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君前奏对。(1 / 1)

朝会之日,晨光初破晓,紫禁城沐浴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显得庄严而神圣。
朱祁镇身着龙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于太和殿的龙椅之上,目光如炬,
扫视着殿下即将揭晓的科举盛事之果。
殿内,群臣肃立,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今日,将是新一批国家栋梁的荣耀时刻。
随着一声悠长的传唱:“传新科状元、榜眼、探花觐见!”
三位青年才俊自殿门鱼贯而入,步伐稳健,神色自若,
他们分别是来自江南水乡的书香门第之子——李慕白,
北方边陲的英勇少年——赵铁衣,
以及京城名门的才女——苏婉清。
李慕白,新科状元,眉宇间透露出超凡脱俗的书卷气,
他上前一步,行三跪九叩之礼后,朗声奏道:
“陛下,臣李慕白,自幼研读经史子集,深知治国理政之要在于民心。愿以所学,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的拳拳之心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朱祁镇闻言,微微点头,赞许道:
“李爱卿言之有理,民心乃国家之根本,望你日后能够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真正成为百姓的贴心人。”
赵铁衣,榜眼出身,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勃勃。
他上前奏道:“陛下,臣赵铁衣,出身武将世家,虽不善文墨,但深知边疆稳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臣愿以手中长枪,护卫我大明疆土,让陛下无后顾之忧。”
朱祁镇听后,面露嘉许之色:
“赵爱卿忠勇可嘉,边疆安宁,国家方能长治久安。朕期待你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最后,轮到苏婉清,探花及第,她身着官服,虽是女流,却毫不逊色于男儿,举止间尽显温婉与坚韧。
她轻启朱唇,声音清脆悦耳:“陛下,臣苏婉清,虽为女子,但心怀天下,愿以所学辅佐陛下,推动文教,提升女子地位,让天下女子亦能有所作为。”
朱祁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深知在封建社会中,女子能有如此远见卓识实属难得,于是温和地说道:
“苏爱卿巾帼不让须眉,朕甚感欣慰。文教兴盛,乃国家昌盛之基,望你能不负众望,为天下女子树立榜样。”
君前奏对,三位新科进士各展其才,
言辞恳切,志向远大,赢得了朱祁镇及满朝文武的赞许。
朱祁镇深知,这批年轻才俊的加入,将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推动大明王朝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随后,朱祁镇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改革朝政、选拔贤能的举措,包
括加强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减少世袭特权,鼓励创新与实干精神等。
他强调:“国家之兴亡,在于人才之盛衰。朕愿与众卿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公正、开明、强大的大明帝国。”
此言一出,群臣振奋,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陛下的改革大计,共同为大明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朝会结束后,朱祁镇单独召见了李慕白、赵铁衣和苏婉清,
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想法与计划,并委以重任。
他深知,这些年轻才俊将是自己实现治国理想的重要伙伴,也是大明未来希望的所在。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才的不断涌现,
大明王朝在朱祁镇的带领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而这场朝会上的君前奏对,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激励着无数士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朝会之后,李慕白、赵铁衣、苏婉清三人带着满心的壮志与期待,各自踏上了各自的仕途之路。然而,正如古语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们的上任第一天,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李慕白被任命为户部侍郎,负责国家财政的监管与调度。
上任之初,他满怀信心地踏入户部衙门,准备大展拳脚。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同僚们或明或暗的抵触与排挤。
“哟,这不是新来的李大人吗?听说您是状元出身,文采斐然啊。”一位中年官员皮笑肉不笑地迎了上来,言语间却带着几分讽刺,“不过咱们户部可不同于翰林院,这里讲究的是实干与经验,您可得小心了。”
李慕白心中虽有不悦,但面上仍保持着谦逊的笑容:
“多谢大人提醒,慕白定当虚心学习,勤勉工作。”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慕白发现户部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账目不清、贪污腐败现象。
当他试图整顿时,却遭遇了重重阻力。
一次例会上,他提出要对所有账目进行彻查,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大人,你这是要翻天啊?我们户部历来如此,你一来就搞这么大动静,是想让我们都丢了饭碗吗?”一位老资格的官员拍案而起,声音中带着威胁。
李慕白毫不退缩,正色道:
“国家财政关乎社稷安危,岂能容得半点马虎?我身为户部侍郎,有责任也有义务查清一切,还户部一个清白。”

最新小说: 综武:惊世剑法曝光,女侠们跪了 苟在截教写日记,带孽师无敌洪荒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铁血大秦,从扶持嬴政登基开始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斗罗:神级武魂,我在史莱克当团宠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软饭硬吃,崇祯拜我当大哥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从南下自立建国开始,称霸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