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老爷与李家姻亲,自家闺女嫁的就是李家老二,裴老爷自然不会隐瞒,说道:“项老爷,你忘了,你家少爷订亲的李家了?他们家有一个特殊陪嫁,叫发财,你还记得吧?”
项老爷猛然想了起来:“难道我说墨池这名字有点耳熟,这不是……”边家三姑娘养的那条狗的名字吗?
瞪大眼睛,望向裴老爷不敢相信,“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我家长女跟着的那只名字叫‘乐乐’,你觉得呢?”
项老爷无话可说。
只是他真的没有想到,他们家的“姑娘”还真是出人才,他家盯上了李四姑娘,那位裴贡士盯上了边二姑娘,人家家里剩下的几个姑娘也这么出色。
他是不懂书画,但能够让潘老爷子这么惦记,“墨池先生”的书画能够差吗?
“怎么了?这位墨池先生你也认识?”潘老爷子惊讶,连忙问项老爷对方是谁,想要上门请教。
项老爷没让裴掌柜的为难,请他拒绝几个特地色,就让他下去了。
“与其说我认识,不如说我家浩宇的未婚妻跟她比较熟。”同门姐妹,能不熟吗?
潘老爷子糊涂了:“你是不是弄错了,怎么会是你家那小子的未婚妻跟人家熟,不应该是你家小子吗?”
项老爷哀怨地看他一眼:“你说呢?”
潘老爷不傻,很快反应过来:“不是吧?!”
能够跟人家未婚妻熟的,又如此让人避讳不谈的,能是什么?自然是个姑娘了。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问项老爷是不是捡到宝了,他宝贝孙子未婚妻的朋友都这么厉害,那他孙子未婚妻是不是也是一个厉害人物?
只是,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清水镇,在整个大雍都排不上号的小地方,这么出人才?
“清水镇小赌神爷刘秀才,你们知道吧?”项老爷说道。
潘老爷点头:“怎么不知道,你们项家这几年突然发展起来,不就是跟这位刘秀才合作吗?这小子也真是的,年纪轻轻,不好好读书,怎么偏偏要当一个商人呢?”
“当商人怎么了?新帝登基之后,不是重新更改了大雍律法吗,即使是商人,只要遵守大雍法律,纳税满多少,其亲人便可获得科举一人的名额。若他愿意,他现在只要以后不再经商,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只不过志向不同罢了。”
虽然纳税商人可以参加科举,但大雍律法规定,在朝为官者不可经商,与民争利。
没办法,谁让官者门道多,若经商都被为官者霸占了,那就没其他商人什么事情了。
“谁不知道这位刘秀才跟你家浩宇是同窗?行了,别在那里炫耀了,知道你家捡到宝了,你到是说说,这次特地将聚会的地点定在清水镇,到底是为了什么?”另一位出身大家的雷老爷子问道。
“难道你们就不想给家里的小子多的条门路?”项老爷白了他们一眼,“家里小子那么多,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科举,既然不适合,那就换一条路走。何况现在大雍律法允许纳税商人拥有科举名额,在科举无妄的情况下,这不也是一条好路子?吃穿不愁,自己考不上,让儿子孙子继续考。”
“你有生意门路?”
“我是没有,不过这位小财神有啊。他想往外做生意,他们有人脉,两者一合作,这事不就成了?”项老爷说道,“具体怎么操作,我不插手,到时候你们自己谈。”
潘老爷子想起了什么:“我记得,浩宇定亲的人家,好像是他的同窗吧?他还跟薄有才名的裴贡士成了连襟,这位同窗不会就是这个姓刘的吧?”
“就是他,”项老爷没有否认,点头,“他们家情况有些复杂,是重组家庭。我这么跟你们说吧,跟浩宇定亲的这位姑娘是李家四姑娘,而刘秀才的娘是李家后娘,只不过已经过世了,后来又再娶了一位。因为这个缘故,李四姑娘的长兄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包括这个第一任后娘带过来的刘秀才等人,直接搬出了原来的家,重立门户。”
“现在李家当家做住的,是一位姓边的长嫂,这位长嫂素有贤名,颇得膝下弟妹敬重。”
“你们不是好奇,我们家怎么会突然跟一农户定亲吗,除了看中他们家的发展潜力外,其中一个就是看重了这位长嫂的贤名,堵李四姑娘能够习得其长嫂三分。”
其他人十分惊讶,这位“长嫂”到底好到了什么程度,能够让项老爷子下这么大的赌注?
虽然项浩宇没有什么才名,但能够考中贡士,就是能当官的,离项家更换门庭也不远了。到时候项浩宇再娶一位官家千金,相信能够走得更远。
项老爷子摇头:“官家千金能够成为官家千金是因为其兄其父,但这位‘长嫂’靠的却是她自己。”
他简单的跟众人说了一下李家的发家,当时是真的“一贫如洗”,穷得都填不饱肚子了。可是这样,这位“长嫂”硬是带着一帮“拖油瓶”发了家。
“你们知道刘秀才从读书到考中秀才,花了多长时间吗?”
“多长时间?”
“一年。”
众人根本不敢相信。秀才要那么容易,大家早就考了,哪里还会等到他?他就算再怎么天赋异禀,也不可能优秀到这种程度吧?
从另一种程度上说,如果真的那么优秀,是不是更应该继续科举下去?
“我也不敢相信,可他就是考上了,而且还带着我家浩宇一起考上了。”项老爷便大致讲了一下事情经过。
他家项浩宇是什么水平,他能不知道?
之前连先生都对他不抱任何希望,不想跟刘秀才混了一段时间后,居然真的考上了?!
我的天,简直祖上冒青烟了。
潘老爷子、雷老爷子等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
“后来,浩宇和他的连襟裴少爷,继续使用这种学习方法,顺便考中举人、贡士。若是这样,你们还不相信,今年李家有两位下场乡试,到时候你们一看结果就知道了。他们进书塾,也才没几年。”
众人有种做梦的感觉。
“若这位‘长嫂’只是这样,就算了,我也不稀罕。可问题是,她不仅将几个弟弟教得特别好,老二种地种出花样,老三做木匠做出名气,几个妹妹的教导也让人称道不已。”项老爷问他们,那个李氏水车知道吧?
潘老爷点头:“听说过,这个李家,不会就是他家吧?”
项老爷一笑:“清水镇李家能够有几个李家?还是来自于李家村的李家,自然就只有他家。我刚刚不是说了吗,他家老三木匠活做得好,李氏水车说的就是他家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