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报纸的报道,可不是仅仅头版而已——这一天关于本次并购的文章,《纽约时报》有14篇;《华胜盾邮报》有15篇文章,而《华尔街日报》则高达21篇。
于是乎,并购的概念、酝酿,和并购诞生的每个细节,都处于显微镜的监视下,并被全面而又透彻地分析。
什么这是一次“世纪大并购”、“可怕的超大并购”、“一次勇气和辉煌的结合”、“地球与网络空间的超级联姻”等等溢美之词,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也登上了所有重要周刊的封面。
《商业周刊》的封面文章写道——数字化的新媒体会比传统的旧媒体发展得更快,并最终超越后者;网络经济的领导者将成为21世纪的统治集团。而这次并购,是一个新世界秩序正在形成的证明。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自家的《时代》周刊,自然也有发声,不过更多采用访问第三方专业人士的貌似客观的形式。
比如著名的硅谷投资家罗格·梅尔纳米便表示,“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见到的最大转型事件。”
甚至还有一种惊叹——唐当初让头角峥嵘的美国在线,把总部搬进洛克菲勒中心,可能就预见到了现在的超级并购吧!如果还想满足美国在线的胃口,估计唐只能去收购沃尔玛了。
当然了,有赞同者的同时,肯定也会有怀疑者——但令人玩味的是,其大多来自时代华纳公司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或者失意者。
曾经短暂担任过时代华纳首席执行官的尼可·尼古拉斯,便对《连线》杂志发表了他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并购的看法——就史蒂夫·凯斯来说,这是一次出色的并购,他用膨胀的网络经济,买下了真正的资产;但从一个时代华纳透纳股东的角度来看,就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
也有一些所谓的中立者,以冷静的态度,分析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并购过程中,红红火火的表象下,被忽视的财务数字。
还是来自时代华纳透纳这边——其麾下出版物《财富》的资深总编卡罗·卢米斯,便是一个最大胆的批评者。
会计专业出身的她,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价值上涨到3000多亿美元的数字,就是一个花招,没有任何意义,如同把一块巨石推上了高山。
不过,这些异议之声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除了标新立异地刷存在感之外,同样没有多大意义。
毕竟,大多数人投资的时候,并不会执着于,股市价值非得建立在真正的财务数字和价值底线的基础上。
除非将来有一天,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被证明失败了,尼可·尼古拉斯、卡罗·卢米斯之流才会被想起来,进而被推上先知先觉的神坛。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先知先觉”,目前掌握在唐焕手里。
如果历史轨迹不变,那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将会拥有互联网泡沫不断接近巅峰的黄金两年,来压制和粉饰,包括权力分配在内的各种矛盾;而接下来的第三年,也足以拿来当做缓冲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把时代华纳吃干抹净的话,兵多将广的首富先生,宁可认栽!
要知道,这是一个资本疯狂的年代——就在四月上旬,香江那边的恒生指数还在攻防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美国这边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经历史性地冲到了9000点以上。
而扩张势力者并非只有电信、it、媒体等领域出尽风头,华尔街也在行动——同样在四月上旬,花旗公司与旅行家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成了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等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拥有1亿客户,消费客户的信用卡达到6000万张。
正所谓,一山更有一山高——相比之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那个吹出来的3000多亿美元价值,就相形见绌了。
