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光是一路连滚带跑,像见鬼似的一阵风跑进了家里,躲在房中不出去了。
潘文龙和俞秀凤还有点奇怪,今天这儿子怎么突然转性了?往常这个时候连绑都绑不住他。
“明月,你快去看看你哥这是咋了?外面让狗给撵了?”
潘明月这时候刚在吃早餐,一听就放下了筷子,来到了这位亲大哥的房里。
“哥,你这是怎么了?”
只见潘明光头躲在被子里,整个人都有点瑟瑟发抖,闷着头说道:“我没事,我没事,别理我。”
潘明月一听,冲被窝里的自家大哥做了个鬼脸。
突然潘明光掀开被子,直挺挺坐了起来,看着妹子说道:
“明月,我跟你说,你以后都不能小瞧了陈不二,他远比你想像得厉害多了。另外等你嫁给了他,可一定要听他的话,千万不要惹他生气啊,一定要记住啊!”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说完又躲到了被子里面,让潘明月满脑子都是问题。
“哼,我为啥要听他的话?谁比谁厉害?哼哼。”
潘明月挥了挥拳头,一脸我不服的表情。
此时陈不二坐在一个早餐店里,一边吃着早点,一边在长吁短叹。
这赚点钱怎么就这么难呢?本来好好的一条发财好法子,这下又没了,这三尸庙鬼市是不能再去了。
可是这一晚上下来,哪怕生意再好,他也只是赚了一千多两银子。
这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会乐疯的,一千多两银子啊,可以买个普通小民居了。
可别忘了,陈不二现在有二十多个手下要安置,而且还想再弄个商铺,这样前店后宅的大房子,你少于一两万银子,想也不要想。
别的重生者,动不动赚钱都是几百万两,挥挥手就是一个什么公爵侯爵的,咋轮到他,想弄个一万两银子都这么困难呢?
看到少爷一直在垂头丧气,胖子和瘦子也发愁呀。
他们是知道的,自家少爷是在为钱发愁,好不容易劫了笔银子,却又去冒充了一回“老祖宗”。
主仆三人一边没滋没味地吃着东西,一边都在思考赚钱的法子。
胖子突然说道:“少爷,实在不行,咱们就先租个房子。”
陈不二有气无力地说道:“看来也只好如此了,你们两个白天去牙行找找看,本少爷要回去睡觉了。”
瘦子出了个主意:“少爷,要不咱们还是打打青楼的主意?你辛苦点,咱们你以前那样多跑几家青楼,然后这个收费再高一点。”
陈不二还是兴致不高:“到时再说。”
青楼是他的基本盘了,别人不信他的医术,但青楼的姑娘们可个个都是他的粉丝,将他奉为神明。
陈不二也没有歧视她们,看她们都是苦命人,所以每诊疗一人,连看病带送药,往往收费也在一两或二两银子。
每一个青楼瞧半天病,也就赚个几十两银子,多了也就一百多两,绝对是良心价了。
这时候街上突然有一阵音乐声传来,时不时还夹杂着锣鼓声,路上的行人纷纷都跑去瞧热闹了。
陈不二做为一名合格的“汴梁人”,对八卦新闻有天然的敏感:
“小二,这是咋了?怎么街上如此热闹?谁家大上午的娶媳妇?”
店里正在擦桌子的小二连连点头哈腰过来回话:“回公子,这不是谁家娶媳妇,今天是官家的万寿节,这不是汴梁城中各个商行都在自发庆祝嘛。”
“万寿节啊,怪不得到底张灯结彩。”
万寿节,其实就是当今在位皇帝的生辰,
每年这个时候,全国都会大搞庆祝活动,京官们都要赶到宫里去祝寿,外地的官员们都会想着法子进贡一些奇珍异宝讨好皇帝老儿。
做为穿越者,陈不二对于皇权并没有什么畏惧之心,而且也一直认为皇帝离他很远,反正大家这辈子都碰不到,何必去上赶着拍马屁呢?
陈不二不想拍马屁,可是整个汴梁城中,拍马屁的人早就排好队,站在大内紫宸殿里恭迎圣驾了。
大周朝五品以上官员,全部都穿着平时最隆重的朝服,头戴进贤冠,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
全部都一动不动,一声不响,身子微微前倾,显得很谦卑的样子站着。
大周官服,跟历史上的宋朝是一模一样的,噢不,应该是宋朝照抄了“柴周”的官服。
三品以上穿紫色,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穿红色,佩银鱼袋;
至于下级官员,一般都是穿绿色或者青色,普通老百姓就喜欢叫他们“绿蚂蚱”。
“万寿节”是古代最隆重的节日,皇帝就是大老板,还有什么比拍大老板马屁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在这种场合,“绿蚂蚱”们是没有机会参与上朝的。
紫宸殿里,入眼所见不是紫色就是红色,全都是帝国的核心官员。
此时百官之首的崔弥远崔丞相却是站在第二个顺位,第一顺位上站着一位年轻的官员,身穿象牙白官袍,这可是皇家御用的颜色。
这位年轻的官员不像别人那样谨小慎微,反而是腰板挺得笔直,时不时还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官员,显得比较放松。
崔弥远微微咪起了他的三角眼,瞥了一眼身前的这位年轻官员,随后又低下了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大周朝能站在崔丞相之前的,也只有当今官家的养子,成国公柴子昀了。
当今官家曾经有过三个儿子,却一个个在年幼的时候夭折,这事对官家的打击那是相当地大。
官家可能还想再挣扎一下,努力在宫内造小人。
可惜十多年过去了,皇宫里再无喜讯传出,这让各级官员都焦虑万分。
做为皇帝,立嗣立储这种大事,也不是以他个人意志就能随意改变的,这关系到一个皇朝的传承。
继承人没有选好,或者皇帝生前没有指定好继承人,这事一个处理不好,完全可能拖垮一个国家一个朝代。
宫里面的一本本史书上,可是记载了一桩桩皇家继承人引发的血案,那可都是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人命写成的。
所以太子之争,往往也称之为“国本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