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众成员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付出十二分努力,回应周兴云的指令,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周兴云对蟠龙众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因为他们直到最后一刻,直到杀穿乙线上下游,都没有放松警惕。
总结一下今天蟠龙众伏击战的战果……
仅仅是一个上午,他们在甲线下游灭了一支寅国部队。在乙线的中游和下游,共计歼灭三支寅国部队。在丙线上游和下游,各歼灭一支寅国部队。
结果,蟠龙众兵分六路,只用了一个上午,在一个时间段内,不同的地方,打了六场伏击战,歼灭了六支前往飞龙崖西南方的寅国部队。
有人或许会问,周兴云一行人的战力如此强,炎姬军中有维夙遥、南宫翎、华芙朵等高手压阵,她们为何不兵分六路,加入到六路蟠龙众队伍,伏击寅国的部队?
让维夙遥、南宫翎等人各自带着一支炎姬军小队,加入蟠龙众各路队伍伏击寅国部队,不是说不行,但这么做的容错率偏低,而且无法灵活变通。
周兴云将力量集中起来,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击破寅国部队的武者军。力量分散之后,虽然也能战胜寅国的部队,但消耗的时间会很长。
好比周兴云在乙线下游伏击寅国部队,若不能以雷霆攻势将其歼灭,等后续的寅国部队,陆陆续续抵达战区。那时候,蟠龙众的处境可就糟糕了。
正因周兴云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第一支抵达乙线下游的寅国部队,第二支抵达乙线下游的寅国部队,目睹友军将士的尸骸悬挂路边,才会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
第二支抵达乙线下游的寅国部队,派出斥候四处搜寻敌方行迹,并且帮友军收尸时,周兴云都已经率领炎姬军,杀到丙线下游。
简而言之就是,周兴云利用寅国部队先后抵达事发地点的时间差,争取到缓冲时间。
如此一来,周兴云等人的行动安排就更加自由,可以灵活多变,选择在哪个伏击点和敌军开战。
若说此战有什么难点,那就是规避寅国部队的斥候,以防被他们洞察伏兵。
为此,蟠龙众潜伏的位置,离道路较远。
虽然这么做能很好的避开敌方斥候,但伏击寅国部队的时候,由于两军人马距离较远,以至于蟠龙众弟兄在冲锋的途中,寅国将士即可迅速摆好阵势。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哪怕寅国将士严阵以待,蟠龙众也不怕他们。
因为这次伏击战,看起来像是打埋伏,实则是……蟠龙众只管拖住寅国部队,然后等周兴云一行人到来,之后就万事大吉。
如果可以的话,蟠龙众围而不打,等周兴云一行人抵达战区,而后一鼓作气歼灭敌人,才是最理想的情况。‘伏击’看似个幌子……
把话说回来,周兴云领着蟠龙众杀穿乙线,浩浩荡荡返回飞龙崖西南方举办盛宴,寅国的公治将军,却痛彻心脾,听着下属们的哀报。
公冶将军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根本无法揣摩,接连屠杀寅国将士的中原军团,究竟是啥玩意。他们的部队都像幽灵一样,能在战场上神出鬼没。
此时此刻的公冶将军,满脑子都是问号。
仅仅一个上午,增援飞龙崖的西南方的六支部队,分别在三条主干道,遭遇敌军埋伏全军覆没。
其中有一支部队,更是在察觉到友军被灭,派斥候回飞龙崖主营报信后,再被对方歼灭。
公冶将军真搞不懂了。中原军团的部队,究竟藏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后勤物资从何而来?
要知道,十三国同盟占领了雷门道,整个南境边缘区,都遍布十三国同盟的人。
飞龙崖这片区域,则是寅国抢占的地盘,算是十三国同盟远征军的大后方。
中原军团深入敌后,隐匿在飞龙崖周边,他们的补给从何而来?
