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城内,岳鹏早已恭候多时。 早在几日前,从临安运来的粮草和箭矢,便已交付到他手中。 此刻,斥候汇报南方有大军渡江前来,他便知是韩信到来。 此战岳鹏虽不参与,但也有协助之责。 若拿下定州城,他便无需再驻守镇北城。 陈国东北部前线,将从镇北城北移至定州城。 至于后续是他驻守定州城,还是由韩信率部驻守,那便要看陈逍的意思。 在岳鹏心中,自然不想继续驻守。 他们四人手中的三十万大军,本应是大陈最锋利的战矛。 此刻,却要驻守四方动弹不得。 说不憋屈,是不可能的。 但此刻,大陈国情如此,只得如此行事。 不仅是陈国,其余诸国亦是如此,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与多个国家相邻。 你敢轻动,其他邻国就敢来打你! 诸国不得不将大部分兵力,驻扎在与他国相邻的边境上。 这也造就中原诸国难得的和平。 两个半时辰后,韩信率军来到镇北城前。 岳鹏在城楼上,见是韩信本人,这才下令打开城门,迎接韩信进城。 韩信让陈虎率大军,在镇北城外安营扎寨。 此次涉及到物资搬运。 这些物资,没个两天,怕是难以搬运完。 韩信与岳鹏是老相识,两人见面互相抱拳见礼。 一番寒暄后,在岳鹏的带领下,韩信带着军中亲兵前往镇北府衙。 此战目标虽是定州城,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韩信一直待在临安,对于近半年来,定州城周边情况不甚了解。 此刻来找岳鹏,除接收物资外,也抱着了解情报的想法。 两人来到府衙,岳鹏将一个文士模样的男子唤来,对韩信说道: “这是我军的军需官张三,军中物资调配都由他负责,后续大军的粮草供给,也由他全权负责。” 韩信闻言,招呼身边一个文士上前道: “这是我军的军需官罗乡,之后便由他和张三对接军需物资之事。” 说罢,两人便让两个军需官自行去仓库,交接粮草物资事宜。 足够大军吃三月的粮草,韩信军没法一次全部带走。 后续的运输时间和粮草数量,以及运输路线,都需要两个军需官交接好。 待事务交代完,韩信才说出自己的目的,向岳鹏问道: “岳兄,不知镇北城以北地区,近来情况如何?” 面对韩信询问,岳鹏将自己近来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北方这块土地,虽说归属于大宋。 但却横亘在镇北城与定州城之间,无险可依。 对大宋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大力投入发展,容易被齐国或陈国摘桃子。 因此,大宋的对策是任其发展。 目前这片地区,处于官员自治状态,只要能交上赋税,大宋不会对其有丝毫干涉。 这半年来,临近定州城的几个北方城池,已对外宣告加入齐国。 靠近镇北城的几个城池,也有一些世家和官员示好。 岳鹏也与他们有些接触,不过,岳鹏并未给他们什么保证。 因此,他们未像北方城池那般,主动加入陈国。 了解到当前情况,韩信心中已有对策。 陈逍在他出征前曾和他说过,会让他驻守定州城一线,日后作为伐齐主力。 既如此,镇北与定州之间的大片疆域,以后便是他的大后方。 此次出征有三个月时间,足够他慢慢布局。 想到此处,韩信踌躇片刻,才向岳鹏开口道: “岳兄,烦请你邀请亲近陈国的各城势力,一道前往镇北城赴约,就说商讨招揽他们的事宜。” 岳鹏闻言一愣,不确定的问道:“可陛下不是最厌恶世家吗?这些城池掌控者,可都是世家之人。” 韩信摆摆手,轻笑道:“无妨,陛下并非针对世家,而是针对特权。” “何况我陈国的国策中,有诸多限制世家的政策。” “先前在大宋时,陛下也对世家多有限制,这些世家既敢表明亲近之意,定然已有心理准备。” 临安原本是大宋重城,其中自然也有一些世家盘踞。 事实上,这些世家,并未全部被陈逍清算。 当然,想和以前那么潇洒,那是不可能了。 除了一些顽固世家外,大部分世家,都接受陈逍的改造。 这些世家,靠着家族底蕴和财富,依旧能比其他人更快翻身。 有此先例在,韩信照抄就行,无需过多担心。 眼下大宋颓势明显,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见韩信已有对策,岳鹏自然不会反驳。 从韩信如此在意周边地域归属来看,后续大概率是由他,驻守定州至镇北一线。 对此,岳鹏高兴还来不及。 当即将此事应下,立即安排麾下士卒,前往几个城池送邀请信。 见事情搞定,韩信便向岳鹏告辞。 待军需官归来,就带着他一道返回军营,安排人手搬运粮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