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红。 柳叶瓶。 看着小瓶子的色彩表现和纹理,图乾心中大呼,这瓶子见过啊。 这不就是郭文斌的那一只么。 怎么滴? 郭文斌这是不甘心,又来返场找事了啊。 图乾心中冷笑,面上没有表情道, “这瓶子就是鉴宝节目里那一只啊,我记得呢,就不用说了吧。 光绪仿康熙的豇豆红柳叶瓶,品相一般,市场价十万。” 听图乾说完,对面哈哈大笑起来。 图乾皱眉,这声音听着不是郭文斌,但又有些熟悉。 就像揭晓答案一样,鉴宝人露面了,是林帅。 林帅笑道,“图先生眼力是真好,这瓶子正是我师兄那一只。 我二十万收过来了。” 图乾见了老朋友,也笑了,这是来捧场了啊。林帅认了比他自己小了近十岁的郭文斌为师兄,显然是认可了对方的能力。 “有林总这个大款兜底,文斌以后是不用怕买贵赔钱了。 多谢林总捧场啊,还有什么需要看的吗?没有我就连线别的宝友了。” 见是图乾熟人,很多观众就打字说是托。 当然,都是善意的玩笑。 林帅点头,“这瓶子就是开玩笑,您给我看看这只杯子。” 说着,林帅拿出来真正要鉴定的宝贝, “我在我师父那里学了一阵,感觉进步不小,前几天去酉省出差,在西市古玩市场见到了这个小东西。 当时我是怎么看怎么真,这回来后再看,又处处都拿不准了,您帮忙给看看。” 不看东西,图乾就知道,老吕应该还没教林帅五感鉴物法。因为如果教了,林帅就不会说“看”,该说闻或者尝了。 也是,林帅拜师时间还短,应该还在系统性地打基础的阶段。 点点头,图乾道,“镜头再靠近一点,慢慢转杯子。” 这是一只青花的杯子。 里外上下都看过一遍,图乾点了点头, “漂亮,这杯子做的漂亮。不过咱们看到漂亮的瓷器的第一念头,就应该是警觉。 还有啊,咱们看底款的永乐年制也要小心。 为什么呢,永乐的瓷,一般价值都很高,咱们得想想,这件好东西,怎么行家没捡走,反而落我手里。” 图乾算是福缘深厚了,清三代的东西都几百件了,可永乐朝的东西,算上这次海捞,满打满算,才三件。 有款的更是只有两件。 永乐朝是最开始写款的时期,但也不是都写款,大部分还是不落款的。 落款的本来就少,传下来的数量就更有限,目前又多在国家博物馆,市面上流通的很少。基本上出现就被秒。 图乾这两句话一说,观众都说是假的了,有的说有贼光,有的说杯子太大一眼假。 瞄了几条观众的发言,图乾摇头笑道, “这杯子仿的可以说是十分接近真品了,无论形制、青花发色、釉面都极为相似,不是专业的真的不好辨别真假。 咱们普通人是不是就没法判断呢,唉,我这有个小妙招。 这不同的器形,肯定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也相应的,都有鉴别的办法。 首先要知道,这是个什么杯,也就是确定器形。 有的观众朋友说太大,不对。林总你用虎口掐它,看看是不是刚刚好。 是吧?这叫压手杯。它大小适中,与虎口贴合良好。 压手杯压手杯,端在手里肯定要有分量,所以才能叫压手杯,林总你这只杯子是不是没有压手的感觉?” 林帅已经知道杯子是假的了,他也不生气,反而还语气轻快地道, “确实,拿在手里轻飘飘的。” 图乾继续,“压手杯之所以压手,是因为胎体做的厚实。 大家要知道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从隋朝开始,我们瓷器的发展,就开始追求轻薄了。 尤其是到了明清,瓷器是越来越薄。 那为什么压手杯还要做的厚实呢,这当然有他的功用,那你就是暖手和保温。 压手杯杯壁的厚度,要达到达到既不烫手,又能比较好地保持杯里面茶水的温度,这是很难的。 所以烧造成功的数量极少,存世的就更少。 林总的这只杯子哪里仿的都好,就是薄了些,起不到压手杯该有的作用。 你有时间可以试一试,倒入热水,看烫不烫手,烫手,那就是假的。 也因为烧造难度大,后世也有仿制的,但大都胎体过厚,都不成功。 这个杯子,对新手来说,还有一个比较好鉴别的点,那就是底款。 这个底款笔道不够浑圆,起落笔处理的也明显不自然。 这一点,大家稍稍对比,就能发现。 永乐的压手杯呀,存世量极为稀少,要按个位数来计。所以大家,以后再看到这东西,要小心了。” 林帅点头,“这杯子是高仿,我没看出来正常,等我学了尝法,淘了真东西再来。” 图乾笑,“咱们私下看就好了,不必连线。” 林帅却不愿意,“不行,在直播间丢的面子,我得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