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朝国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 金城又满怀信心地提出了一项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建议。 他详细阐述了该工程对于农业灌溉、防洪减灾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然而,林华路听完金城的陈述后,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 副总理王谦则趁机站出来,对金城的建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天王,此建议看似宏伟,实则劳民伤财,且风险巨大。当下国家财力有限,不应贸然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 王谦的话语充满了蛊惑性。 金城据理力争,试图说服林华路: “天王,水利工程虽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其带来的收益将是无法估量的。它能使农田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林华路在王谦的巧言令色和金城的坚定坚持之间摇摆不定。 最终,他还是决定拒绝金城的建议。 “金城,你的想法虽好,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此事暂且搁置。” 林华路说道。 金城的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但他还是恭敬地回道: “天王圣明,臣愿等待时机。” 王谦在一旁暗自得意,他的阴谋得逞了。 此后,金城依旧被允许旁听朝政,但他的心情却无比沉重。 他深知失去这次机会,对于国家和百姓意味着什么。 王谦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开始在朝堂上进一步打压金城。 他故意在各种议题上与金城唱反调,让金城的声音难以被重视。 “金城,你不过是个无官无职的旁听者,莫要再妄言国事。” 王谦冷嘲热讽道。 金城并没有被王谦的话语所激怒,他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等待着翻身的机会。 在一次关于贸易政策的讨论中,金城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应该开放边境贸易,促进与邻国的经济交流。 王谦立刻反驳: “此举会让本国产业受到冲击,万万不可。” 林华路又一次站在了王谦这边,金城的建议再次被否决。 金城感到无比的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利用旁听朝政的机会,更加深入地研究国情,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这个过程中,金城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官员。 他们也对王谦的专权和林华路的决策感到不满。 “金城兄,我们不能就这样看着王谦胡作非为。” 一位官员说道。 金城目光坚定: “放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让天王明白真相。” 他们开始秘密收集王谦的罪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揭露他的罪行。 而王谦却沉浸在自己的胜利中,越发嚣张跋扈。 他以为已经彻底压制住了金城,却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朝堂上接连受挫的金城,内心充满了压抑和迷茫。 他觉得在这复杂的朝局中, 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泥潭,每一次的努力都被无情地否定和打压。 终于,金城决定暂时离开这纷扰的朝堂。 回到这具躯体的故乡去看一看,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慰藉和力量。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金城来到了那个古老的村落。 村子里宁静而祥和,岁月仿佛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金城向村里的老人们打听着关于自己这具躯体祖先的往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听完金城的询问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孩子,你可算是回来了。你的祖宗,那可是当年跟随林海打天下的大将军,张飞翔啊!” 老者激动地说道。 金城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阵震撼。 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有着如此英勇的祖先。 老者带着金城来到了村里的祠堂,指着一幅泛黄的画像说道: “这就是张飞翔将军,他当年英勇无畏,为天朝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金城凝视着画像中那威风凛凛的身影,仿佛能感受到祖先的热血与豪情。 在村子里的日子里,金城从村民们的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张飞翔的传奇故事。 据说,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敌军兵力数倍于我方。 张飞翔将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的战马嘶鸣,手中的长枪挥舞如电,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 还有一次,天朝国内部遭遇饥荒,张飞翔将军亲自组织赈灾,他散尽家财,救助了无数百姓。 金城沉浸在这些故事中,心中的压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我不能就这样被打倒,我要像祖先一样,为了正义和理想而战。” 金城暗暗发誓。 在离开村子的时候,金城带走了一件张飞翔将军曾经使用过的信物。 他要将这份勇气和信念带在身边,重新回到朝堂,去面对那些困难和挑战。 回到天朝国的都城,金城的眼神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不再是那个迷茫压抑的金城,而是一个肩负着祖先荣耀和使命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