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一战,第一军的战果相当之丰厚,击毙敌军八千余,俘虏一万八千多,而其他的缴获更是堆积如山。
而他们自身的伤亡虽然也有一些,但是相对于战果而言还是赚大了。
此战中,施清瑄的第一军总伤亡人数大约在三千人上下,其中第一师、第三师这两支主力部队伤亡约八百人,第二骑兵团的骑兵们也伤亡了将近两百多人,上述将近千人伤亡中,有近六百人当场阵亡。
此外三个协防师虽然是打酱油的,出力不大,但是死伤不小,伤亡了将近两千人。
这种大规模战役,就算打的再顺利,也不可能说伤亡小的!
不过好在作为主力的皇家陆军只伤亡了千人左右,伤亡比例还不到百分之六,并没有让第一军的主力部队伤经动骨。
至于协防军嘛,伤亡虽然多了些但是实际影响并不大,而且按照中华军的惯例,战后接受的这些大量俘虏都是会补充到这些协防军里头的,损失较大的协防师转眼之间就能够恢复过来。
不过这一次接受的俘虏,并没有和以往那样一股脑都补充到协防师,随军的军训部官员在查看了俘虏的那些清军练军士兵后,发现这些练军士兵虽然整体素质上还不如皇家陆军的士兵,但是比那些绿营、八旗俘虏强得多,甚至比中华军内的现有协防军士兵都要强得多。
毕竟清廷的练军是效仿中华军的前身,也就是余胜军而建立的,招募的兵员也都是优秀士兵,训练水平也算可以,这些练军士兵之前可是能够承受百分二十以上的伤亡继续和中华军进行线列对射的。
这些兵员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是一种比较宝贵的兵员,绝对不是那些绿营士兵,甚至也不是中华军的协防军士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随军的军训部官员当即就是决定,把大约三千名练军俘虏单列出来,一一劝说他们加入中华军。这个加入中华军可不是说让他们加入协防军,而是直接加入皇家陆军,这等待遇寻常俘虏或者主动投诚过来的士兵没有的。
一番劝说后,当场有半数人将近一千五百人愿意反正。加入皇家陆军,对于这些人军训部的官员大批一挥,直接就补充到了第一师、第三师以及第二骑兵团中去了,甚至补充的人数比战损的人数还要多出来五百人,以至于战前还不满编的第一师都满编了。
还有半数不愿意反正加入皇家陆军的。中华军自然不会好心的直接放他们走,甚至还给他们发放路费之类的,而是一律强制剃了光头,然后甭管愿不愿意直接补充进入协防军中,到时候就是当炮灰的命。
而更多的一万五千人的绿营俘虏,这些人就更好处理了,不管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直接补充或者整编为协防军,军训部的官员都懒得询问他们愿不愿意。
其中挑选了两千身体条件较好的青壮。补充到第九协防师以及第十九协防师和第二十协防师这三个现有的协防师中,剩下的一万多人就地整编为三个协防师,分别为第二十一协防师,第二十二协防师,第二十三协防师,未来就是当炮灰的命!
此外受到现有军官数量严重不足,铨叙司的官员再一次无奈的减少了协防师军官的比例以及低衔高配的比例,以往一个协防师里有一个中校师长,一个少校副师长,三个少校团长。三个上尉副团长,九个上尉或者中尉营长,九个少尉副营长,一共约五名校官。二十一名尉官。
然而这一次要新组建三个协防师,而统帅部那边显然不可能新派上百名军官过来,而如果从第一军辖有部队抽调的话,也会极大的损害现有部队,即第一师和第三师的战斗力。
基于这种情况,驻扎在苏北方向的铨叙司官员不得不采用变通的方法。一方面是抽调少量军官过来,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加大了经验丰富的士官任职比例。
比如第二十一协防师,其首任师长不是以往的中校军衔了,而是一个少校,之前是第一军的后勤参谋,其副师长更只是一个上尉,而三个团长里一个校官都没,只有三个上尉,而副团长更不是什么军官,只是三个从军资历深厚的士官。而九个营长都只是少尉,之前大部分第一师或者第三师的副连长,而副营长没有军官,也换成了士官。
三个师都这么搞的话,军官的需求量就大大降低,不至于太大的影响第一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毕竟对于中华军而言,协防师就是炮灰部队,平日里装装声势,打打下手,战时就充当炮灰,用来侦查敌人的防御部署,或者干脆是用来消耗敌人的子弹。
所以尽管中华军的协防军是越来越多,但说实话也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这一个协防师里的军官人数,连皇家陆军的一个步兵营的军官人数都比不上了。
军官的不足,也是让中华军开始重用一些愿意主动反正的清军或者太平军投降军官,这些军官虽然素质有好有差,但好歹也是军官呢,大多数也是识字的,如果他们真心投靠的话,那么中华军也不介意把他们吸纳进来,然后派到协防军那边任职。
这一次就有这么一批,大约二十来人,他们之前都是在扬州战役里被俘虏的前清军里千总、守备、甚至游击这种将领。他们被俘虏后,中华军可不管他们是大官小官,通通剃头一股脑编为普通的协防军士兵。
这几个月下来后,一些还活着,同时也比较机灵,哭着喊着要报销大中华帝国,为大中华王师而战,嗯,顺便也为了不用继续当炮灰,某一天就被驱赶着去填护城河。
经过挑选后,凑了二十来人,然后就把他们委任到新编的三个协防师里头,充当连长这一级别的军官,不管以前是守备还是游击。通通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当这些人从后勤官员的手中领到皇家陆军的正式军官的时候,要几个感动的都哭了!
