穆莳拜五人,或才德兼备,或谋略过人,皆朕所倚重之良才。今朕欲以国家大计为重,特设军机处,以五人共谋国事,襄助朝政。 贾瑜,温文尔雅,博学多才,屡有建树,朕甚嘉之。安再师,心思缜密,能言善辩,素有远见,朕所倚赖。王子腾,英勇果敢,武艺超群,忠诚于国,朕所器重。牛继宗,勤勉务实,政务处置得宜,朕所信赖。穆莳拜,忠贞不渝,为国为民,朕所赞誉。 今朕决议,任命贾瑜、安再师、王子腾、牛继宗、穆莳拜五人为军机处大臣,共同辅佐朕处理国家大事,务期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望五人齐心协力,忠诚履职,以报朕之厚望。 贾瑜的话落下后,下面的官员们也议论纷纷,毕竟贾瑜说得确实有道理,辽东和神京相隔一千多里,安再师本事再大也不能在辽东办公吧? 权利的滋味是如此的美妙,这种感觉让他有些飘飘然起来,就连身体也有些颤栗起来。 这时,贾瑜向前走了一大步,恭声道:“陛下,有一事不解,还请陛下解惑?” 站在右侧前列的贾瑜心情也有些小兴奋,虽然他早就预料到自己这位始作俑者大概率会在成为第一批入军机处的人,但当他听到戴权宣读到自己的名字时,一股喜悦依旧从心底油然而生。 听完了圣旨后,百官们依旧是三拜九叩后方才起身,只是众人的脸色却不尽相同。 昌平帝点点头:“这点朕已有注意,戴权……宣旨。” 贾瑜道:“西宁郡王安再师能力卓绝,担任军机大臣一职绝无问题,这点微臣是没有异议的。 可军机大臣却要经常在军机处当值,如此一来安大人岂非分身乏术?” 坐在龙椅上的昌平帝将官员们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等到官员们谢恩完毕后,他淡淡道:“此次军机大臣名单已然宣读完毕,望诸位爱卿能携手共进,共同维护好大夏边关。” 不过贾瑜也不是唯一一个失态的人,另外四个被念到名字的人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王子腾,原本就面若红枣的脸如今更是涨成了猪肝色,整个人如同喝醉了酒一般有些摇摇欲坠,让人担心他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这也难怪,从一个闲赋在家的前京营节度副使一下变成军机大臣,这个巨大的反差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官和勋贵们大都面带兴奋,而文官们则是面露沮丧。 随着名单的宣读,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他已经成为大夏军方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因为在宣读的名单里,没有一个是文官,这也让文官们染指军机处的打算落空了。 不过旁边也没人笑话他,站在他旁边的理国公府的柳芳还伸出手扶了他一把。 但据陈所知,安大人此番回京只是为了给太上皇贺寿,过段时间还是要回辽东的。 众人又齐声道:“臣等谨遵圣谕。” 昌平帝淡淡道:“讲!” 别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否则范进中举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钦此。” “喏!” 戴权站了出来,又从身后的小太监手中拿过一份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王臣安再师,夙夜匪懈,尽忠报国,其才德兼备,功绩卓着。昔日任辽东督师,虽尽职尽责,然朕念其为国操劳,欲优加擢用,以展其才。 今朕决定,晋升西宁郡王安再师为军机大臣,位列重臣,参与朝廷大政决策。 同时,免去安再师辽东督师之职,以专注军机处之重任。 此旨下达,咸宜遵奉。 钦此。” 在戴权宣读圣旨时,贾瑜发现一旁的安再师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中恍然大悟。 看来安再师担任军机大臣之事,昌平帝应该早就和太上皇相互通过气。 再者说了,军机处这样的要害部门,太上皇倘若不安插一两个“自己人”那才是怪事呢。 不过,这次任命的军机大臣只有五人,而并非先前自己提出来的七到九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人选问题上昌平帝心里还在犹豫,亦或是没有和太上皇达成一致。 随后戴权又宣读了军机处的结构和框架。 军机处虽然只是一个临时的机构,甚至连属于自己的衙门都没有,但下面依然设有内翻书房、方略馆、纸库、书库、大库、校对处、纂修处、文移处等好些为他们服务的机构,算起来至少要增设上百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