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帝国海军的一等巡洋舰比较单一,那就是清一色的装甲巡洋舰,并没有七千吨以上的防护巡洋舰。(看最新章节请到:文學樓www.wenxue6.com)
二等巡洋舰的话,则是有装甲巡洋舰,也有防护巡洋舰。
三等巡洋舰里头,有吨位较小的防护巡洋舰,也有无防护巡洋舰,也有民船改装的巡洋舰。
这里头,得注明一下巡洋舰的各类名词概念,巡洋舰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进行远洋作战、承担次要任务的军舰。
而巡洋舰里头,还有诸多名词,比如一等巡洋舰、二等巡洋舰、三等巡洋舰装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穹甲巡洋舰、平甲巡洋舰。快速巡洋舰等,以及后世的重巡、轻巡等。
这些名词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其中的一等、二等、三等乃是吨位的区分,重巡和轻巡乃是主炮口径的区分。
至于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乃是防护模式的区分,前者拥有水线装甲带,后者没有水线装甲带,只拥有平甲或者穹甲,进行间接防护,也就是说防护巡洋舰这个概念,是包含穹甲巡洋舰以及平甲巡洋舰的。
至于快速巡洋舰,顾名思义,就是跑的特别快的巡洋舰,通常都是搭配主力舰队,作为前锋执行侦查任务。
帝国海军的一等巡洋舰,就是清一色的装甲巡洋舰。
而二等巡洋舰的话就是比较繁杂了,严格上来说帝国海军里大部分巡洋舰都是二等巡洋舰,里头大部分都是防护巡洋舰,包括穹甲巡洋舰、甲带巡洋舰这两种,此外也有部分充当海外舰队旗舰使用的较小吨位的装甲巡洋舰,再有则是配属主力舰的快速巡洋舰等,实际上这些巡洋舰都是在防护模式或者用途的不同而已,但是他们在帝国海军里都是属于二等巡洋舰的范畴。
二等巡洋舰因为比较广泛,里头的巡洋舰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是分了好几种,比如说普通的防护巡洋舰,则是用以远洋巡弋、航线护航、武力威慑等任务,主要配属给驻外舰队,另外主力舰队也大量配属,和战列舰一样,组成了多支巡洋舰分队。
再有就是一些排水量在四千吨以上到六千吨左右的小型装甲巡洋舰,这些主要是给海外舰队作为旗舰使用的。
另外还有专门配属给主力舰队,搭配使用的快速巡洋舰,这种巡洋舰不管吨位或大或小,但是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航速超快,这种快速巡洋舰,在帝国海军内的定位是非常明确而简单的,那就是配属在主力舰队,充当战列舰、装甲巡洋舰等主力舰队的侦查舰。
最近几年帝国海军服役的快速巡洋舰,最大航速普遍超过了二十三节,而极少数更是能够达到二十五节以上。
比如1894年才服役的玉林号快速巡洋舰,该舰的吨位为四千吨,却是配属了堪比战列舰的豪华动力系统,常压下输出公里就达到了一万六千匹,足以推动这艘巡洋舰跑出二十三节的高航速,而在强压通风的状态下,输出功率可以稳定在一万八千匹以上,一度甚至超过了两万匹马力。
而在这种强压通风的状态下,其航速是有可能超过二十五节的。
数量众多的巡洋舰,再加上那些战列舰,一共构成了帝国皇家海军。
而在帝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后,为了防备西班牙人的增援舰队,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防备英法等国,尤其是英国人的皇家海军,所以林哲是特地诏令编成‘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舰队暂时统辖帝国皇家海军下属的第一舰队、第二舰队以及三支分舰队。
其中太平洋舰队之精华,自然是第一舰队,该舰队下设两个战列舰分队以及四个巡洋舰分队,包括第二战列舰分队,该分队拥有四艘炎帝级战列舰。
第三战列舰分队,该分队拥有四艘后羿级战列舰。
第一巡洋舰分队,该分队拥有三艘太武级装甲巡洋舰。
第二巡洋舰分队,该分队拥有两艘太武级装甲巡洋舰以及紫元号装甲巡洋舰。
第八巡洋舰分队,该分队拥有四艘快速巡洋舰。
第九巡洋舰分队,该分队拥有三艘快速巡洋舰。
上述六个分队,基本上包括了当代帝国海军的大部分精华,包括所有的现役前无畏战列舰以及六艘装甲巡洋舰。
除了第一舰队外,还有第二舰队,该舰队下设第一战列舰分队,辖有五艘少昊级战列舰。
另外设有第三巡洋舰分队,该分队辖有四艘月桂级装甲巡洋舰,此外还有第十巡洋舰分队,第十一巡洋舰分队,辖有六艘快速巡洋舰。
