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柱是个武臣,按说对于孙元这个阉党,或者说疑似的魏忠贤余孽并没有什么成见。可是,前年卢象升就任宣大总督之后,将天雄军全盘带到了宣、大两镇,并安插到重要岗位上面。
后来即便卢象升丁忧回乡守孝,但天雄军却留下来了。不得不说,天雄军的战斗力比起九边重镇的边军强上那么一点点,平日里也有些跋扈,难免让宣府的老将们心存不满,一直未能完全融入边军体系。
实际上任何一个团队,老人对新锐总是有些戒备的。况且,朝廷每年划拨给九边的军费本有定数,层层克扣下来本就没有多少。如今又多了天雄军一两万张嘴巴,他们多吃一口,自己就要少吃一口。
孙元的渤海所参将一职乃是卢象升推荐的,而且听人说卢总督对此人也是青睐有加。所以,孙元的额头上有印了一个天雄军老人的标志。
这一年多来,天雄军和宣府镇的将门士卒诸多不和。恨屋及乌,宣府的老人们对孙元此人也是非常不感冒,平日里也没多孙元往来,至于粮饷器械军费银子什么的,更是一样也无。
杨国柱在孙元去渤海所之后,更是一次也没去那里视察过,对于宁乡军的情形也是陌生。京中虽有传言,说宁乡军乃是一等一的强兵,非常能打。可在他看来,宁乡军乃是天雄军的一部,虽说比边军强上一点点,可也强不了多少。孙元以前之所以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大约是敌人太弱,而卢象升有意提携的缘故。
至于上次斩杀阿山一事,建奴人本就少,而当时宁乡军、川军加上京营都快两万了,拿下只有一百真鞑的建州千人队并不希奇。
宁乡军总共才两千来人,扣除辅兵,能有三百家丁就算是不错了。
一想到这点,杨总兵也懒得理睬孙元。
所以,这一年多以来,孙元部在渤海所,几乎处于无人过问,自生自灭的处境之中。
现在,听孙元当着自己的面问卢象升讨要粮饷,杨国柱以为他这是在告刁状,心中有一股邪火拱起来,很干脆地拒绝了。
见杨国柱喊没钱,卢象升叹息一声,对孙元强笑道:“杨总兵那边也是困难,孙元,要不这样,你军中所需的粮饷器械,本督下来以后再替你想想办法。”
“如此多谢督师。”孙元心中大喜,连声告谢。但一看到卢象升愁苦的表情,心中却有些不落忍。据他所知道,卢象升现在也穷得很。到现在,他还欠两淮盐运衙门二十多万两银子没还吧?
据真实历史记载,就在这次清兵南侵时,因为缺钱,大军竟然断粮了,就连卢象升也生生地饿了一日一夜。
自己现在再从他身上刮油,好象也不太地道。
想到这里,孙元心中一软,笑道:“督师,粮秣末将手头还有一些。督师你也知道,我部多装备火器,从兄弟部队那边调济些火药和铅弹就成。”
火枪手和炮兵训练和普通训练普通步兵不一样,就得每日射击。可以说,合格的火器营兵将,全是靠火药喂出来的。这一年多以来,宁乡军用出去的子药更是若泼水一般。手中的火铳和大炮也使怀了不少,不少士兵手中的家伙也不知道在沃尔夫的兵工厂里重新铸造过多少回。
见孙元还在不依不饶地要东西,杨国柱终于怒了,黑着脸庞喝道:“孙元,督臣总督宣、大军务,手头也不只你一支部队,厚此薄彼,军心不稳。”
孙元一呆,这才感觉到杨国柱对自己的不满。又想起这一年多来,此人从来也不肯到渤海所走上一趟,心中已经知道他对自己已经有了成见。
孙元心中恼火归恼火,可对这个杨总兵还是很尊敬的。此人虽然同大明朝的其他武官一样,庸碌无能,可此人在民族大义上却是把持得住的。在崇祯十四年,清军入侵锦州,爆发松锦之战,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二十八日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二十九日,命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杨国柱陷清军埋伏,身陷重围,清军以高官厚禄劝降,杨国柱死战不降直至中箭身亡。
不管怎么说,杨总兵也当得上英雄二字。
孙元无奈,只得道:“总兵教训得是,末将造次。”
“无妨。”卢象升笑了笑:“若说起使用火器,又有谁能比得上孙元你。且放心好了,等下你就赶回渤海所,集结部队向我靠拢。到时候,某会从其他军队中挪借一些子药给你,务必做到物尽其用。”
“是,末将多谢督师。”
“清兵已经越过长城,不几日就开赴北京城下,事不宜迟,你现在立即赶回渤海所。去吧!”卢象升挥了挥手,示意孙元离开。
这是一年半以来孙元第一次同卢象升见面,他心中本有许多疑惑,想找个机会同卢总督私下细谈。可看卢象升的模样,好象不愿意同自己说话的样子。想来,军情实在紧急,他手头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军务需要处置。
孙元也是无奈,一拱手,拜别了二人。
刚走出中军节堂,就看到黄佑走了过来:“太初,太初,刚才听人说渤海所有人过来,我猜是你,如今一看,果然是。督师有军令下来,让我跟你交代。”
“原来是黄兄,请讲。”
两人本就谈得来,如今一见面,更是分外亲热。
黄佑:“军情紧急,咱们边走边说,太初,我送你一程。”
两人走出卢象升行辕,一边寒暄,一边骑着马不紧不慢地走在路上。
看着孙元身后的四个骑兵,黄佑不觉皱了一下眉头:“太初,你怎么才带这点人马过来?”
