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无以复加的震惊。 三个老爷子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戴定,心想刚都给你说了这里的投入得二十亿。 这钱你来掏?还老婆本儿? 你那几个公司确实都很赚钱,一年赚三四千万也确实是了不得的数字了,可分到你手里也就是一两千万了。 坦白讲,中国民营企业家没几个人能做到,但现在的缺口可是二十亿啊! 几位老爷子第一次见戴定,对他了解不多。 可穆青女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知道他既然说了就是应该是真的。 不过对于戴定能掏出20亿来,她是真的无法相信,也不太敢相信。 后来还是袁丽说道:“三位爷爷,你们应该是没查到。 其实戴定还有个离岸公司,很能挣钱,至于具体怎么挣,让他自己给你们解释吧!” 袁丽之所以让戴定自己解释,其实也是怕他有自己的考虑,不一定愿意透露真实的数字。 然而对于三位老革命来说,光是“离岸公司”这个专业名词,就是不可理解的。 于是戴定只能先把离岸公司的概念给解释了一下,然后又把自己在韩国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对于那些专业的金融行为,三位老革命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最后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就是戴定这小子很懂经济,还很会挣钱。 虽然没学过专业的金融知识,但穆青女的记忆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她把戴定讲的话一一记在心里,准备回头自己找经济学的书去论证。 在明确了戴定确实有这个经济能力后,穆铁生也难得地展现了一把文化功底,同时也震惊到了戴定。 他说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陈家果然就出了你这个妖孽啊!” 戴定明显一愣,什么意思?穆老爷子这是话里有话啊! 知道穆老爷子既然当众这么说了,就不怕让人知道,于是他也不避讳地问道: “穆老爷子,你认识我们奶奶家族的人?” 也许是喝了酒的缘故,穆老爷子情绪有些波动“我不仅认识你们陈家的人,我其实就是从陈家村出来的。” “什么?”明显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戴定脱口而出问道: “您怎么会是我们陈家村的人?村里每家每户我都认识,没有姓穆的啊!” “不对”戴定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试探着问道:“难道那座荒宅就是您家?” 穆铁生追忆道:“如果你说的荒宅是在桥下边的话,那就没错,那里就是我的老家!” “也不对啊”戴定再次疑惑道:“我问过我奶奶,她说那房子从来就没人啊!” “你奶奶是37年的正月出生的,38年我16岁时就出来干革命了,她当然不知道。 你奶奶小时候我还抱过呢,她那会刚会走路! 陈家村的第一户人家,就是你奶奶她爷爷他爷。 最早的时候是靠着刮盐土、卖盐为生,有时候也抓点山货卖。 老人家把村子治理得很好,后来从外面陆续迁来了一百多口人。 这其中有姓宋的,姓李的,姓杜的,姓杨的,还有你们姓戴的等等。 姓陈的几代人都是好人,说真的,我小时候还被你奶奶的爷爷救过。 那时候我才八岁,家里穷,吃不上饭,自己就总爱往山里跑。 有回走得远了遇到一只熊瞎子,那天你太爷爷正好带着火铳在打山鸡,这才把我救了。 到了1937年年底,我爸妈在外面遇到了鬼子,都没能回来。 为此,你太爷爷还照顾了我一段时间,那会日子都不容易。 你太爷爷家其实也穷,但还是没让我饿着。 你奶奶的爸爸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再后来我要去干革命,临走时你太爷爷不仅给了我一袋子干粮,还把他的长命锁也给了我。 当年没这袋干粮顶着,我可能都撑不到找到部队。 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解放以后,国家就给我在北京安了家。 当我打听到你太爷爷的的消息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我也没再回陈家村。 估计村里人都以为我已经牺牲了,渐渐地也就没人记得我了。 十年前,我退休的头一年,我带着小青女回去过一次。 我家那老房子是用土坯造的,本来就不结实,已经倒了一多半。 认识的人基本都不在了,所以那次只是待了待就走了。” “等等,十年前您和青女回去过?”戴定激动地问道: “那天青女是不是穿了件红色的棉袄,你们在村口还遇到了一个男孩和一只大黑狗?” 穆铁生刚要点头,就听到一旁的穆青女说道:“你是那个男孩?” 戴定激动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就是那个女孩” 想到有次在大黑食槽里见过吃剩下的狗粮,戴定不禁问道:“你是不是给大黑带过狗粮?” 这次换到穆青女点头了! 一旁的杨婉玲说道:“这么说来你俩早就认识啦!” 她这话一说倒是被戴定埋怨起来:“婉玲姐你怎么不早告诉我老爷子也是陈家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