第二舰队的话,其定位就是二线兵力,其拥有的战舰舰龄一般在八年到十八年之间。
至于第三舰队,拥有的船只就更是老迈了,除了一些新建造的训练舰有可能是新船外,其他大部分都是舰龄超过十五年甚至二十年的老旧货色,比如炎帝级战列舰,因此没有编入太平洋舰队。
除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外,日本特遣舰队、夏威夷特遣舰队、吕宋特遣舰队这三支特遣舰队也是嫡属于太平洋舰队。
此外,还编成了数支独立的分舰队,乃是第四分舰队、第五分舰队、第六分舰队,这些分舰队一般辖有防护巡洋舰或者小型装甲巡洋舰等船只,主要是承担辅助性的任务。
帝国之太平洋舰队,实际上就是包含了除各大海防舰队以及第三舰队以外的所有帝国海军战舰。
因此,太平洋舰队如其是一支舰队,倒不如说是帝国海军为了方便指挥而特地成立的一个全海军指挥机构,类似于当年珠江口海战时期的联合舰队。
拥有庞大战舰的帝国海军,目前总吨位已经是超过了四十五万吨,对比法国人的六十多万吨,英国人的一百多万吨,虽然还有着总吨位上的差距,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帝国海军的装甲舰比例是相当高的。
其他国家里,装甲舰和非装甲舰的比例一般是在二比一左右,但是在帝国这边,装甲舰的比例却是占据了四分之三以上。
具体体现出来就是,帝国海军在主力舰上,尤其是新锐的战列舰、装甲巡洋舰上,目前也就比英国人差点,但是比起法国人就要强多了,至于俄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匈这些国家,就更是没法比较了。
为什么林哲认为对西班牙开战的时间越拖越不利呢?
就是因为帝国在早几年的时候集中精力建造并服役了一批新锐的主力舰,使得帝国海军在1895年前后拥有较大的优势,如果再过几年,等到1900年左右,世界各国在1893年或1894年之后建造前无畏型战列舰以及新锐的装甲巡洋舰就会大量服役。
而到时候帝国虽然也还会有新型主力舰陆续加入现役,但是在1887年到1890年期间服役的四艘炎帝级战列舰和五艘太武级装甲巡洋舰已经是面临着性能落伍的尴尬局面。
十九世纪后期,海军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速的,在1890年左右还是最新锐的战舰,但是到了1895年,性能就趋向于平庸,至于等到了1890年基本已经沦为二流,难以承当主力舰的位置。
因此这段时期就会出现对海军扩张而言很尴尬的事,那就是战舰还正在建造当中,但是就已经落伍了。
届时帝国的海军总吨位兴许还会继续上涨,甚至能超过法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主力舰的数量和性能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是和英国人相比则是开始趋向于平庸,届时战舰数量增加了,但是优势反而减少了。
所以林哲才会想着趁着这段有利时间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就是希望英国有所顾忌,只要他们一迟疑,想着过几年重新建立两倍甚至三倍的海军优势后再进行战争,那么对于帝国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帝国太平洋舰队设立后,由林同书海军上将担任总司令,林同书在帝国海军里也算是大名鼎鼎的,属于早年成名的那种,1866年珠江口海战的时候,他就是担任联合舰队参谋组组长,实际策划并指挥了珠江口海战,至于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沈同登,严格上来说只是个挂名的而已。
珠江口海战后,林同书的仕途自然是节节高升,担任过海军诸多要职,比如海军军官学校校长、海军炮术总监,第一战列舰分队司令、海军参谋部部长,第一舰队司令、海军作战部部长,军衔也是从当初的海军中校快速晋升到海军上将,1892年晋升为海军上将的时候,他才五十二岁。
被调任到太平洋舰队担任司令之前,他的职务乃是海军作战部部长,该职务是统筹全海军作战、训练事宜的重要职务,标配军衔就是海军上将,而且作战部部长并不对海军大臣负责,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海军作战部部长和海军部总长的区别,在意前者负责作战、训练,后者负责军政事宜。至于海军大臣嘛,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个头衔,一般都是由海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