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星回想到周掌柜会同意,但没想到答应得这么干脆,还接着问起了后边的内容,不由有些心虚。 还没写呢! 林满却淡定得不行,慢条斯理道:“周掌柜不觉得,先把这第一册卖出去,才会勾得人更想看后边的吗?” “对啊!”周掌柜一抚掌,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自己现在可不就是被吊着,迫不及待地想看完吗。 叶星回见他一句话就解决了,悄悄递过去一个夸赞的眼神。 林满接收到了,心里欢喜,嘴角也越翘越高。 既已谈妥,直接便是签契书了。 周掌柜拿来笔墨纸砚,在桌上铺开,并冲叶星回示意了一下,把笔递给他。 有叶星回在,写契书也简单得很。 当看到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三成利时,林满的笑意又加深了许多。 三成利啊! 按市价,话本大概定价二两银子左右,可不便宜,若是卖出一本,他们便能分得六百文,十本便是六两银子,五十本就能有三十两。 再卖得多了,那就是纯赚。 这么简单的算法,叶星回当然也算明白了,眼里也有些压抑不住的激动,这只是第一册,后边还有好几册呢! 两人就没想过卖得不好的问题,林满是对后世的名着有自信,叶星回则是相信这么好的故事,一定会有人慧眼识珠,周掌柜不就是第一个吗。 怀里揣着契书,两人把写完的第一册留下,又和掌柜寒暄了几句,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若没有你,定不会谈得这般顺利。”一出书肆门口,叶星回就感叹了一句。 “可是,若没有星回写得好,掌柜的也不会答应。” “这故事是你想出……” “我们再这么互夸下去,小风在铺子里得忙晕了。”林满笑着接了一句。 两人对上视线,又同时露出默契的笑容,一看时辰确实不早了,赶紧快步往码头的方向走。 林风一个人在铺子里确实挺忙的,但都是做惯了的活儿,一样样做下来还算顺利,没出什么大问题。 等林满两人赶回来时,他已把底料炒好了,正在给串串焯水。 “小风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手脚又麻利,不错不错。”回到铺子里看了一圈,林满立刻对“留守”的林风展开了夸夸。 年轻人是需要鼓励的嘛。 林风果然笑得嘴角咧开,看神色便知高兴得不行。 有小秀才帮着收钱算账,卖得更快了,关门时都比平日早了一刻钟。 因为谈成了话本分成的事,林满和叶星回的眼角眉梢都带着喜色,而林风自觉今日一个人把铺子里的活儿都做好了,还得到了堂哥的夸赞,很有成就感,也特别开心。 骡车晃悠着往前走,车上三人想法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好心情。 次日刚好是月底,叶星回又跟着去了镇上,照常自己先去了商行,盘完账后再回铺子。 而林满在忙活完铺子里的事后,就开始思索午饭做什么了,还去码头附近转了转,买了点食材回来。 “哥,午饭要做什么好吃的?”林风看人提着东西进来,好奇地问了一句。 而且他现在也知道了,只要小秀才来,午饭必定就会更丰盛些。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林满卖了个关子,高兴地走进灶房,开始处理食材去了。 他到码头时,看到有不少人在卖刚打捞上来的河鲜,看着很是新鲜活泛,便买了不少大虾和扇贝,打算做个海鲜什锦炒饭。 等林满掐着时辰把食材下锅,盼着小秀才回来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后还跟着两条尾巴。 “林兄,别来无恙啊。”熟悉的活泼嗓音和笑脸,一见人便笑着招呼道。 是沈昱朝和他的小厮玉管。 “沈兄从府县过来了?”看到他,林满也挺惊喜的,赶紧说:“快进来坐。” 沈昱朝上回走的时候,林满的铺子还没开呢,现在都开大半个月了,果然就像他自己说的,每月只有两三天的假期。 “林兄啊,我们真是有缘,你不知道,我刚下船就在商行门口碰到了叶兄,他说你在附近开了吃食铺子,我马上就跟来了,有什么好吃的,我馋你的手艺很久了……” 沈昱朝进门后,嘴就没有停下。 林满和叶星回的笑意都更浓了一点,分别月余,几人间竟像是毫无隔阂一般,一见面就迅速亲近了起来。 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这般奇妙,出身和经历都完全不同的人,也能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好友。 “坐着等会儿,马上就给你端来。”林满笑着应下。 沈昱朝也不客气,指指林风在卖的串串说:“我要吃那个,看着好香。” “好。” 叶星回陪沈昱朝在墙边的小桌子旁坐下,林满则去了灶房,不一会儿,凉皮、串串就摆在了桌子上。 同时端过来的,还有他刚做好的什锦炒饭。 刚好串串也卖完了,林风把那张桌子搬过来并在一起,也在旁边坐了下来,五个人一起吃了顿午饭。 “呼,太好吃了。”沈昱朝感叹了一声,“还是林兄的手艺合我胃口,在府县没什么好吃的,都给我饿瘦了。” 林满倒是没看出来他哪里瘦了,不过在玉管的全力作证下,还是很给面子地点了点头。 他做的炒饭本是三个人的量,没想着会多人,好在沈昱朝和玉管没吃过凉皮和串串,吃那两样多了些,炒饭倒是刚刚好够吃。 每个人都吃得肚子滚圆,脸上俱是满足的神色。 林满也很满足,不是因为吃饱了,而是每一个厨子都有的一种心理,吃的人能喜欢他做的东西。 尤其是小秀才喜欢。 吃完休息一会儿,就要收拾铺子关门了。 沈昱朝知道他们要回村里了,死活嚷着要跟去,他一被夫子放出来,就赶紧坐船来了和泉镇,为的就是吃林满做的饭,这才只吃了一顿怎么够。 林满想想家里就自己一人,也还有空屋子能住,就答应下来了。 最后,一行五人,一辆骡车,一辆马车,颇有些浩浩荡荡地往大河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