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知道自己穿到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她也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在城里的时候,因为她姥家职工多,每个月的票据也十分的可观,虽然不至于顿顿吃肉,但隔三差五带点肉食的也没什么问题。 但在下乡的时候,她就被她姥教育过,下了乡肯定是和城里不一样了,老乡们一年到头吃肉的日子那是完全数得着的,平常的时候能有一口鸡蛋吃都不错了。 日常基本上都以各种蔬菜为主,开春时候的各种小野菜,夏日里面自家种的各种蔬菜豆角,村子里面兴许会有会做豆腐的人家,冬天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靠着囤的大白菜萝卜土豆地瓜还有腌制的酸菜熬过漫长的冬季了。 哦,城里这头没人做酱,乡下大多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缸大酱,做一次够吃一年这种。 今天老林家杀了不下蛋的老母鸡那也算的上是难得的好菜了,再加上家里来了客人,原本都是分开吃的两家人这会就分了两桌一起吃。 老母鸡养到现在自然少不了鸡油,哪怕先把肚子里面的鸡油扯了出来,炖上土豆之后依旧还能够看到油花,还有在上头整出来二合面馒头那也都是带着肉香味,再加上这会地里产出的各种蔬菜,也算得难得的丰盛,至少几个孩子那是吃的头都不抬,就连最小的也都能自个用小勺子在那边扒拉着红薯饭,咬着馒头,嘴里喊的一声“肉”那也是格外的清晰。 陈宝珠被何彩云拉到了自己的身边,老太太一开饭就先给陈宝珠夹了几块鸡肉,还都是捡着肉多骨头少的,主要也是怕小姑娘腼腆不好意思夹菜,家里这些难得见了荤腥的崽子们那可不是这样想的,见着吃肉的时候那是恨不得把手上的筷子舞出花来的。 陈宝珠还真不好意思伸长了手臂去夹菜,不过光是坐她左边的何彩云还有右边的郑彩霞那都分神看着人呢,时不时地给夹一筷子。 老林家的饭桌上也没食不言寝不语的规定,都爱一边聊几句一边吃。 今天饭桌上最受关注的自然也就是陈宝珠和林兴言。 陈宝珠的话,大多也还是何彩云和林大江两个人关心,再问问家里的情况,她姥姥姥爷情况咋样一类的,虽然一直都有联系,但也的确已经有了好些年没见过了。 这种情况也正常的很,按照这个时代,就是姑娘嫁的特别远的,很有可能再见面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甚至当初动乱时候失散的人几十年都没找到都正常,有时候一别离,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姥姥姥爷身体好着呢,姥爷每天早上还打拳,身子骨利索的很,甚至也还想着来这头看看林爷爷你和何奶奶,还是我和兴言给劝的,想着等我安顿下来,等到明年他们要是想过来的话再提前给你们拍电报。” 陈宝珠回着话。 姜大武和喻凤珠两人那还真动过一起过来的心思,但陈宝珠没让,路上的时间太长了这对两个老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且她下乡那会是跟着知青下乡的大主流走的,火车上基本上都是下乡的知青人多吵闹,万一挤着二老出了点什么事情,那她可就真过意不去了。 她下乡那会二老就偷摸着一直掉眼泪,真要到了乡下,见到老伙计,最后再临走的时候,这心情起伏跌宕的,那对身体也不好。 但人老了就和小孩似的,你要是直接和人说“你们都这么大的岁数了可别折腾了”,那二老就很有可能直接和你杠上,一口一个自己还年轻着身子骨可比你这啥都没经历过的小毛丫头强。 所以陈宝珠也就找了个借口,说自己这会下乡要适应肯定也得手忙脚乱的,真要是二老跟着一起过来了,等到走的时候,她和林兴言肯定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二老自己回京城,少不得得送。 她作为知青那肯定是不能刚下乡就说要请假说老人回京城,那不就搞的和过家家似的,就算林大伯是大队长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坑他,真要这么干了,被人抓了把柄那就真的是大错了。要是林兴言送,那就势必又要少几天在家里和人团聚的日子,倒不如等到明年呢,捡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来,就出门玩一趟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了。 二老被陈宝珠这话也是说的心里熨帖的很,甚至还夸陈宝珠吃一堑长一智了,以前经常让他们拿主意,现在自己就挺能拿主意的。 林大江一听这话那也高兴呢:“来!我这也已经有好些年没见了,要能在走之前再见上你姥爷他们一面就是以后走了,那也能瞑目咧。” 虽然时常通信,但写在纸上和当面聊的滋味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老头自打庆典之后就再也没上过京城了,这都已经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每次在聊天的时候聊起这件事,心里那就要挂念着老伙计一把,知青下乡城里闹得和啥似的,他们青山大队牛棚都有下放来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的时候,林大江心里那就更加挂念老伙计了。 好在老伙计一家至今也都是平平安安的,他这才安心了几分。 “林爷爷你可别这么说,你身子骨和我姥爷一样硬朗着呢,怎么说也得长命百岁才对。” 陈宝珠一听这种flag一样的语气那就心肝颤,这种话可真不兴说啊,万一真要一语成谶,那场面就难收拾了。 林大江嘿嘿地笑了笑,小丫头说话就是中听,他都这个岁数了,真要走了那也正常,反正上了岁数之后多活一年就多挣一年,长命百岁这种他是不敢奢求,但他自觉自己看到她和兴言这孩子结婚生孩子那肯定是没啥问题的。 这种打趣人的话这会就先不说了,林大江就把目光落到了林兴言的身上:“兴言,你这一次回家能在家里呆上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