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教授和葛院士见面后的第三天,江辉一大早就被陈教授叫回了学校,说是进行毕业答辩。
按理说,现在还是五月下旬,本科生的毕业答辩是还需要过两周才开始的,但是既然陈教授通知了,还史无前例的说务必抽空过来。
江辉也就推掉了今天的工作安排,在约定的时间来到了学校。
毕业论文答辩作为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按理说,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才对的。
毕竟,在答辩会上,老师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
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这些都是需要大家提前做好准备的。
这一次这么匆忙的提前安排江辉的论文答辩,实在是因为江辉扔出去的“炸弹”太吓人,葛院士和刘教授都想通过答辩来核实一些东西。
一般来说,毕业答辩中,答辩委员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确认论文的真伪。
怎样检验论文的真伪?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
如果论文不是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写成,只是抄袭他人的成果,或是由他人代笔之作,就难以回答出这类问题。
至于一般毕业答辩中的各种探测水平的问题,反倒不是今天的重点。
因为探测毕业论文纂写者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等常规问题,在江辉那篇论文面前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归根结底,今天的答辩就是为了确认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江辉写的!
答辩的地点是安排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大会议室。
在答辩前,江辉去了一趟陈教授的办公室,了解一下今天到底是啥情况。
“陈教授,我们的答辩不是安排在六月份吗?”。
“小江来了,唉别提了,我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怪事”。
“啊?什么情况这么夸张?”。
“你看,这是今天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清单,我也是昨晚才收到的,据说也是昨天下午才定下的”,陈教授递给了江辉一张纸。
葛江宏院士,中航三局四五六研究所。
马洪亮院士,工程院雷达研究所所长。
黄善科院士,华清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陈晓健研究员,五六七四厂总工程师。
叶楚明少将,二炮某部首席专家。
周伟教授,帝都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学院院长。
刘天福教授,帝都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
……
一张简单的纸中列出了12名重量级人物的,整个清单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居然没有一个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的老师。
“陈教授,这阵仗太夸张了吧?博士答辩也没这么多专家吧?”。
“别说博士了,就是评教授的答辩也没有这么多院士、将军、教授出席好不好”。
“这么多院士,我这小心脏有点受不了啊”。
“小江,我再问你一次,写论文真的是你自己写的吧?如果有特殊情况,你现在和我说,我还可以想想办法,帮你挽回一下”。
这么多重量级人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在一起,不知道临时推掉了多少其他会议,如果答辩中证明论文不是江辉写的,那……
“陈教授,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就我的论文,如果不是我写的,那是谁写的?这么多专家,这几年国内国外的各种论文,肯定看过无数,有没有人说看过我的那篇类似的论文?”
虽然文章确实不是江辉的真实研究成果,但是十年后的东西汇总拿到现在,除了江辉,还有谁敢说那是自己的?
江辉在写论文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篇论文可能会带来的影响,里面的内容也是充分斟酌过的。
回答起陈教授的问题,自然是理直气壮!
“行,小江,我信你。今天我们就让那帮雷达专家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才”。
“谢谢陈教授的信任,不过天才就不敢当了”。
“有什么不敢当的?虽然你的论文我看不大懂,但是从这架势来看,绝对不简单”。
江辉的论文,把十年后的量产技术以及开发中的技术拿过来,能简单才怪了。
……
答辩现场,江辉看着那一溜的老专家、老教授,以及坐在第二排旁听的何院长、陈教授,开始了自己的答辩。
江辉先是简单的再次介绍了一下论文的内容,台下的专家们虽然都不知道看过几遍,不过还是很认真的听着江辉讲解着。
虽然有专家对这篇论文是否出自江辉之后尚有疑问,但是没有人会否认这篇论文的价值。
换句话说,即使论文不是江辉自己写的,能搞到这么高质量的论文的江辉,也是具备非常大的价值的。
当然,江辉讲解说明自己的论文,那只是开胃菜,重点是落在答辩上。
“江辉同学,我想问一下,你作为一名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怎么会想到去研究雷达呢?”。
进入答辩环节之后,葛院士首先开始提问。
不过,葛院士倒也没有一上来就发难,而是先问了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又不是那么难回答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一下在座各位专家,有谁知道光辉无人机?有谁用过光辉无人机的产品?”。
江辉没有直接回答葛院士的问题,而是反过来抛出了一个问题,让答辩的话语权慢慢的转移到自己手中。
“你说的是深市的光辉无人机吧?我们学院买过一台用以研究”,帝都航空航天大学的周伟教授说道。
“他们的第一款无人机是我主持开发的,里面设计无线电传播与控制、信号接收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都是我自己自学的,那也是喔首次开始接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江辉开始“说明”自己为什么会雷达技术。
虽然江辉的解释让人觉得很牵强,但是也找不到什么毛病。
只要不能证明论文是造假的,专家组就得捏着鼻子接受江辉的这种“学习过程”的说明。
总不能因为自己不是天才,就否认天才的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