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杨家少女从陈相房中出来的一幕正巧被有事外出的华巧玉见到了。
华巧玉起先愣了一下,她第一反应有点不可思议,这么美艳的少女陈相也能守住定力拒绝,简直堪比坐怀不乱柳下惠。
但反念一想,这天下哪有不吃鱼的猫,于是华巧玉脑补了一下杨家少女这么快就出来了的原因。
在华巧玉心中对陈相打上了“短小无力,后继不足”的八字评语,暗自庆幸没有与陈相结成双修道侣,不然自己就要成为半个寡妇了。
到了第三天杨佑煊的金丹大典正式开始了。
金丹大典办在杨津山最大的广场上,一座巨大的石台早已准备就绪,以族长杨丹年为首的一众杨家筑基期弟子,恭敬的站在石台两侧。
陈相等人七大宗门的筑基期修士被安排在最靠近石台的地方,来自而金丹气势的筑基期修士安排在陈相等人身后,而那些普通的筑基期宾客则安排在广场的北面。
至于那些练气期修士则没有资格来到广场上,只能在不远处的一座小广场上远远的站着
所有人都井然有序的席地而坐,每位宾客前面的石桌上都摆着灵果与灵液。
不一会儿,两道遁光从杨津山后山亮起,一个呼吸时间不到便来到了石台之上。
落地后,陈相看到这两道遁光的主人分是一名翩翩少年与一名迟暮老者。
这两人身上都穿着带着杨家标志的白色法衣,虽然这两人均将气势内敛,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无形的威压十分强大。
不用想陈相便知道这两人便是杨家的两名金丹期修士,杨佑煊与杨建平。
而且陈相还从他们身上的威压强弱判断出了,那名翩翩少年其实是真实年纪更大的杨建平,而那名而老者才是今天的主角杨佑煊。
陈相在从发前便从夏侯毅那里大致了解了杨家以及其家族两名金丹期修士的基本情况。
杨家作为越州八大修仙家族之一,枝繁叶茂。第一代老祖有六个身具灵根的儿子,杨家建立之后便分成了六房。
修仙家族依靠血亲纽带为基础传承道统,这点不像七大宗门对门人弟子灵根资质要求很严格。
因此为了能让家族长久发展,子嗣绵长。那些道途不顺的杨家弟子便开心广纳美姬,得担任起了为家族添丁添口的重大任务。
到如今杨家六房加起来总人口已经达到数百万之巨,光是有灵根的修仙者就足足有一千多人,要知道整个青云宗上下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多人。
不过虽然杨家弟子众多,但良莠不济,别说是筑基期修士只有十几名,剩下的一千多练气期修士四灵根、五灵根者就占到了总数的九成之多。
好在靠着广撒网的传统技术,每代还都能出现灵根优异,因此这数千年里杨家金丹期修士从没断过,牢牢占据着越州八大修仙家族的位置。
不过生育的人口多了,辈分也变的乱七八糟。就像前不久在与荆州修仙界州战中战死的杨建朴,与杨建平虽然年龄相差了二百多岁,但却实打实的是同一个辈分的堂兄弟。
而新进的金丹期修士杨佑煊在辈分上足足比杨建朴、杨建平二人小了二个辈分,是二人的孙子辈。
杨建平因为服用过养颜丹的关系,所以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而杨佑煊常年担任杨家族长一职,觉得老者模样看上去更具有威严,而且其本人也不太在乎容貌。
因此若是不知情还以为翩翩少年是杨佑煊,而迟暮老者才是杨建平,将二人的身份掉了个个儿。
杨建平与杨佑煊落在石台上后,底下的筑基期修士瞬间全部安静了下来。
“弟子见过两位老祖!”
杨丹年领着一众杨家的筑基期弟子跪拜在自家的金丹老者面前。
杨佑煊看着眼前跪拜在自己脚下的族人,曾几何时他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如今终于高出头了,成为家族高高在上,人人仰望的金丹老者。
杨建平朝杨佑煊轻轻颔首,示意对方他是今天的主角。
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杨佑煊稍微一抬手,然后说道:“都起来!”
“谢老祖!”
杨丹年等人再次磕头拜谢后方才起身。
接着就该轮到台下的陈相等人了。
当然他们不是杨家修士,并不需要行跪拜大礼,执普通的晚辈之礼,恭敬的齐声说道:“晚辈见过两位杨真人!”
杨佑煊可以在自家后辈面前摆谱,但不好对这些外来的筑基期修士端大架子,底下不少七大宗门的筑基期修士背后都有金丹期真人师尊,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于是杨佑煊客客气气的笑道:“诸位小友无需多礼!”
“多谢两位杨真人!”
不管是出于真心敬畏还是碍于修仙界的规矩,底下的筑基期修士面子功夫都做得相当到位,个个表现出一副感激的模样。
接着杨丹年高声喊道:“金丹大典正式开始!”
金丹大典有一套很复杂的流程,焚香祷告,举行各自不同的仪式,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等。
然后由杨佑煊亲自念诵祭天祭祖祝词:
“煌煌苍天,笼抱宇寰,生灵万象,皆存其间。吾等人类,虽为众灵之首,却不可违天大道,肆意施展。
泱泱九州,早有祖训:人之所为,天地明鉴。所为遵道,福祉加焉;所行溢轨,祸灾降焉!祭天祈福,欲彰此道,行若求得,诸己求焉。
。。。。
乃万民之共望,亦天地之终归。吾辈定当承天循道,立地勤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乞天地为鉴,督言监行;祝词以践,降福于民!”
一套陈词滥调在杨佑煊嘴里是念得慷慨激昂,而一众杨家修士听得也是热血澎湃。
虽然陈相不知道台下这群人是怎么想得,但他觉得是无聊至极,不过是形势主义罢了。
修炼《天衍诀》后陈相对天道有了自己的认识。
陈相自始至终都觉得天道便是自己本心,只要坚持原则行事,不违背人理天和,自己的道便是天道,祭天不如敬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