孙元:“怎么了?”
黄佑:“建奴入寇一事,想必你也知道了。贼人兵风两路,一由贼寇多尔衮率领,沿墙子岭南下,一路由岳托率领,由青山口越关而入。青山口距离渤海所只一两日路程,你身为一军大将,若是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东夷哨探,有个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
孙元:“黄兄多虑了,建奴斥候若想来找我孙元的麻烦,得问我腰中大刀答应不答应?”说着,就拍了拍挂在腰带上,卢象升所赐的那把大辟之刀。
黄佑没好气地说:“太初,身份一军主将,冲锋陷阵可不是你该做的事。”
孙元:“好了,好了,黄兄,我且问你,都督师不是丁忧三年吗,怎么又回来带兵打仗了?”
话一说完,孙元心中一紧。据他所知,卢象升可是在这一战中以身殉国的。这片时空因为自己的出现,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可如今,却逐渐回归他本来的面目。
只不知道,究竟回归了多少。
听到孙元问,黄佑面上浮现出一丝伤痛的神情:“按照我朝礼制,父母丧,为人子当辞去一切职务,回乡守孝三年,以成人伦大全。如督师这样的国之柱石,若是上表请辞,必然会被天子夺情的。”
“一年半前,督师得了太初你的提醒,留书不告而别,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毕竟,南方战事已平,北方建侵略朝鲜,大战之后,暂时无力南来。在督师看来,三五年之内,国家当生平无事。”
“却不想,朝鲜竟那么轻易就被东夷拿下,而皮岛也被建奴一战而下。没有后顾之忧,建奴此次南侵,几乎集中了辽东可以发动的所有机动力量,甚至连黄台吉也亲自带军兵发辽西,牵制辽西关宁军。这次建奴南下,规模之大,可谓空前。”
“如今,边军糜烂,朝中已无人可以统军。陛下也是逼不得以,这才以急令火速诏督师入京,甚至还派人一路押送,夺了督师的情,命他统令天下兵马,主持对建奴用兵事。”
说到这里,黄佑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泪光:“都督师此次北来,心情一直抑郁。陛下此举已是不近人情,督师背地里不知道流过多少眼泪。可是,忠孝不能两全,为了江山社黎民百姓,督师却不能不敢为天下先。”
对于古人的礼制什么的,孙元本就不以为然。比如守孝这种事,长辈去世,哭上两场,埋葬之后,活人还要继续生活的,怎么能什么都不管,一守就是三年,那不是耽误事吗?
这次卢象升被皇帝夺情,孙元一则以喜,二则以忧。
喜的是,卢总督官复原职。以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在朝中总算又个大靠山了。将来无论是继续在宣、大两镇里混,还是立功受赏后,主持一个小军镇做个军阀,都不太难。忧的时候,卢象升很有可能在这一战中以身殉国。
“师心中苦啊!”黄佑的眼泪终于下来:“可是,国事如此,陛下恩重如此,又赐下尚方宝剑,督师又能如何?”
从居庸关出来,孙元心中回头看了看城头,发现城上的旗帜都已经换成了一个大大的“卢”字。
他捏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不管历史究竟变没有变,不管我将来又有什么打算,如今只能奋勇杀敌。宁乡军势单力薄,要想全面打败满清侵略军虽然没有可能。可获取几场胜利,让卢象升不至于死在战场上,还是有可能的。
卢象升一世英雄,不能没有个好下场。
从私心出发,这可是自己好不容易靠上的一颗大树,若是倒了,孙元不敢想象宁乡军和自己未来又会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