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沛国,睢水河畔。 袁军大营,中军大帐之内。 李丰、孙贲、孙策等人分而落座,面上皆是凝重之色。 他们收到斥候来报,在今日寅时之际,刘备的大军已离开相县,朝着梁国开赴而去。 刘备的做法。 是他们最为担心的事情,因为他们这些人都知道,梁国并无袁军坐镇,原本坐镇的袁军,眼下已被袁术,调回了平舆。 也就是说。 刘备等人去到梁国以后,连成型的抵抗都不会遇到。 “今刘备欲往梁国!” 李丰扫了一眼诸将,正色道:“不知汝等,可有破局之策?” 经历两次惨败以后,李丰也不敢再飘了,行事也小心谨慎了起来。 若换做以往。 刘备敢跑,他就敢追。 现在直接被打老实了。 “分兵!” 孙策神色凝重道:“眼下敌众我寡,梁国兵力空虚,定无力阻挡刘备,若让刘备占据睢阳,其必将更难对付!” “为今之计!” “吾等唯有分兵,刘备兵多,且携带粮草辎重,行军定比不上吾等!” “吾等只要迁一支兵马。” “走郸县官道,经建平城,便能比刘备先入睢阳,只要扼守住睢阳要道,刘备便无西进之能!” “另一路则渡河入相县!” “将刘备的后路彻底堵死,届时,刘备唯有兵进兖州一途!” “兖州四郡,虽为大仲府治下,然境内皆为新迁百姓,且数目不多,将刘备赶往兖州,吾等便能够从容应付!” 刘备往西面跑。 那就是虎入羊群,天高任鸟飞。 哪怕其不能占据城池,也能把大仲府折腾得够呛,孙策的做法,也只能将其赶往兖州,以此降低大仲府的损失,从而抑制刘备的壮大。 “末将附议!” 孙贲闻言目光一亮,朝李丰恭敬抱拳。 沛国去梁国的官道又不止一条,他们要是先一步去睢阳,刘备也无力阻挡。 而睢阳作为梁国中枢。 官道可称四通八达。 只要守住了睢阳,刘备就算想作乱,那造成的影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嗯!” 李丰缓缓点头,看向孙策道:“伯符所言不无道理,不过吾等兵寡,分兵镇守两城,恐怕会力有未逮,会不会太过行险了一些?” “将军放心!” 孙策一脸笃定,朝李丰抱拳道:“我军虽寡,但刘备的兵力,也不过两万余,其军心和实力,并不比我军强出几许,末将愿率一路兵马,前往睢阳阻敌,请将军成全!” “这……” 李丰闻言有些为难,分兵的确是个好提议,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面色一阵变幻,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最终让孙策和孙贲两人。 带五千兵力前往睢阳。 而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五千多兵力渡河坐镇相县。 与此同时,司隶。 京兆尹,长安城内。 朝议结束之后,钟繇和赵岐二人同乘一架车舆,朝大将军府而行。 “收蝗虫嘞~两斤蝗虫一斤麦~~收蝗虫嘞~~” “两斤蝗虫才一斤麦,当人是傻子呢?昨天那个收蝗虫的小哥,只要一斤蝗虫,就能换一斤麦!” “就是就是~可惜了,现在蝗虫太少,根本抓不到几只,别说是一斤,连半斤都够呛!” “今天粮价又涨了!” “那可不,我方才听说,一石谷就要二十万小钱,连豆麦都要八万小钱一石,那些卖粮食的怎么不去抢啊?” “都怪那国贼董卓!” “你们觉得那句谶语是真的吗?” “可能不会有假,咱们这一片已有旬月没下雨了!” “我反正不信,什么谶语,定是谣言,眼下三辅又不是雨季,不下雨多正常!”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 “乱了,人心乱了啊!” 车舆内的赵岐,在听到百姓的议论之后,面上满是愁苦之色。 三辅大旱,中原大蝗。 这样的话在去岁的时候,大家都认为的谣言,等今年再度被人提起以后,那就是谶语。 而且坊间还传出。 都是因为刘姓汉室失德、倒行逆施,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终致天怒人怨,方于今年降下灾祸。 只不过这样的言论。 如今只是在私底下传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不至雨,这种诛心之论,定会愈演愈烈。 而赵岐等人,却对此毫无办法。 “贾文和,好歹毒的用心!” 钟繇同样面色凝重,他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有大旱,但不管会不会有,这样的诛心之语,一旦被人相信,那对朝廷便是绝大的打击。 “元常!” 赵岐沉默片刻,出言道:“若今年三辅当真有大旱,长安恐非久留之地,吾等是否同孟德修书一封,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随着长安城内流言四起。 哪怕是赵岐,心中也有所动摇,认为迁都益州之事,或有可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