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茶足饭饱之后,议事重新进行。
“刚才禀坤的意思我也比较赞同,不到事败危急之刻,蜀地不能去。”
骆永胜支持了魏禀坤的意见,开口道:“我的意见是攻略江南,一来断了赵宋的钱粮税赋,二来则是控制长江,争取先做到划江而治,两分天下,届时再内修政务,外勤兵事,徐徐图之,伺机北伐。”
谁让骆永胜是主事人呢,他主动开口支持魏禀坤,堂内众人也就不好在探讨别的起事路线,开始围绕着这一战略意图进行讨论。
“既然主公意如此,那这洪州城,咱们还不能放弃呢。”
“我何时说过要放弃洪州了?”骆永胜笑言:“咱们已在洪州经营数年,非我骆某不舍家业离开,而是洪州此地人杰地灵,文气鼎盛,打天下的同时也得考虑治天下,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到一个贫弊的地方教人识字培养官吏。”
众人点头,深以为然。
教育非一日之功,去往西南,可能一个城都未必有几百个能读书识字者,光这培养官吏一事就颇为浪费时间,而洪州不同,洪州乃是江南路治城,是读书人的摇篮,文气之盛,可列全国十甲。
这几年,骆永胜没少利用洪州日报上的《三国》来普及拼音,也编纂了新的字典从旁辅助识字,可因为受制于官府的存在不能大范围推广,几年来也不过只是勉强教会瓦石庄周遭附近几百个村民罢了。
纵算是攻陷洪州,全城普学,那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教会百姓的。
“既然不离洪州,那么首要便是攻下饶、信二州,破六安军、广德军,一路直插升州城。”
这条路线,就是沿着长江一路向着东北方向,进黄山、宣城,最后打到南京城。
洪州大家都知道,是南昌,大都督府和镇南军还辖制着江州的水军,也就是九江以及鄱阳湖,这里是赵宋三个水师港、海船建造的要地之一。
“洪州在手顺着赣江往南,攻略江南路,而后再图取升州,如此便可切断江南与朝廷的联系了。”
这个提议还是很得骆永胜的欣赏,不过很快包括耿百顺、侯秉忠两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们反对的驳词简要且直接。
“哪里有那么多兵?”
想要切断江南跟朝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要切断长江以及运河,千里锁江,处处是战场。
一边要抵抗朝廷官兵自北南下,又要抵抗江南的官军北伐。
“届时南北夹击,朝廷可以发六路、十路兵马征讨我们,而我们焉有六路、十路人马来守?”
撤掉饭菜的桌子上,侯秉忠摊开地图,指指点点道:“朝廷在庐州、泗州、徐州皆有兵马,在江陵、鄂州还有兴国军。湖州、杭州有宣德军、宁海军,这些都是禁军编制,前后加起来足足有十几万兵马。
咱们哪里有这个实力东取升州,截断长江?”
如此一说,骆永胜也是皱起了眉头。
造反难啊。
本以为自己谋划三四年,总也算是有了点实力,但这么看来,还是差着远呢。
愁着愁着,骆永胜反而是笑了。
“如果造反易如反掌的话,焉还有四百年之大汉、三百年之李唐。赵宋虽无道,终究是天下人心中的正统,此非王朝末路之时,反而是开国不过四十年,咱们想反,可比汉反武帝、唐反太宗,难度属实不小。
不过虽然难于登天,但那又何妨,穷途未必末路。”
这是骆永胜经常挂在嘴上的话,一路走来也是此话支撑着骆永胜活到今时今日,且越活越好,几人都能感受到骆永胜的斗志,原本有些颓废的斗志便也重新焕发起来。
“既然东取升州很难,咱们就更该去了。”
骆永胜笑着,手往地图上一点:“咱们行以蛇吞象之举,战略意图一目了然,赌的就是朝廷不敢放弃江南。”
众人随着骆永胜手指点到的位置一看,都猛抽一口凉气,越州!
所谓越州,便是先秦会稽郡,亦是将来南宋的首都绍兴府。
这里是两浙腹地,紧挨杭州,人口稠密、粮秣充备,确实可以做王业之基。
“越王勾践、楚霸王项羽都是自此地发迹而征伐天下。”
骆永胜环视众人,自信满满的侃侃而谈:“我们出奇军往升州,吸引朝廷大军围剿,此时另出一军奔越州必顷刻可下,如此一来,自洪州往东这一片,赵宋最富庶、粮税最重、人口最稠密的区域皆被我军拿下,届时,北抗朝廷,南抚闽广,背依大海之险,再无两面受敌之危。”
如果拿下自江西到越州这一块,再能拿下升州南京,那领土疆域恰恰就如同历史上灭完陈友谅、方国珍的朱元璋势力。
“闽广之地,几乎无朝廷官兵,虽地缘广袤,但多是托依地方宗族、豪强自治,洪州往西南方向又有西南夷,亦是朝廷势力薄弱之地。可以说,能留供朝廷动兵的方向,只有自北南下。”
话到此时,侯秉忠也点了点头:“我当年在福州当了近十年兵,此地确实如此,闽地往南及至潮、广二州,多为招抚司,羁縻州,确实无太多朝廷势力,而且这些地方宗族亲重,向来重家族利益而轻慢国家,只要咱们好生安抚,说不准还能争取过来。”
两广、福建的宗族势力有多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直到四百年后的大明朝,广州还两度被地方宗族的叛乱势力攻陷过。
更别说眼下的赵宋王朝了,朝廷征徭役,根本不敢以武力的方式对待两广,不然顷刻间人家地方百姓就在族老的带领下跟朝廷干起来。
与两广一般骄横的便是湖南,几乎近半区域都是招抚司,而非朝廷建制的州府衙门。
说是大一统天下,但这几个地方是没有王法的。
人家是宗法、族法自治,你拿《宋法统》在那里当官,就是玩笑话,人家也不搭理你。
历史上著名的《吕氏乡约》一出之后,自宋至清(不含元)三朝,许多官员,包括著名的王阳明在内,都多次推出与这些偏远地方宗族达成具有约法三章性质的乡约。
“导俗为风,莫善于乡约。”
说好听点,叫做朝廷开明与地方百姓分权治理,互不干涉,说难听点,就是默许皇权不下乡,任由地方无视王法,而以宗权定乡法。
而眼下,《吕氏乡约》还未诞生,意味着连朝廷和民间还未达成默契,那两广、福建、湖南大部更是高度的自治,反正朝廷只要来管,那就干!
只可惜,血性是有了,但高度的自治也使得族与族、乡与乡之间的矛盾仇恨日益深重,致使此四省百姓之间互不相通,亦无家国之念,大家都守着自己宗族的一亩三分地势力范围搞百里王侯之国,不知通力合作。
等到元灭南宋之时,绝大多数宗族势力具在蒙古铁蹄之下化作齑粉。
汉家王朝到底是儒骨,凡是还讲究个商量着来,可以好言温劝以礼相待,忽必烈哪有那个好脾气。
什么乡约、公约,你问问忽必烈、伯颜能看得懂不,就算看得懂这两人也是不屑一笑。
强权、刀锋之下,条约擦屁股都嫌硬,说撕毁还用得着跟你们打招呼?
谁跟死人商量事。
这就是基于特定年代的政治制度下存在的特殊背景,而恰因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让骆永胜盯上了这一块,并决定大加利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赵宋相比,咱们既无天时,也无地利,那么只能利用人和了。
打通两浙,招抚闽广,只要稳定东南,便可广蓄兵粮,图谋北伐大业。”
大局战略定下来之后,就代表着接下来有了前进的大方向,剩下的,便是埋头拉车。
“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