确凿的说,中原军团的后勤队,若是在飞龙崖地区活动,肯定会被寅国的部队侦察到。
公冶将军为什么猜不到,蟠龙众将士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补给全靠抢夺寅国部队。
这么说吧。公冶将军不是没有想过,有一支悍不畏死的中原人马,不带任何后勤与补给,直入敌后搞破坏。
就像现在蟠龙众那样。
公冶将军确实想过,有上述的可能,但他很快就否定了。
飞龙崖西南方的物资据点失守,再加上近万寅国将士阵亡,这就说明深入敌后的这股力量非常强大。如此强大的战力,照理来说,不应该被当做弃子,丢到敌军的大后方送死。
诚然,公冶将军疏忽了一点。
那就是,周兴云等人若拥有绝对的实力,强大到足以支配敌后战区,那他们深入敌军腹地,就不是有勇无谋的敢死队,而是出奇制胜的天兵天将。
再则是,公冶将军已经将蟠龙众这支特战队,误以为是一支万人规模的中原军团。
看看今天蟠龙众留下的战绩,他们只用了一个上午,便在三条主干道,分别歼灭了六支寅国部队。
公冶将军于情于理,都不会将周兴云等人,视作一支部队。
毕竟周兴云一行人,真就是一支部队,赛过一支军团。
令孙不同沾沾自喜,秀桀军的那点儿功绩,若放在蟠龙众面前,真是连个屁都算不上。
不吹不黑的说一句,站在上帝视角纵览全局,中原势力在南境抗击十三国同盟,他们上上下下加起来的丰功伟绩,都没有周兴云统合的蟠龙众辉煌。
事实摆在眼前,论歼敌数量,就是西郡王势力,也比不过蟠龙众。
大家都以为雷门道和诗昆山,才是中原抗击十三国同盟的主战场。
错了!
真正的主战场,在敌军腹地,在飞龙崖区域!这边发生的战况,可比一线更加残酷与激烈!
在这短短的几天,寅国远征军不知不觉,就战亡了一万五千人。寅国的公冶将军,怎可能不痛澈心脾?怎么可能不痛心疾首!
最气人的是,飞龙崖地区明明是十三国同盟的大后方,明明是寅国实际控制的地盘,飞龙崖外围和内圈,到处都有寅国部队驻扎。
但是,明明是自己的地盘,公冶将军却觉得,寅军已被中原军团包围了。
飞龙崖的西南方以及东北方,都隐藏着数量不明,却实力强大的中原部队。
尽管今天被歼灭的六支寅国部队,不是军中最顶流的精锐部队,但他们无不是身经百战,构建寅军中坚力量的精兵。
不吹不黑的说一句,根据公治将军的推测,哪怕是留守在飞龙崖上的中原势力,想一鼓作气歼灭这六支寅国部队,也将付出惨痛代价,怕要战亡三分之一的人。
意识到这个问题,公冶将军顿时不寒而栗。
因为寅军的高手,全都驻扎在飞龙崖山门,外面几乎没有能与神秘中原势力一战的部队!
如果放任这股神秘势力不管,飞龙崖外围的寅国部队,恐怕会被一步步蚕食。
如果单纯只是寅国的部队被击溃,公冶将军倒不至于紧张兮兮,他最担心的问题是,寅国囤积物资的小据点,一个接一个的被攻陷。
先逐个击破遍布在飞龙崖外围的寅国部队,再重点攻占寅国囤积物资的据点,最终使驻扎在飞龙崖的寅军主力,陷入补给困难的局面。
如此一来,寅国的主力军,只能放弃围困飞龙崖上的中原势力。
公冶将军面对如此情况,默默地沉思一番,做出了个重大决定。
现在敌暗我明,驻扎在飞龙崖外圈的寅国部队,若继续像以前那样,在四处搜捕中原势力,掠夺南境边缘区的小村小镇,分分钟会被潜伏在暗处的神秘军团打个团灭。
如果可以的话,公冶将军倒是想率领寅国的主力军,去围剿这支躲躲藏藏的中原军团。
问题是,公冶将军不想前功尽弃,就此放过飞龙崖上的中原势力。
在公冶将军看来,潜伏于飞龙崖外围的神秘军团固然强大,但飞龙崖上的中原势力,同样不可小觑。
亦或者说,公冶将军心中的比重,消灭盘踞在飞龙崖上的中原武者,要高于围剿潜伏在飞龙崖外围的神秘军团。
飞龙崖上的中原势力,就是煮熟的鸭子,插翅难飞。
飞龙崖外围的神秘军团,则是不见踪影的诡兵,寅国主力军要大肆出动围剿他们,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没能消灭飞龙崖上的中原武者,又捉不到神秘的中原军团。
既然如此,寅国部队该怎么办呢?
转攻为守!
公冶将军的应对之策,集中力量防守囤积物资的小据点。
十三国同盟占领雷门道,整个南境的边缘区,都成为十三国同盟实际控制的地盘。
此前寅国的部队,可肆无忌惮的在飞龙崖区域扫荡,掠夺该地区的村镇。
现在不行了。由于神秘的中原军团,就潜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