熬了好几个月,终于不用当炮灰了,终于不用提心吊胆。生怕明天就被派到某座城池下去用性命填护城河了。
中华军对待文官算是比较优待,只要你愿意剃光头效忠中华帝国,基本上担任原职是百分百的,干得好不用多久就能晋升。
不过军队却是没有重用俘虏将领的习惯,少数影响力极大的高层被俘虏了。比如说李秀成这种人,一般都是押回南京投进监狱,不是说你想要反正就可以反正的。而一些中层或者下层的将领干脆就无视了,直接当成普通俘虏编入协防军当炮灰了。
只有极少数主动带兵反正投诚的敌军军官才能够获得优待,不过这种优待也不是说让他们继续带兵,而是给他们一个闲职或者文职,并不会说让他们继续带兵,比如说当初在镇江里,那些主动献城投诚的太平军将领们,大多数都被安排了闲职养老。
因此目前的中华军里。不管是皇家陆军还是协防军,少尉以上的军官通通都是中华军自身培养的军官,没有一个清军或者太平军投诚过来的军官。
而现在,受限于中华军的军官缺口实在太大,同时协防军由于不断接受大量的俘虏,造成协防师内的军官极为短缺,所以铨叙司打算以现在的这二十几个人为试验点,试着挑选一些勉强过关的投诚军官去担任协防师的军官。
中华军的这种尝试,就是让二十多个前清的军官脱离了炮灰的苦海,成为了中华军里最低级的军官。
新编了三个协防师。而这些协防师的装备也不用发愁,直接用缴获清军装备就足够了,冷兵器多的是,而火器的话也有一大堆缴获的火绳枪。滑膛枪。
这一次缴获的清军枪支比较多,而且有一部分是击发滑膛枪,对于这些部队军械部的官员已经把他们调走,准备运回上海改装膛线,这完成改装的话就是一杆米尼步枪了,这对于米尼步枪产量比较低的中华军而言比较重要。
而那些清廷自造的燧发枪。虽然严格上来说也能改装为米尼步枪,但是因为还需要再改装击发机构,把燧发换成火帽击发,成本上有些高,另外嘛,军械部对于满清自造的这些燧发枪实在是无法信任,这质量实在是太差,而且枪管大小都统一不了,缴获的这些燧发枪里样式看上去差不多,但最大口径者和最小口径者竟然差了三四毫米之多。
这种手工作坊做出来的东西兴许有少数质量非常精良,但是大部分还是质量堪忧的。
因此军械部这边就把这些燧发枪和以前缴获的燧发枪一样,直接配属给了协防军部队。
这一次缴获的燧发枪有点多,足足六千多支呢,而一个协防师一个火枪团大约一千五百人,足足可以装备四个协防师呢。
如今第一军在苏北地区有着原来的三个协防师,再加上现在新编的三个,一共六个协防师,其中四个可以用上燧发枪,剩下的两个就得继续用老旧的火绳枪了。
在军需部以及军械部的这些人忙着整编俘虏,接受战利品这些师的时候,实际上施清瑄率领的第一军已经是再一次行动了起来。
当天下午,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