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之上,“数学”这个技能,很早就已经被先人给点出来,而且长期都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这个领先的幅度,甚至是以千年来计算的。 这不是在开玩笑。 约莫公元前五千多年,当时的华夏文明便已经掌握了“书契”,以及会写“1~30”的数字(不是理解中的那种)。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这个数字计算量已然扩展到了3000以上,而且还有了加法和乘法的意识。 在金文周的《鼎》中有这样一段话:“东宫乃曰:偿禾十秭,遗十秭为廾秭,来岁弗偿,则付秭。” 翻译过来的意思:如果你借了10捆粟子,晚点还,就要从借时的10捆变成20捆。如果隔年才还,就得从借时的10捆涨到40捆。 用数学式子表达就是: 10×2=20 20×2=40 ……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孔圣人都知道吧? 他在《周易》中添加的八卦图,到现在都还在持续影响着数学、天文、物理学的发展。 老祖宗的智慧啊! 等到了战国,数学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正式确立,乘法中诀在《管子》、《荀子》、《逸周书》等着作中频繁出现,分数计算则是干脆被应用于种地和粮食税收。 还进一步出现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负数的概念…… 当然,最牛的还得是“田忌赛马”。 孙膑的“田忌赛马”,实际应用的就是数学里的“对策论”,但“对策论”确实直到二战爆发,才开始逐渐发掘形成。 战国结束,历史来到秦皇汉武的篇章,骨头刻字的时代过去,文书开始应用竹简、木牍作为记录文本。 许多出土的汉简中,都能发现数学的乘除法应用明显增多,还出现了多步乘除法与趋于完整(注意,是趋于完整)的九九乘法口诀。 所以,林煜相当鄙视那些脑残小白爽文和影视剧,动不动就来个九九乘法口诀震惊古人。 你这古人是哪个位面的? 要知道,早在战国时期,“九九歌”便已经出现,到了秦汉趋于完善,但这时的九九乘法口诀,是从后往前算的。 到了宋朝,九九乘法口诀的顺序,才从“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 元朝朱世杰编的《算学启蒙》中,也有明确记录“一一”到“九九”的九数法口诀。 对了,算筹和十进制,同样也是在秦汉形成。 而古代数学的第一个高峰期,来自于《九章算术》成书。 这本书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整本书光是编纂,就耗尽了两汉的“在线时长”。 全书分九章: ①方田(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 ②粟米(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 ③衰分(分配比例的计算方法) ④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 ⑤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 ⑥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方法) ⑦盈不足(盈亏类问题解法,也涉及能够用这种解法处理的其他类型问题) ⑧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 ⑨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的测量问题的解法) 一眼看过去,全是“熟人”,还有社会经济学名词。 别说同期世界第一了,就是放到后世,也难找出能与此媲美的数学巨作。 《九章算术》在前面独领风骚,同期也有《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作者不详)、《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与祖冲之的《缀术》等诸多数学着作百花齐放。 …… 数学发展的全盛期,自隋朝中期而始,到元朝灭亡为终。 先是隋朝在官方学府设立算学科,之后的唐朝干脆就在国子监,添设了算学馆,其中博士、助教一应俱全,专门培养数学人才。 唐朝对数学算术到底有多重视呢? 在《唐阙史》中,就记载有一则“杨损选小吏”的方程式数学题故事,里面的尚书杨损利用方程数学题,来考校两名能力相近的小吏,最终提拔了才能更为杰出的吏员,而没被提拔的也输得心服口服。 为了能更好推广发展数学,还由李淳风等人专门研读编纂了一部《算经十书》(容纳了前代几乎所有算学着作),作为国子监算学馆的通用教科书。 有如此悠久的数学研究历史,甚至还有全套的数学教材作为应用,那么为何数学在中国古代还是落寞了?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数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在历朝的固有观念里,都仅限于能用够用就行了。 而且,仔细观察也能发现,数学发展的鼎盛期,是在秦汉隋唐宋,到了元明清就开始趋向于落寞保守。 没办法,自北宋末年开始,华夏便先后进入了金、南宋、元朝、大明的相继登场。 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战争不休、烽火连年,战争对经济、文化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再加上封建专制王朝本身对于数学的不重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