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在倭国、大清安插间谍的难度,洪门在朝鲜安插间谍的难度低了不止一筹,如今仅在朝鲜汉阳城中,洪门就有四十余名间谍存在,时刻为洪门搜集朝鲜情报。
不过有些难度的是,洪门安插在朝鲜当中的间谍,如今有地位实力的确实很少,朝鲜贵族阶层根深蒂固,想要打破贵族把持的僵局实在很难,反不如蓬勃扩张的大清朝来得容易。
因此,奋斗数载光景,洪门间谍在朝鲜王国间谍,地位最高者不过是朝鲜新设立地御营军、守御厅中中低层武官而已,尚未打通朝鲜高层。
但是这并不妨碍洪门将搜集到的大清情报,悄悄送达朝鲜高层人手中,引起他们的重视。
其实,此时朝鲜国主仁祖李倧对于强大的女真人也是充满了畏惧和警惕的,自从丁卯胡乱仁祖被逼向大清人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平壤协约之后,更是对女真人充满了敌视到态度。
奈何人家实力强劲,就算仁祖国王信中有再多不满,却也只能之气暗处使些阴招来对付野蛮的女真人。
不过在随后的日子里,仁祖国王一边与女真人须臾委婉,一边则举朝鲜上下之力,在平安道等地修建堡垒长城,积极做好防备措施,以应对女真人可能的入侵之旅,一边则新建起御营军、总戎厅、守御厅等新兴军事机构,强化朝鲜军备。
同时,朝鲜积极学习来自西方的先进科学,对于西炮、火枪等技术有着强烈到追求和适应,每年投入重金在火枪技术上,打造出了一支规模强大的火枪军队。
因此,当洪门精心搜集到的详尽大清军事情报,被一一送到朝鲜高层之时,仁祖国王和领议政金瑬等重臣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始积极准备起来。
仁祖国王倒不是不清楚大清人的强大,当年丁卯胡乱之时尚且还有一个大明朝毛文龙督帅从旁牵制着大清人的动作,依然将他们朝鲜王国杀了一个人仰马翻,如今光是从己方和洪门所得情报,大清皇帝皇太极甚至要亲征朝鲜,他这个国王又何尝不知道己方实力与大清人之间,算是以卵击石呢!
但是,他却又不得不为之,此时饱受华夏文化熏陶数百年之久的朝鲜王国,其核心班子对于大明朝的天然亲附属性,让朝鲜朝野上下无一不对大清女真人报以敌视到态度。
更别说当年丁卯胡乱当中,女真人野蛮地土匪行径,直到如今朝鲜底层百姓无人不是弹指色变,对于女真人的敌对态度从来没有消亡过。
因此,除非是真到了亡国之际,否则他仁祖李倧想要对大清人卑躬屈膝,那就得冒着被朝廷群臣弹劾、兵变地危险,才能得行。
两相权衡取其轻,本身仁祖国王得位也是通过兵变才登上王位的,哪里不清楚朝鲜贵族真正拥有罢黜国王得实力,好不容易自己才坐上这个黄金龙位,他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呢!
朝鲜王国当中,兵马调动自十月份开始,也渐渐频繁了起来,特别是防备大清女真人的西路平安道,更是增援了无数将士前往各大城池当中,依靠已成体系的火枪不部队据城以守。
不过仁祖国王也早早准备金好了退路,一边在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一边则悄悄将宫中嫔妃和大臣家眷们迁移往江华岛上行营,自己也在暗中准备着,等到见势不妙之际,驾船南下。
洪门除了为朝鲜人提供情报意外,同时还与当时朝鲜王国领议政金瑬等重臣搭上了关系,以此为晋身之资获得了面见朝鲜仁祖国王的机会。
其实洪门的名声,在朝鲜王国当中虽不说是如雷贯耳,但是却也是朝中大臣和朝鲜仁祖国王熟悉的强大团伙。
虽然并不知道李天养这位大明朝福建水师提督缘何如此关注他们王国之事,但是对于洪门危难之际表露出来有那援助朝鲜的心思,却也是让朝鲜仁祖和其大臣们欣然接受的。
不管这洪门到底保藏了何等恶意,但是在面对强大的女真人入侵这个重大事件面前,朝鲜仁祖国王他们却也是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余地。
无法知道洪门具体会派出多少兵马支援,亦或是对方到底会出多少力量,可是当洪门提出通过援助朝鲜王国,来换取日后跟朝鲜王国结盟、低价获取朝鲜珍贵资源等条件,很快就被朝鲜王国国王等人通过了。
当然,朝鲜王国当中的这群读书人自然也不是傻子,虽然答应了洪门借机提出的各种条件,可实际上其中绝大多数条件却是只能在战后才能完成的举措,这反而让洪门必须为了这些条件付出更多点努力才能达成,使得朝鲜王国上下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援助己方的团队有了几分信任。
倒是洪门第一批援助的物资,让朝鲜王国自觉在接下来面对大清人军队之时更有底气了:整整两大船、将近一百吨的硫磺资源,被洪门从大元岛上运输到了朝鲜王国,这对于着力发展火枪、火炮,却因为缺乏硫磺、硝石资源的朝鲜王国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碳一般的行径,更为洪门博取了朝鲜高层的好感。
要知道,朝鲜大使无数次前往大明王朝,希望大明朝能够解禁出售朝鲜硫磺、硝石等军事物资,可惜却总是徒劳无功,哪里想到这洪门还没有收到好处,反而先送上来这么大一笔礼物给朝鲜人。
虽然这些礼物花了朝鲜王国数万两白银,可是其对朝鲜王国的军事意义来说,却是极大的。
崇祯九年腊月初二,果然跟洪门所搜集到的情报一致,大清新登基之皇帝皇太极,在年中女真大掠大明边境凯旋而归之后,马上下达命令亲帅十万大军渡过鸭绿江,浩浩荡荡地朝着朝鲜平安道杀了过来!
于此同时,洪门洪堂舰队吴杰、尚可喜带领着三十艘主力战船、四十艘各式辅助海船,满载着洪堂六千三百余人,从葫芦岛出发,扬师北上,朝着战火之声渐渐逼近的朝鲜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