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二。 迎娶的队伍还没有出发,石山村带信的人便到了。 “新娘子病逝了,还请来了上京城的太医看病。” 说着摇头,“可惜,三天前离世了。” 一时之间,迎娶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杨辰胜也不知道问什么好了。 汤琴望向了杨永伦,觉得是传错了消息。 杨永伦安抚后,上前问道,“今日可是大喜的好日子,成亲的人多,您是否传错了?” 刘大道,“怎么会错,你们一家三个秀才,杨家嘛,不会认错。刘曼筠昨个下葬了。刘贵推平了他闺女的房子,就葬在了院子里,还种了好些花草呢。” 说着拿出了怀里的订婚书。 “刘贵带着彩礼往你家来了,在路上了。我紧赶慢赶的,也算是赶上了,也免得你们白跑了。” 杨辰胜接过,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喜糖。 “劳烦你跑这一趟,这糖可是好糖,拿着吃。” 刘大笑着接过,“谢谢杨秀才。” 随后把糖小心翼翼的放好。 “他们家还有一个闺女呢,是大户人家的丫鬟,知书识礼,不过才十四,得等上一年,还得筹够买契钱。” 杨辰胜微笑点头。 这正是刘家伤心的时候,怎么好提。 刘大道,“我还有信要传,就不叨扰了。” 秦菱沛安慰道,“淮儿,看来你与她这辈子无缘,这几日便在家好好温书吧。” 卫清淮站在没有动。 汤琴抱着杨志茂,也对卫清淮道。 “不要难过,明年,大嫂再给你物色。” “多谢大嫂。” 杨志茂知道卫清淮心情不好,乖乖的在汤琴怀里,没有闹。 汤琴抱着杨志茂进了屋。 杨辰胜道,“今日耽搁了大家,便在我家吃了午饭再走,家里的吃食够着呢,放久了就坏了。” 杨永伦道,“是啊,我去下厨。” 杨村长也道,“对,把村里的人都叫来,粮食可贵,不能浪费了。杨秀才家,三个秀才,就当是请大家摆阔了。可先说好,礼金可不能少了哦。” 其他人纷纷道,“不用村长说,不能少,不能少。” “怎么会少,村长放心。” “杨秀才,明个高中了,得想着乡亲们,学堂可得继续开啊。” “一定,一定。” “我去后厨帮忙了。” “好好好,请请请。” 卫清淮回到房间,换下了喜服,站在铜镜前,觉得心里空空的,好像少了些什么。 卫素素敲门。 “咚咚咚。” 卫清淮整理好仪容,开门。 “奶奶。” “不请奶奶进去坐?” 卫清淮侧到一边,让开了路。 卫素素坐下后道,“坐。” 卫清淮坐到炕上。 “奶奶,您不用来安慰我,我没见过她,虽然是未婚妻,也谈不上情谊。只是觉得她才十六,便走完了一生,有些惋惜。” 卫素素道,“嗯,我去看过她的情况,能活到现在,已是不易,你想不想去看看她?” 卫清淮心里不解,人都安葬了,有什么好看的。 “嗯?我看一下,哪一天去好些,岳父岳母想来也是难过。” 卫素素道,“好,人,有情有义才有血肉。我去看看茂儿,你大嫂忙着招呼人,也顾不上,来了小姐妹,也得好好聊聊不是。” 卫清淮关了门,上了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