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右道送来的铁钱少,朝廷大佬们根本不用担心,总有地方能花出去的,只要丢给一些有想法想巴结他们的商人,他们自然能把这些铁钱当成铜钱硬塞到更底层的人手里。 到时候铁钱锈了烂了,也赖不到他们亏损。 送上来的时候彭秋东的人说这些铁钱是不会锈的铁钱,在安右道已经风靡两年了,大家都用这种钱也没听说过这钱锈了不能用了。 这种话朝廷高官们听过之后在心里笑笑就算了。可能这种铁钱比较特殊,但是他们觉得不锈是不可能的,说不定只是在外面涂了层什么或者材质特殊点,让它锈得慢一点罢了。 完全不锈那还叫铁么?在安右道才风靡两年,等到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铜钱还在,铁钱只怕会锈成一滩废铁。 钱少的话好处理,可是安右道送来了超过10万贯的铁钱,超过1亿枚的1文铁钱。这么多,怎么处理? 总不能把它们当成库存压到国库里,等着不知道哪一天锈光吧? “这些铁钱印制倒是精美,摔砸都试过,并不脆反而颇有韧性,确实不是劣等钱币。也难怪我找来有来往安右道的人查问过,安右道的确人人都用,人人敢用。只可惜这里是京城,这又是铁钱。” “如之奈何?” “诸位相公,我有一计,不甚出奇,但或可用。” “莫要担心,有办法尽管说来。” “是。我想,既然安右道人愿意收此铁钱,不如我们再拿这些铁钱去安右道购些军资,他们总不能不收吧?” “这……军中物资自有各国营大坊供给,贸然绕过他们来做这种差事,怕不是会引起争议?” “那就不绕开他们。把这些铁钱交给他们,向他们订货便是。” “他们岂能愿意?” “他们自可以用这些铁钱去安右道购买军资,这样一来,军资还是由他们供给,只要无人深究,此事并无不妥。” “好吧,试一试,给他们点赚头,让他们一起出力。唉,这么多铁钱若是能换回一半铜钱我就谢天谢地了。” “此事的根还在安右道彭秋东身上,若是他将来一直用铁钱上缴摊派,甚至缴税该怎么办?” “不用担心,我问过多人,皆说安右道因为那延寿教的本事,现在人人安居乐业,商旅如织,愈发繁华,想必税能收不少,不至于穷到缴税只能用铁钱。这次看他挺身而出做了缴纳摊派的榜样,我暂且忍了,下不为例。” 这边朝堂上的相公们私下有了计较,把铁钱往各个国营作坊手里塞,让他们想办法把这些钱处理掉,给他们指路最好去安右道延寿教,把这些铁钱花出去。 花钱买东西难道都不会?还要教么。 一开始,各位作坊的负责人们当然是拒绝的,这种“劣钱”拿到手里,到时候真的是甩都甩不脱。铁钱不值钱,就算能花出去也肯定不能按面额计算,坑得很。 到时候花了1万铁钱只能办5千文的事,别人还以为你贪污了,黄泥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但是,朝廷默许了他们从中渔利,但是希望能保住一半的钱。10万贯的铁钱,最少最少要办成5万贯的事。 这是底线,但是你不能卡着底线玩。 有了利益空间,大家自然就不那么抗拒了,对于这些铁钱怎么来的自然也产生了兴趣。 很快就知道这些上面有寿字的1文铁钱竟然是安右道当地一个叫延寿教的教派铸的。这个延寿教的名字许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此时面对着10万贯之多的1文铁钱,也能从铁钱的数量上看出这个教派的规模必然不小,实力不俗。 既然实力不俗,安右道的人也认这种铁钱,那就没有那么难办了。 军队物资多种多样,需要的数量也大,有许多东西是民间可以提供的。就算不能提供也可以做成半成品,收上来之后再经过国营大作坊的加工,就成了军资。 从服装、鞋子到盾牌、箭杆,各种武器铠甲不用说,一些最基础的麻绳、木板之类,都能够算到军资里去。 军中服装、鞋子需要有特别的制式,要求也不低,他们暂时不知道安右道的手工水平如何,能做成什么样。 但麻绳、木板这些总可以买得到吧? 过去这些东西当然都是在临近军营或者仓库的地方收购,运输距离短嘛。可现在要把钱花出去成了关键,就没人在乎从安右道起运那点运输成本了。 可是朝廷方面和国营大作坊两边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把1文寿字币铁钱的价值看低了,实际上1文铁钱在延寿教银行所在的区域内完全是硬通货。 什么铁钱,只要是寿字币老百姓就认,因为延寿教的银行已经建立了优秀的信誉。有延寿教巨大的财力作为支撑,没有人组织挤兑的情况下,寿字币和铜币的兑换一直都很顺利。 这让各个国营作坊来安右道采购的人在见识到延寿教的银行之后眼睛都绿了,觉得这就是天赐的机会啊,直接登门拜访延寿教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