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贾宝玉无疑是沮丧的,他厌恶仕途经济,自鸣清高,即便贾环取得了举人功名,他也是嗤之以鼻,甚至不屑地称之为禄蠹,但是如今在他引以为傲的诗词方面也败给了贾环,如此一来,贾环无论是相貌气质,还是诗词才华都全面压他一头,这打击不可谓不沉重。 这时李纨将六人的诗稿叠好,交给贾惜春道:“藕榭负责监场誊录,这些诗稿另用一册子抄录备份,原稿也留存起来,方便日后查阅之用。” 贾惜春连忙答应下来,她就是打酱油的,终究得作出点贡献,要不然这诗社也是白入了。 薛宝琴提议道:“或许咱们将来可以出一诗集。”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眼前一亮。李纨笑道:“咱们起诗社原是为了闲暇时学人家附庸风雅,打发时光之用,这些闺阁笔墨又岂能外传?” 贾环摇头反驳道:“稻香老农此言差矣,自古便有咏絮谢道蕴,李易安(李清照)更是一代传奇,若闺阁笔墨不外传,焉得这些传世佳话。” 贾探春笑道:“我等安敢与易安居士相比,阅微公子抬举了。” 林黛玉打趣道:“虽比不得,但只要脸皮厚,米粒之光亦可与日月同辉,出个诗集又何妨,横竖只是咱们自己人手一本留个纪念罢了。” 李纨虽然书香世家出身,但自小所受的教育,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较为传统保守,薛宝琴却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经商,见多识广,思想上显然更加开放,所以并不认为闺阁笔墨外传有什么问题。 至于林黛玉嘛,她可是精神上的贵族,孤标傲世,特立独行,诗集出不出她也无所谓,不过既然贾环支持,她自然也支持。 而贾探春性格大气爽利,巾帼不让须眉,正如她在请帖中所写的“孰为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所以对于出诗集,她自然是支持的,而且还兴趣浓厚,跃跃欲试,这可是留名后世之美事。 “我也赞成出诗集,即便不外传,以后自己拿出来翻一翻,岂不也有趣?”贾宝玉附和道,林妹妹支持的,他自然也要支持。 李纨见大家都支持,便笑道:“出诗集也无妨,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暂且不论,从本月起,每逢初二和十六,这两天雷打不动,都到我那儿去起社,间或谁要加社,你们自行商议,我也是不管的。” 贾环歉然道:“本月初九,我便得暂时搬去叠翠书院上学,只怕不能参加本月十六那一社了。” 李纨点头道:“自然是读书要紧,本社长准你请假便是。” 薛宝钗讶然道:“眼看就要过年了,书院也该散假了吧?” 贾环解释道:“书院腊月初十开始放假,不过明年参加会试的举子得腊月二十八才散学,其间山长会亲自授课。” 薛宝钗柔声道:“原来如此,那环兄弟可要努力了,星光不负赶路人,预祝环兄弟来年金榜题名。” 贾环微笑道:“承宝姐姐吉言!” 贾宝玉最不喜讨论这些经济仕途上的事,但听闻贾环初九就要搬去书院,过年前一天才放假,不由窃喜,环老三不在,自己终于可以像以往那般,与姐姐妹妹们一起愉快玩耍,也不用担心被抢风头。 念及此,贾宝玉甚至希望贾环赶紧中进士,因为中了进士就要当官,天天当差上朝,自然就没时间留在园子里面了。 这时李纨又道:“差点忘了一事,咱们的诗社也总该起个名字。” 贾探春笑道:“倒把这个忘了,是该起一个,俗了又不好,太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不如就叫海棠社罢。虽然俗了些,却真有其事,也就不碍了。” 众人都表示赞同,于是海棠社的名字便定下来了。 林黛玉似笑非笑地看着贾环道:“阅微公子只管拿了第二,是不是忘了一个人?” 贾环还没开口,贾宝玉便一拍大腿道:“坏了,倒把云妹妹给忘了。” 贾探春笑道:“我哪能把云儿给忘了呢,一早就央老太太派人去接了,估摸着也快到了吧。” 话音刚下,一名婆子名宋妈者走了进来,向贾探春回道:“小侯爷昨晚摔了一跤,摔伤了,史姑娘暂时分不开身,刚回了老太太,老太太打发奴婢来向三姑娘说一声。” 宋妈口中的小侯爷正是史湘云的叔叔保龄侯史鼐,而史湘云还在襁褓时便父母双亡了,由其叔叔史鼐抚养。 贾宝玉失望地道:“这么不凑巧,偏偏这个时候摔伤了,小侯爷伤得严重否?” “好像挺厉害的,脚踝肿得跟那啥一样。”宋妈答道:“对了,史姑娘知道姑娘们起诗社,急得不行,但又脱不开身。” 贾探春后悔道:“早知小侯爷摔伤,我就不请她了,如今她又不能来,倒让她牵肠挂肚的。” 薛宝钗微笑道:“无妨,等云儿下次来了,再让她补作就是,大家原本只是随意玩闹,有什么紧要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