其之所以引来如此铺天盖地的关注,无非就是媒体、娱乐、互联网天生带有明星属性,以及联姻形式的转型。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线这个不过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互联网公司,买下资历超过半个世纪的时代华纳,实在太招人羡慕嫉妒恨了;而且时代华纳这一部分的人,心里对杰拉德-莱文长期不满积累下来的怨气,要发泄出来。
唐焕在离开纽约的时候,便特意又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董事会主席史蒂夫·凯斯、联合首席运营官罗伯特·皮特曼、首席财务官迈克尔·凯利小聚了一下,以叮嘱合并后的“消化”问题。
在这个新集团里,美国在线和原来的透纳广播公司属于一派,而时代和华纳便是被“消化”的目标。
唐焕就此开口讲道:“接下来的一年,是美国在线能否消化到嘴的肥肉的最关键时期。”
“能暂时松口气的是,外部环境还算宽松——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等审查机构,都会陆续放行;业内竞争对手也自顾不暇地忙于数字化、网络化……”
“至于内部资源,则融合难度很大——传统业务能否平滑地搬到互联网上,并吸引来贡献广告效益的流量,将成为一个考核合并是否成功的硬指标。”
史蒂夫·凯斯笑着看了一眼罗伯特·皮特曼,然后自信地说道:“罗伯特已经成为杰拉德-莱文之下的第二人,拿到了足够多的,对时代华纳的控制。”
唐焕也打量了一眼满面春风的罗伯特·皮特曼,“你们的执行能力,我当然是放心的。但消化时代华纳的关键,并不是杰拉德-莱文,而是企业文化。”
“我多年前曾经亲眼见过,处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合作当中的微软与ibm,双方那些负责具体干活的工程师,是如何彼此看不对眼,从而严重影响工作。”
“举个例子来讲,凭借互联网经济的热度,美国在线的管理人员们出差的时候,不是出手阔绰地坐进头等舱,就是财大气粗地包下一架飞机;而‘循规蹈矩’的时代华纳透纳的管理层,则基本只能去坐经济舱。”
“你们信不信,在时代华纳的眼里,美国在线只是一个适逢其会的暴发户而已。”
“这种隔阂,和当时得到股票期权进而拥有几十上百万美元财富的微软程序员,之于仅仅拿着本本分分薪资的ibm工程师,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见史蒂夫·凯斯、罗伯特·皮特曼、迈克尔·凯利三人有些不以为然地哈哈笑了起来,首富先生一挑眉头,严肃地说道:“你们是经过一番拼搏,才站到了现在的高处,但没有必要用这种优越感,来满足自己的常规心理需求,而是应该为了工作,消除这种‘人之常情’的负面影响,按计划实现新集团的融合。”
三人当然明白唐焕这种“杜绝装波伊,和时代华纳的广大群众打成一片”的敦促,只是美国在线这帮人“招摇”惯了,这也是一家年轻企业的成功惯性使然,如今改弦易张起来,还真不容易。
感觉到唐焕的目光开始变得犀利起来,罗伯特·皮特曼这个在公司日常管理上,仅次于首席执行官杰拉德-莱文的首席运营官,沉吟着说道:“那么,我就先换掉我那辆兰博基尼跑车吧。”
大家毕竟都是聪明人,要不然也坐不上现在的位置——史蒂夫·凯斯、迈克尔·凯利也都相继虚心地表示,自己今后会特别注意如何“接地气”。
见他们领会到了自己所建议的实质精神,首富先生便缓缓收起气场,站起身来,淡淡地说道:“杰拉德-莱文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融合,带着一种理想化的色彩,要多多对其因势利导——哲儒和哲儒软件这边,也会持续给美国在线注入有吸引力的新互联网应用方案,比如博客,来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实力。”
……
唐焕坐上飞往旧金山的硅谷一号的时候,心中已经做了一个决定——美国在线已经“喂饱”了,是时候转而加大力度提携进入发展快车道的雅虎了。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这么大的并购,当然是一个热度极高的商业转型案例——首富先生一回到硅谷,便去了俨然成为唐氏it王国人才摇篮和智库之一的斯坦福大学,以此为专题,进行演讲。
和斯坦福大学的精英们做完互动后,唐焕最后离开会场,随意地在校园里散了一会步,以放松长时间绷紧的神经。
无意之中,首富先生看到自家的老三锦明,正在树荫下,和戴着一副墨镜遮去大半脸庞的切尔西·科林顿交谈着,不远处还能发现一名白宫特勤局的便衣,极力不着痕迹地警戒着。
这位现任美国第一千金,是在去年秋天,正式来到斯坦福大学,主修历史的。
尽管比尔·科林顿和西拉里·科林顿为了让女儿避开媒体骚扰,而特意选择了将其送到美国西海岸,但入学当天,还是有大约250名记者,紧紧尾随着白宫的车队和特工。
为了保证安全,切尔西·科林顿所住学生宿舍的窗户,安装了防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