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追击梁广灵的时候,赵王带着文武百官逃至代郡,代郡郡守兼将军是赵王亲舅舅,郡守看到外甥来临,连忙打开城门放外甥进来。 黄立贵让彭君扬回到上郡,此时彭君扬伤亡近六万,只剩下不到两万大军,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为了安抚彭君扬,黄立贵表示封他为甘泉县,食邑万户,可以攻打北地郡,并且允许他募兵至十万人。 彭君扬大喜,本来以为损失惨重会被抛弃,可是没想到柳暗花明竟然有这么大的收获,彭君扬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这时斥候传来紧急军情:原来是燕国看到黄立贵攻打赵国,也想要分一杯羹,于是派遣十万大军攻打上党郡。 黄立贵知道如果继续进攻代郡,就会失去上党郡这块来之不易的肥肉,黄立贵放弃了攻打代郡的打算,命令黄立华带着手下士卒驻守晋阳防备代郡的反攻。 此时因为攻打晋阳城,黄立华的十二万大军也损失惨重,剩下不到五万人。 面对黄立贵的要求,黄立华没有反对,而是坚决执行黄立华的命令。 黄立贵的二十万大军被打的只剩下十万人,黄立贵带着这十万大军从翼城县出发穿过崇山峻岭来到阳城。 燕国大将唐平安带着十万大军从邯郸进入上党郡,他们趁着上党郡兵力空虚占领了上党郡北边的土地。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黄立贵来到了泽州县,然后停止了脚步,派遣斥候去探查情况,局势对黄立贵相当不利,此时燕国已经占领上党郡北部土地。 黄立贵并没有因为局势不利于自己,就轻易的放弃,他带着十万大军继续北上与唐平安的十万大军相遇。 燕国拥有众多品质优良的牧场,马被养的膘肥体壮,是各国中骑兵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国家。 燕国有十万匹马,其中有三万匹被原来作战,此时燕国三万骑兵就在黄立贵不远处,人喊马嘶的声音响彻云霄、动人心魄。 黄立贵手下将士看着这种情景,不仅说出怯战之心,有转身就走的想法。 关炎对黄立贵道:“主公,我申请出战搓一搓敌军锐气。” 黄立贵看到如今士气低迷,如果不能重振士气,这次战争恐怕会一败涂地。 关炎提着一杆矛,长约一丈八寸,重约六十四斤,他将矛放在地上,擦出一道道火花,在靠近的敌人的时候就矛竖起,然后向下一砸,顿时敌人被打的吐血身亡。 关炎将长矛向两边扫去,士卒纷纷从马上跌了下来,然后被他的蛇矛一一刺死。 关炎首战告捷一时间士气大振,士卒群情激奋,想要与赵国大军决一死战。 看见黄立贵士气大振,唐平安没有让关炎继续耀武扬威,而是指挥大军掩杀过去,看见大军全军出击,关炎大呼不讲武德,但是也没有一丝迟疑,立刻向自己阵中跑去。 唐平安准备将关炎斩杀,看见关炎逃回阵中,只能选择放弃。 双方大军碰撞在一起,其中黄立贵手下关炎、智强、魏同和韩勇表现最为亮眼,他们在十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个头颅被他们轻松砍下,那些赵国士卒看见他们的身影不敢上前,他们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将赵国大军死死的挡在身前。 唐平安看见不能将黄立贵击败,于是带着大军往潞城方向退去。 黄立贵带着手下紧追不舍,唐平安只能选择且战且退,在跑了数十里后,唐平安停下了脚步。 黄立贵以为唐平安是准备坐以待毙的时候,几万骑兵从背后杀出,而唐平安带着剩下的几万大军对黄立贵进攻。 黄立贵腹背受敌被打的节节败退,好在关炎带着几千士卒堵住偷袭的骑兵,他带着三千人冲入敌军阵中,准备将三万大军的阵型打乱。 张怀安带着近三万骑兵将关炎和三千步卒团团包围,他以人海战术将步卒和关炎分割开来,用一万骑兵对付三千步卒,然后以剩下的两万大军对付关炎。 哪怕关炎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也被人群淹没,最后发出一声怒吼就被杀死了,一个响当当的汉子就这样被人群殴致死,还没有拜将封侯,就英年早逝,可悲可叹。 看着关炎的身死,智强泪流满面,他就像飞蛾扑火一般向着三万大军而来,他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与骑兵展开殊死一搏。 他脱下身上的铠甲,一手拿盾牌,一手拿长刀,带着同样不惧生死的三千人向着敌军冲去,这次战斗有进无退、十死无生。 大军向他们呼啸而来,马的鼻息喷在他们头顶,脑袋感觉热乎乎的。 他们对着马腿砍去,面对马蹄的踩踏他们拿起盾牌抵抗,马背上的骑兵用长矛刺击着马下的敌人。 在消灭了近万骑兵后,他们的身体不堪重负,生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就像逝去的鲜花突然凋谢一样让人痛心。 黄立贵的人都知道如果不能消灭敌人的骑兵,他们根本就不可能逃出生天,所以看见智强的方法有用,他们也毫不迟疑,就向骑兵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