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为何我等不走河内进入冀州,反而要走颍川? 刘备骑在马上道:先生可知颍川书院吗? 一旁同样骑在马上的管仲道:颍川书院天下人皆知,并且凡是从颍川书院出来的学子,个个都是人才最次都也能担任一县之长。 正是因为颍川书院多人才,备这才前往想要寻得一智谋之士,先前先生也说备缺少一位智谋之士,如今正好有机会就去这颍川书院碰碰远气,看看能不能寻得一智谋之士辅佐。 几日后,刘备等人站在颍川书院前,主公这里就是颍川书院了,管仲看着那些进进出出的年轻人,他们大多都是颍川周围的世家子弟,但也有少部分是寒门子弟。 走到书院门口,一书童正好从书院走出来,刘备上前道:有劳禀告一声,刘备前来求贤。 那书童看了眼刘备,你在这里稍等一下,说完那书童便回去转告。 不一会就有一位男子走出,在下荀彝见过齐侯,刘备好奇眼前之人自己从未见过,自己的名声有没有那么大,这人又是怎么认识自己的。 荀彝看出刘备的疑惑便说道:小儿荀攸曾在洛阳担任黄门侍郎后又辞官回乡,几天前恰巧小儿提起过齐侯,说齐侯大破塞外蛮夷,平定黄巾之乱乃当今不可多得的人杰。 听到对方竟然是荀攸的父亲刘备立马激动起来,自己这次如果能把荀攸拉拢过来,那自己的军师一职可就有着落了,而且荀攸的智谋可是十分厉害的,除了那几位之外荀攸就是无敌。 荀院长备此番前来,一是奉朝廷之令前往青州平定黄巾余孽,二来备身旁缺少谋士奇才,久闻书院大名特来寻一二贤才。 荀彝闻言便引众人进入书院,走到一处屋子前荀彝道:齐侯这里便是学子课后交流的地方,他们或畅述理想、或谈论古今圣贤、或交流治国之道。 刘备往里面看了一眼,那些学子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他们都在交流自己所学,刘备和荀彝走进去,那些学子见到有人进来都看过来。 荀彝为学子简绍了刘备,刘备拱手拜道:在下仰慕诸位才能,特来寻一二贤士。 一些年龄小的打算在学院再多学几年,拒绝了刘备的招揽,还有一些没听过刘备的名字也没有靠前,到有个特别之人走到刘备面前。 刘备见此人觉得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却没有想起来,那人拱手道:在下荀攸见过齐侯。 听到那人的名字刘备不敢相信眼前之人,就是荀攸曹操五大谋主之一的荀攸荀公达,就是这么觉得眼熟原来是荀攸。 原来是荀家三杰中的荀攸,荀公达在下刘备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幸事,荀攸有些搓楞随即反应过来,不过是外人所言没有齐侯说的那般厉害。 公达这是哪里话,其叔叔荀彧被誉为“王佐之才”在世之萧何,而先生更是腹有良谋奇策不亚于昔日之张良。 荀攸没有想到刘备对自己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就连自己的叔叔也被评价为在世萧何,荀攸眼神看着刘备不知在想着什么。 齐侯不知可到别处一叙,刘备答应下来跟在荀攸身后来到一处偏房,二人对坐自有书童上茶。 齐侯觉得当今朝廷如何? 不愧是荀攸上来就问这种问题,刘备想了想答到,当今皇上年幼无法处理政务,虽有四位辅臣相佐,但任由受制于人的感觉。 更何况袁隗、杨彪二人虽为辅政,实为是为了自己家族啊谋利,若在平时可以慢慢收拾,但眼下正是乱世还怀有如此之心,大汉江山恐怕将会不保。 荀攸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齐侯乃是汉室之人如此评价,就不怕性命不保么,刘备笑笑,公达说笑了如今眼瞎的局势还没有看出来吗? 荀攸故作迷糊道:如今黄巾之乱已经平定,皇帝还是少年再加上四大辅臣辅佐,大汉未必不能中兴。 刘备知道这是荀攸在考验自己,故作思索后说道:黄巾之乱不过是乱世开始的一个序幕,而真正拉开这场序幕的是那在京师的董卓。 荀攸故作惊讶,公达不必惊讶,董卓此人狼子野心必定不会久居于人下,备在来颍川的路上就听说,董卓已经控制京师城防,就连普通百姓出入也要严加检查。 那些文武大臣看似个个忠心大汉,可实际上哪个不是为了自己,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利益一切都可以出卖,至于四位辅臣除了卢植、皇甫嵩二人是真正忠于大汉。 袁隗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考虑,至于杨彪虽然忠于大汉,但也是个愚忠不通变节,再加上京师有二十万西凉军,他们如何是董卓的对手。 董卓一旦欲行不轨,势必会激起天下民怨,各地会起兵勤王营救陛下,这样一来就会让有心之人行了割据之事。 这样一来之后会发生什么,想必公达比备还要清楚,刘备一股点到为止的样子看向荀攸。 荀攸对于刘备所说很是赞同,昔日何进让董卓入京,自己就是反对者之一,可无论怎么说何进都执意董卓入京,自己也是心灰意冷辞官离京。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