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陈逍在御书房内,召集众臣参加作战会。 到场的群臣,有征西将军韩信、兵部尚书伍胥、禁军统领吴界,以及户部尚书萧何。 原先的四人组,陈逍各有安排。 岳鹏率军驻守宋陈边境,刘奇驻守赵陈边境,韩忠驻守陈魏边境。 吴界则是留在临安,负责统领临安禁军。 涉及到对外征战。 除了此次出战主力韩信外。 兵部尚书和主管内勤的户部尚书,也必不可少。 至于吴界? 可能是来凑数的! 陈逍领着四人,来到那幅巨大地图屏风的另一侧。 战国地图的对面,赫然是整个大陆东南的地图。 山川湖泊,险关重镇,皆在其上有所标注。 其中。 今年新夺取的吴国全境,也被并入陈国疆域内。 众人围在地图前,皆不言语。 “今年是北伐还是西征,你们可有想法?” 虽说心中早有计较,陈逍还是将这个问题抛出。 韩信看着眼前地图,也是一副思索的神色。 众人皆望向韩信。 他是此战主力,当然需他率先开口。 韩信心中早有计划,见陈逍发话,便当着众人将心中计划道出。 “陛下,臣认为,此战应当北伐!” “为何?”见韩信与他想法一致,陈逍嘴角一歪,向韩信问道:“若是北伐,可有具体策略?” 韩信走到地图前,伸手指向赵魏两国位置,沉声说道: “陛下,我军目前驻扎在临安城外,而赵魏两国位于我国西侧。” “若要攻伐,仅行军到两国边境,便需一月时间以上。” “此战需在三月内取得战果,因此,讨伐赵魏并不可取。” “其次,韩赵魏攻守同盟,我军若攻一国,则另一国必来援救。” “我军虽能战而胜之,但无法速胜之,是故并其并非最好的目标!” 韩信精准的道出,讨伐赵魏的难点。 正常出兵征伐,八月便可整军出发。 但今年陈国,因救济这批南迁百姓,存粮消耗过大。 为保障后勤粮草供应,这才采取秋收后再出战的决议。 古代战争,多在天寒地冻前结束战斗。 寒冷的气候,会影响士卒战斗力。 眼下若要讨伐赵魏,时间上的确不太够。 “至于北伐,臣以为此战不必攻打汴京,更应当拿下此处!” 韩信指着地图某处,自信的说道。 随着韩信话音落下,众人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 “定州城?”吴界看着地图上的定州城,疑惑的问道:“定州目前在齐国手里,所以这一仗,我们要和齐国打?” “不错!”韩信点点头,继续开口。 “北方诸国不想与我国直接对上,不会覆灭宋国。” “留着宋国,正好将我陈国与北方诸国隔开,避免被多国围攻。” “而拿下定州城,便能掌控定州与镇北城之间的大片疆域。” 定州城地形,就像是葫芦中间的葫芦腰,两头宽中间窄。 齐国占据此处,便能有效保护后方地盘,不受宋国侵袭。 定州以南的宋国领土,则在齐国兵锋威胁之下。 反之,对陈国亦然。 陈逍原本心中有两套预案。 一套便是韩信所言。 拿下定州城,先从宋国身上刮下一块肉,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推进。 另一套方案,是一战直捣汴京,覆灭大宋。 有他在城中的布置,想攻破汴京,并不算太难。 根据他从汴京得到的情报,汴京局势相当混乱。 倒不是有灭国之祸的混乱,而是世家人为制造的混乱。 再加上半年前。 陈逍对外公布,狄龙狄虎加入陈国的消息。 同时。 还将狄龙的那封密信曝光,并安排暗卫,在大宋境内大肆宣传。 那些宣传的暗子,结合狄龙突兀的操作,将事实一五一十的还原给百姓听。 百姓见他们说的一板一眼的,也逐渐相信他们的说辞。 一时间,大宋朝廷的风评大反转。 原本痛骂狄龙卖国的百姓,调转枪头开始叱骂女帝。 女帝和秦会等人,也被冠上祸国殃民的名声。 待女帝和秦会知晓时,此事已在大宋境内传遍。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重拳出击,大肆兴起文字狱,抓捕敢于讨论此事之人。 这才将此次风波‘平息’。 但在陈逍看来,这些事还不足以彻底摧毁大宋,在剩余百姓心中的地位。 既如此,便再留他们一些时日,敌人会给我们创造机会的。 “不错!以定州城为目标的战略可行!诸位可还有其他想法?” 陈逍颔首肯定了韩信的策略,但此次议事还有三人未开口。 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许能为此策查漏补缺。 新任兵部尚书伍胥,见众人皆不说话,只得开口道: “陛下,韩征西的计策虽好,但手里的大半都是新兵。” “臣以为,可让驻守镇北三城的岳鹏,一道出兵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