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姨,你和邢叔要不要带几个学徒?” 宋锦单刀直入地询问。 银珑明白了,“小小姐想培养大师傅?” “想成为大师傅,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我是想快速教出几个能用的。” 宋锦的话让银珑听不明白。 宋锦又补充道:“我不需要对方学会所有的手艺,一人只需要熟练的掌握一两种即可。” 新人去学所有的知识很难。 但专精一两样药材的炮制法子就简单多了。 炮制药材是一个学问很高深的手艺,不是说知道工序步骤就能当师傅。 想要真正掌握这门手艺,实践是非常重要。 让每个学徒每日只练习一两种,手法必定会越来越熟练。 一两个月练习下来,自然就手熟了。 而且大家分工,日后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竞争。 银珑觉得此举很不错,当即决定这样做。 召来店铺里的药童。 直接询问过他们想不想当学徒? 一共八名药童。 最小的八岁,最大的十三岁。 听到可以学习炮制药材,等出师了还能升工钱,一个个都感激地看向宋锦。 宋锦笑道:“行了,快去干活。这门手艺活能不能学上手,还要看你们自个儿的能耐。” “东家,我们一定会好好学。” “对对,好好学。” 当中有一个孩子跪下向宋锦磕头,接着其他几个孩子都有样学样,纷纷跟着磕头。 自从来到济方药铺。 工作是辛苦了点,但能吃饱穿暖还有工钱命,最重要是东家和管事的人好,不会动不动打骂他们,所以孩子们是感恩的。 宋锦挥手示意他们离去。 这些孩子在想什么,宋锦很清楚。 这一份感恩,能维持多久。 宋锦却不清楚了。 因为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心思,随着长大就会变多,就像宋家以前的大药坊,勾心斗角从来没有断过。 但只要能把活计干好,不影响到正常的生意,作为东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宋宽是这样做的,宋锦也是同父亲一样的做法。 药童离开没多久。 又有一对兄妹过来。 兄妹俩一把跪到了宋锦跟前。 宋锦错愕了一下,旋即打量起二人。 跪地的瘦弱小少年,十岁出头,正是娄汝翰。 在他身边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很瘦,大眼透出几分机灵,穿着药童的衣服。 想不到当初留下了十两银子。 居然真的救了小姑娘一命。 只能说运气不错,毕竟当晚看她的情况,病得相当严重的。 当然,若不是现在看到他们,宋锦都要忘了。 宋锦装着不认识他俩,疑惑地开口问: “你们是新来的?” “东家,我和妹妹来济方药铺送个口信,金掌柜见我们无处可去,便好心收留了我俩,这几天就在铺子帮忙干点散活换口饭吃。” 来到这里的日子,是娄家兄妹无法想象的。 他们喜欢这里的安稳。 没人打骂,还有饱饭吃。 可是掌柜说他们的去留,还要问过东家的意见,只要东家点头了就没有问题。 娄汝翰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东家,我们想留在这里干活,掌柜说要经过您的允许才行,求您收留我们兄妹俩。我们会认真干活报答您的。” 宋锦有趣地看着娄汝翰。 记得前世成年之后,八杆子也打不出一个屁。 十天半个月都可能听不到他说一句话,看人眼神阴沉沉的,不熟的人都吓得绕着他走。 唯一可取之处就是听话。 邢纶让他干啥就干啥,指哪打哪。 今日说的话,比宋锦前世听到他说的所有话加起来还要多。 宋锦让兄妹俩起来,以后就留在铺子里做事。 娄汝翰千恩万谢。 小姑娘跟着磕头。 然后兄妹俩兴高采烈去找金玲。 金玲当时猜到两个孩子是宋锦有意送到药铺的,才会让他们去宋锦面前露个脸。 娄汝翰留下当药童。 他妹妹还小,让金铃安排去了晾晒场,帮忙翻药。 …… 傍晚时分。 宋锦拎着银珑特意准备的食盒,面带疲倦的回家。 踏入家门。 意外看到秦驰长衫墨发,伫立于廊道,面朝天井,状似有些许出神,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相公?” 宋锦轻步靠近。 秦驰好似刚回神,侧身面向宋锦,“娘子回来了?” “嗯,回来了。” 宋锦目光看向西厢房,“相公今日不温书吗?距离府试不足一月了。” 秦驰按理说不是该在书院,就该在西厢房温书,怎么还有空站在这里? 面对宋锦那质疑的眼神,秦驰岿然不动,装着没有领悟她心里所想。 总不能让他说,他想到她快要回家,鬼使神差就走出了西厢房,站在廊道上等人吧。 这个理由说出来。 不要说宋锦不信,连秦驰自己都觉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