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喜来到鲜卑族族长,也就是他的岳父的军帐,李国喜道:“岳父,我请你帮我一件事。” 族长道:“你我翁婿之间何必整这些没用的礼节,有什么事情就直说。” 李国喜道:“岳父,那我就开门见山了。” 族长道:“就应该这样嘛。” 李国喜道:“我本来是赵国赵王之子,可是被黄立贵打败,有幸被岳父你收留,并且将你心爱的女儿嫁给我,对此我感激不尽,这次我回到赵国看到百姓民不聊生,我心中感到痛心不已,所以希望岳父能够出兵相助。” 族长道:“我家女婿不忘曾经的子民,我感到很满意,我又怎么会让你失望了,我的要求我答应了,我鲜卑族如今人口达到百万,可战之兵也有二十万,我拨给你十万人可够?” 李国喜道:“够了够了,多谢岳父大恩大德。” 族长道:“这是我的王令,你带着它去调兵遣将吧,不要让我失望。” 李国喜道:“我一定不负你的期望,收复赵国的地盘。” 族长道:“去吧。” 李国喜带着王令来到了军营,然后带着十万大军离开了鲜卑族,然后南下来到了代郡。 代郡是公孙策的地盘,但是却由代郡郡守实际管辖,公孙策只有一个名头罢了。 李国喜带着十万大军来到城外,对士卒道:“我要见你们的将军。” 士卒道道:“我们将军是你想见就能见到。” 李国喜道:“如果不让我见你们的将军,那我就率领十万大军攻城。” 身边的士卒拉了拉说话的士卒,那个士卒领会了他的意思,说道:“你在城外等着,我们这就去叫我们将军。” 士卒往内城走去,他来到将军的府邸,对将军道:“城外有十万大军,他们的领军将领说要见将军。” 将军道:“你问了他们为什么要见我吗?” 士卒道:“当时情况紧急我没有问。” 将军道:“看来只能见一见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将军来到城头,向城下俯视远处的十万大军,李国喜道:“舅舅,是你吗?” 将军不可置信道:“你是我国喜外甥?你还活着。” 李国喜道:“正是,我在兵败以后逃到草原,被鲜卑族族长接纳,并且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我,这十万大军就是他让我复国的资本。” 将军道:“外甥,你这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了啊。” 李国喜道:“舅舅,我想要光复赵国,希望舅舅能够成全我。” 将军道:“你是舅舅的亲外甥,舅舅不帮你帮谁?你们快快打开城门,放我的外甥入城。” 士卒打开了城门,李国喜带着十万大军缓缓的进入城内,将军道:“你啊你,长高了,也长壮了。” 李国喜道:“多谢舅舅。” 将军道:“我的代郡有三万大军,这是我代郡抵抗公孙策的根本,我今天将这三万人全部交给你,当做我的见面礼,希望外甥你能够得偿所愿重建赵国。” 李国喜道:“舅舅,这太贵重了,这三万人还是由你率领吧。” 将军道:“我是你的亲舅舅,如果你还当我是你的舅舅,那就收下这三万大军。” 李国喜哽咽的说道:“谢谢舅舅。” 将军道:“你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准备,我现在让厨子准备饭菜,你去我的府邸咱们开怀畅饮。” 李国喜道:“好的舅舅。” 经过厨子一番折腾,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做好了,将军道:“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每样都让厨子做了一点,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李国喜道:“舅舅费心了,这已经很不错了。” 将军道:“那就好。” 两人开始吃了起来,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讨论赵国和草原的事情,然后双双醉倒在桌子旁。 家奴将他们扛在身上,然后背到了卧房,将他们的衣服脱了,之后平放在床上了。 第二天两人苏醒总感觉头痛欲裂,说道:“昨天喝多了,头好痛。”说着拍了拍脑袋。 李国喜带着舅舅交给的三万大军,在将军的依依不舍中离开了代郡。 李国喜带着十三万大军向着太原郡而去,他们来到了阳曲县,然后对阳曲县发动了进攻。 阳曲县是晋阳城的门户,一旦拿下曲阳县晋阳城就是李国喜的囊中之物。 阳曲县守将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城池,所以命令手下将阳曲县被围的消息传到公孙策那里去。 士卒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黄河北岸,对公孙策道:“将军不好了,敌人攻下了代郡,此时正在围攻我们的太原郡。” 公孙策大吃一惊道:“什么,敌军有多少人?” 士卒道:“大约有十几万大军。” 公孙策立刻召集手下士卒,准备回到太原郡,在此之前为了避免被司马洪追击,他让三千士卒在马尾上绑上树枝,然后让他们在路上奔驰,让司马洪以为大军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