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命令八千骑兵分散行事,一支支队伍陆陆续续的回归,可是依然没有发现敌人的粮道,就在以为要无功而返的时候。 最后一支队伍赶到,向陈胜道:“报告将军,我们在一条小路上发现敌军踪迹。” 陈胜道:“详细说说。” 士卒道:“我们在大路上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于是就到小路上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有收获,我们发现他们推着独轮小车,拉着粮食,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逃走,命令我禀报。” 陈胜道:“好,快带我过去。” 那个士卒带着陈胜到了运送粮食的地方,陈胜问道:“就是这里吗?” 士卒道:“就是这里。” 陈胜招了招手表示冲锋,众人一拥而上,敌人看见我们人多势众,于是一哄而散。 一个都尉说道:“不如把粮食带回去,这样还能节约点粮食。” 陈胜道:“这里处于敌人的后方,我们如果带着粮食势必会影响我们的速度,这样如果敌人发现我们就只能丢掉粮食,既然这样还不如把粮食烧掉。” 众人听到陈胜说的话都表示赞同,于是举起火把向粮食扔去,只见一股熊熊烈火燃起。 就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押粮的士卒带着一个将军和十万大军赶到,他们组织几万人扑灭烈火,剩下几万人慢慢的向陈胜走来。 陈胜准备突围,可是敌人的几千弓箭手正蓄势待发。 陈胜知道如果不消灭这些弓箭手就没有逃生的可能了,只能跑在最前面,面对着敌人的箭雨。 他命令士兵下马,从马上取下盾牌和大刀,当敌人射箭的时候,他们就支起盾牌防守,当他们换箭的时候就拼命的往前冲。 就这样他们冲到了敌人的面前就在要斩杀他们的时候几千骑兵突然赶到。 他命令士卒砍断马腿,于是骑兵纷纷掉落马下,被砍下了脑袋。 对方将军看见骑兵无法建功,于是命令他们撤了下来,这时几千枪兵赶到,他们挥舞手中长枪。 长枪兵靠着长枪的灵巧挑开盾牌和大刀,导致他们无法形成有效的伤害。 就在他们以为要被这些敌人给赶尽杀绝的时候,陈武带着近九万大军赶到。 因为敌人的大军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已经疲惫不堪,这时涌入一股生力军犹如虎入羊群,被打的抱头鼠窜。 敌人看见战斗已经显现颓势,于是命令手下士卒撤退,他们抢救的粮食十不足一,截取对方的粮道的任务取得成功。 因为大军及时赶到消灭敌人三万余人,俘虏敌人四万人,不足三万人狼狈逃回,此次作战取得了一场大胜,报了水淹孟州之仇。 敌军将领见损失惨重,而且又没有了粮食补给只能狼狈的逃回本国。 走到一半路途的时候,想到此次作战水淹十余万人,如果取胜国内尚且有活路,可是他损兵七万,回去之后等待他恐怕是死路一条。 他向都尉们说道:“回去只会是死路一条,不如我们逃到其他国家还会有活路,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都尉们都害怕兵败被杀,于是纷纷表示赞同。 将军道:“我们到哪个国家好呢?” 都尉们道:“听将军吩咐。” 将军道:“燕国如何,他们现在正在招募贤才,我们到了可以受到重用,将来再报此仇。” 都尉们道:“好。” 将军带着三万大军,他们调转方向,向着燕国的方向跑去。 过了半月,他带着三万大军来到了燕国国都。 燕国城防军看见大股部队赶到,连忙点燃烽火,城墙上站满了手持弓箭的弓箭手,他们箭搭弦上,随时准备发射。 叛军表示我们听说燕王宽厚仁慈,所以来投靠燕王陛下的,并不是来打仗的。 士卒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为你们通传。” 将军道:“好。” 士卒往城内跑去,过了半个时辰,士卒道:“我王表示只能进去十人。” 叛军手下都尉小声道:“只进去十人燕王想要谋害将军该怎么办。” 将军道:“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带着九人跟着士卒进入城内,大殿内燕王接见了他们,说道:“就是你们想要投降于我。” 将军道:“是的。” 大臣道:“万万不可。” 燕王道:“有何不可。” 大臣道:“此乃叛将,收留他得罪赵国,赵国问责该当如何。” 燕王道:“我何惧之。” 将军道:“大王英明。” 燕王道:“你如今走投无路来投我,我必然不会弃如敝履,但是如若背叛于我,我必然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将军道:“是是是。”忙不迭的点头。 燕王道:“既然如此你就带着你的三万人马到真定做太守吧。” 将军道:“谢陛下。”燕王招了招手,将军默默退下。 他南下数日,终于到了真定郡,他为了避免误会,早早的拿出燕王的圣旨,众人纷纷跪下接旨,当圣旨念完纷纷向将军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