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晚去了米粮铺子,又买了上百斤的大米,小米五十斤,杂粮、豆类五十斤,还有细面、粗面各五十斤。 这些粮食花了差不多五两银子。 姜二伯一度想劝姜晚晚少买一些,多攒点银子,不要大手大脚地花钱。 但最后他还是忍住了。 他也想明白了,大侄女比他胸中有成算,这些银子怎么花,该花多少,她自己心中有打算。 反正到头来,她买的这些粮食,他也有份吃。 大侄女买得越多,家里能吃上大米饭的日子就更多。 想到香软的大米饭,姜二伯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由于她买的粮食比较多,掌柜的十分开心,还主动询问她需不需要送到指定的地方。 姜晚晚自然没有跟米行的掌柜客气,直接约定好时间,让米粮铺在申时五刻的时候,把购买到的米粮送到城门口旁边的大树底下。 离开米铺后,姜晚晚又去了一趟书店,给姜家林买了两支毛笔,一大沓纸张。 要不说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支又小又差的毛笔都要一百二十文,品质好的猪毛毛笔都要一百五十文钱,兔毛毛笔要一百六十文钱,狼毛制成的毛笔更是贵得离谱。 买一支最次最差的毛笔,都够买上六斤大米了! 还有宣纸,一刀竟然要一两银子! 她瞧见书架上有三字经的书,便抱着好奇的态度,拿着书去问店铺掌柜。 不问不知道,一问可真是吓一大跳。 现代十块一本的三字经在古代竟然要一两半的银子! 难怪在古代,供个读书人都要举全家之力才能供得起。 光纸墨笔砚还有书籍,都已经不是普通人家能够买得起的了,更何况一月的学费都要二两银子呢。 姜晚晚打开面前的悬浮面板,把面板界面调到商城的页面,随后在里面搜索“毛笔”二字,只见某夕夕九块钱就可以买十支品质较好的毛笔了。 可惜的是,书籍类的还没有开通,没有权限购买毛笔和书籍。否则,她高低要在某夕夕里购买一批毛笔,然后倒卖给书铺,狠狠赚上一笔。 她有些扼腕,看来等蚊香的生意稳定了些后,就可以把心思放在提高商城里的余额上了。 最后,姜晚晚给姜家林买了两支兔毛笔,还有两刀宣纸,共二两银子三百二十文钱。 接着,姜晚晚又带着姜二伯去买了五斤五花肉,五斤排骨,又买了一个猪肚,共花了两百三十文钱。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天边的云彩被染上了绚丽的橙红色和金黄色。 姜二伯看着日头,催促道,“晚丫头,咱们快些去城门口吧,一会儿赶不上牛车可就麻烦了。” 姜晚晚笑着说道,“赶不上牛车也无碍,咱们现在就去买一辆牛车。” 姜二伯瞪圆了双眼,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不敢置信地看着姜晚晚,问道,“大侄女,你说买什么?买牛,牛车?我没听错吧?” “您没听错,就是要买牛车!”姜晚晚的脚步不停,往专门卖牛车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