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的目的很明确,晋察冀军区准备在冀西北地区,组织一场战役,以打通几个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如此一来,涞源和灵丘两座县城就必须要拿下。 此战,主要由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三分区、冀热察挺进军作为主攻部队。 其中,晋察冀一分区第1团、第3团、第25团、第26团、第43团,骑兵团、特务团,另外二分区第4团配合一分区行动,以上八个主力团组成左路纵队,另外,一分区下属5个地方/基干团,以及二分区下属三个地方/基干团作为作战部队的补充,由二分区郭司令员指挥。 战役将于九月22日22时,涞灵战役开始后,以上左路纵队,向灵丘县城及其周围据点发起攻击。 由晋察冀三分区第2团、第20团、第38团、第42团、第55团另外配属第四军分区第5团,以及晋察冀军区直属特务团,共计七个主力团组成右路纵队,由三分区黄司令员担任指挥。 在战役开始后,以右路纵队,对涞源县城及周边据点发动攻击。 最后则是由冀察热辽挺进军下属平西支队第7团、第9团、第21团、第47团,平北军分区第10团、第16团、第40团、第48团,以及冀察热辽挺进军直辖教导团组成中路纵队。 中路纵队的任务是对广灵、蔚县、浑源、阳原等大同东南地区的数县进行作战,同时阻拦住以上极限鬼子的南下路线。 实际上,张浩也分到了任务。 晋西军区的任务,分成两个部分,其中,军区直属部队下辖的特务团、骑兵团,配合晋察冀军区防空团、警卫团,保护好包括西白坡冀西军区司令部以及花溪谷工业区和晋察冀军区的安全。 而冀西14军分区下属的第30团、第31团、第62团,第13分区的第19团、第60团、第61团,组成预备队,当冀西军区北部地区的涞灵战役遇到挫折的时候,由冀西军区下属的6个主力团补上去。 张浩明白,大司令这么安排,只是让冀西军区作为一个保障罢了。 如果前方进攻顺利,战斗就没有冀西军区的事情了。 对此,张浩也能理解,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光一个冀西军区战斗力强,不是晋察冀军区强,更不是八路军强。 只有所有的部队,都拥有冀西军区的部队的战斗力的时候,才是八路军真正强大起来,甚至具备和鬼子主力部队决战的时候。 而除了冀西军区以上提到的两个军分区外,冀西军区剩下的两个分区,12分区配合冀中军区行动,继续对平汉线和津浦线进行破袭。 最后的11分区,则是配合晋东南的129师的各部队行动。 会议结束后,张浩立刻返回了指挥部,然后召集了干部开会,同时传达上级的指令。 先是宣布了作战命令,然后宣读了冀西军区下属各军分区组建地方基干团的命令。 11分区,组建独立第1、第2、第3团。 12分区,组建独立第4、第5、第6团、第7团。 13分区,组建独立第8、第9、第10团、第11团。 14分区,组建独立第12、第13、第14团。 从各主力部队,抽调一定的人员,帮助地方部队完成组建工作。 冀西军区,刚刚经历了保定作战,武器弹药都是不缺的,一番深思熟虑后,张浩决定,新组建的14个地方团,每团按照1400人的标准进行组建,每个团装备6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18具掷弹筒、3门81/82毫米迫击炮。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和兵工厂离得近的14军分区下属的30团以及31团,已经完全淘汰了掷弹筒,全部换装了60毫米迫击炮。 而多出来的掷弹筒,自然是装备地方基干团或者干脆上缴了。 可以说,冀西军区组建的基干团,除了人员数量稍微还有差距外,完全就是按照主力团的火力进行配置的。 部队一边配合各方进行作战,另一边,也在各自的防区进行地方部队的组建。 灵寿县县大队,在收到上级要重新组建地方团的命令的时候,下面各村镇的民兵,顿时兴奋了起来。 部队又要扩编了。 灵寿县全境,总人口超过20万人,民兵人员超过一万人。 而根据指示,将要从灵寿县挑选2000名精干民兵作为新兵。 这2000新兵,并不会全部成为地方团的兵,而是会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之后经过考核,差不多淘汰掉一半人。 虽然这一半人被淘汰掉,但这一半的人,可都是经历了地方团的训练的,回到民兵部队之中,那也都是基层的骨干人员。 而就在冀西军区如火如荼的破袭战和新训工作接连展开之际。 涞灵战役开始了。 当时间1940年9月23日晚上七点许的时候,涞源县和灵丘县,已经被八路军左右两支纵队完全拿下了。 一天多的时间,驻守在两县周边地区的3000余日伪军,超过九成人员被消灭,其中,光是日军,就有1500人以上被消灭。 而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得知两县被攻击的消息后,也是迅速出兵进行支援。 而晋察冀军区,在拿下涞源和灵丘两座县城后,并未停下来。 其中,右路纵队,一天之内,连续出击,截止9月24日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已经接连攻克桃花堡、白乐堡、吉家庄、辛庄、北口、下北头、白石口、中庄、王喜洞、刘家嘴、张家峪、北石佛、金家井等多处日伪军据点。 随即,日伪军开始出动大部队,由张家口等地出发,支援涞灵战场。 中路纵队还在对广灵、蔚县、浑源、阳原等地的日伪军据点进行进攻,而左右两路纵队已经连战连捷,逐渐完成了对以上地区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