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金銮殿朝会上。 秦会吩咐自己的嘴替,向女帝上书,弹劾狄龙私自撤军与兵败之罪。 当然,这次的嘴替不是林浩! 他手中有诸多口舌,秦会不会逮着一只羊死薅。 何况。 先前提议让狄龙撤军的便是林浩。 若他再发声,让女帝回忆起先前之事。 纵使女帝脾气再好,也得送他上路了。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赵玖玖,心中也万分苦恼。 按她所想,狄龙兵败,怎么着也得追责一番。 但偏偏陈逍开了不好的头。 她怕问责的圣旨一到,狄龙也有样学样,和陈逍一样带兵跑路。 留下她和朝臣们,在汴京大眼瞪小眼。 至于远在大宋东部,狄虎与齐国之间的战事,早已无人在意。 北方的金军,才是当下的心腹大患。 秦会又指使几个手下官员,出声弹劾狄龙,调动起女帝对他的不满。 而他自个闭目养神,不参与其他议案,静观其变。 眼下大宋各处,依旧动乱不断。 赵玖玖不懂基层事务,眼下这些朝臣,又都是世家出身,谁敢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到外就任。 待在这金銮殿内,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不出意外,朝会很快不欢而散。 朝会结束后,秦会并未离开,反让内侍向女帝传话,说他有应对之策。 此刻,满面愁容的赵玖玖,听到秦会说有办法,立即将其召至御书房。 秦会便带着张骏,在宫内太监带领下,慢悠悠的来到御书房。 赵玖玖早已等候多时,见两人到来,急忙起身。 秦会张骏二人见到女帝,不慌不忙的作揖行礼。 不等二人行完礼,赵玖玖走到秦会面前,急切道: “秦爱卿!快说说你的办法!” 秦会抚须沉吟,有些为难的说道: “唉~,眼下北方兵权,都在狄家手中,连汴京的安全,都系于狄龙一身!” 说罢,便闭口不言。 赵玖玖见秦会一副谜语人的姿态,不由得心生焦躁感,一股火气直冒上来。 “你说的这些事,朕不知道?朕要的是应对办法!” 赵玖玖对最近秦会的表现,有些不满。 以前的秦会,还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现在给他升迁成宰相,反倒满嘴车轱辘话。 也就在朝会一锤定音时,才靠谱点。 要是秦会知道,女帝是这样想他的。 他估计得高声大呼冤枉了。 以前他只是个礼部尚书,并无太多决定权。 在女帝身边,算是个出谋划策的角色,口中自然都是些具体对策。 反正他只管提对策,又不管能不能执行,执行会有什么代价。 现在他高居宰相之位,乃是决策者。 当然,私下里秦会等人,早就暗自做好决定。 但在朝会上,可不能表现出独断专行的迹象。 至少在女帝心中,不能出现这种印象。 在朝会上,要是他一言而决,百官纷纷拥护。 那不成陈逍了! 只会让他被女帝忌惮。 深谙为官之道的秦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秦会见女帝情绪有些不对,这才赶忙开口道: “陛下,臣刚才所言的,便是应对办法,一切都在狄龙身上!” 赵玖玖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道理,惊讶道: “你是说,夺了狄龙兵权?” 话音刚落,赵玖玖便摇头否定。 “此事不妥,此刻士卒都在狄龙手中,如何能让他安心交出兵权?” “一个不慎,让狄龙学陈逍一般率军叛逃,金军全军南下,汴京弹指可破!” 涉及到自身安全,赵玖玖不想冒险。 秦会见状,侧身对张骏示意。 见秦会的提示,一旁的张骏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悍然开口道:“陛下,不必担忧此事!” 赵玖玖抬头看向张骏,疑惑道:“张爱卿此话何意?你有对策应对此事?” “陛下,先前陈逍之乱,败就败在,未能第一时间将他与他亲友控制住,这才酿成大祸!” 你又提这茬! 这事就过不去了? 赵玖玖见张骏旧事重提,面色逐渐发冷。 张骏见状,心下苦涩。 他就想建个言,咋就这么难呢! 他是武将,不善言辞! 不过,见女帝变了脸色,他还是很从心的将话头从陈逍转移。 “狄龙与之不同,他是大宋军功世家出身,家族妻儿老小,全都在汴京城中。” “若是他一意孤行,便是置家中老小于不顾。何况,臣听闻狄龙尚有一子在汴京。” “我们可恩威并施,若他愿主动交出兵权,我们便让他三个兄弟回京,再给他留些兵马,让他体面的落幕。” “若他不愿交出兵权,那我们便帮他体面。” 张骏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狠劲。 在场三人都明白,狄龙必须死! 这次大宋损兵折将,丢失半壁江山,总得有人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