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里,小晴虽然成为了大堂领班,但她的地位并不稳固。 前领班,因为被小晴取代而心怀不满,经常在背后说些风凉话,编排小晴的是非。 然而,自从二狗对小晴越发器重,前领班的闲言碎语也逐渐少了。 他见到二狗和小晴越走越近,不敢再多说什么,生怕自己的位置不保。 而在家里,陈龙面临着另一种压力。 他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心里不是滋味。村里的人虽然理解他的困境,但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私下里议论他像是吃软饭的。 陈龙心里苦,但他知道,为了孩子和家庭,他必须坚强。 就在这时,县里的扶贫办来了一个女大学生,村长带着她在村子里考察。 村子里的人大多去了城里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扶贫工作难以开展。 村长将目光投向了陈龙,作为村里唯一的年轻男劳力,他被定为扶贫试点。 起初,陈龙有些推辞,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农民,什么都不懂。 但村长告诉他,县里来的大学生会留下来帮助他脱贫致富。 陈龙心动了,他咬咬牙,决定拼一把。万一成功了,自己有了钱,就能让小晴回家,一家人团聚。 扶贫项目很快确定了下来,是发展养殖业。 县里还批了贷款作为启动资金。陈龙兴奋地给小晴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小晴在电话那头也答应,只要陈龙能干出成绩,她就会辞去酒店的工作,回家一起经营。 但现在情况还不明朗,两个人还是分开行动比较保险。 陈龙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他开始跟着女大学生学习养殖技术,从选址建棚到选购幼苗,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他白天在养殖场忙碌,晚上则翻阅各种养殖资料,学习专业知识。 女大学生也很有耐心,她不仅教陈龙技术,还帮他规划了养殖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养殖场逐渐有了起色。几个月后,第一批养殖的鸡鸭开始出售,市场反响很好,陈龙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村里的人开始对陈龙刮目相看,那个曾经被认为只会种地的农民,竟然真的搞起了养殖业, 而且做得有声有色。陈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自己离让小晴回家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小晴在酒店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老板的信任。 当她收到陈龙传来的好消息时,她的眼眶湿润了。她知道,陈龙一直在努力,为了这个家,为了他们的未来。 小晴的母亲突然打来的电话,让她的心情瞬间沉重。 电话那头,母亲急切的声音透露出担忧,村子里的风言风语让她担心陈龙会变成别人的丈夫。 小晴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最终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劝告,回到了村子。 当她走进熟悉的小院,眼前的景象让她心痛不已。 陈龙正为一个年轻姑娘揉腿,那一幕让小晴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我回来的不是时候呀!”她苦笑着说。 陈龙慌忙松开手,惊讶地问:“你怎么回来了?” “你们继续。” 小晴赌气转身离开,陈龙连忙追了出去, “小晴,你听我解释。” 但小晴的情绪已经失控, “有什么好解释的。你俩都那样了。” 陈龙试图解释,“她是县里来的大学生,是来扶贫指导的。” 小晴却不听,“我明明看见你摸她的腿。还说没事。” “她刚才绊倒了,我给她上药呢。”陈龙辩解道。 但小晴已经心乱如麻,“她自己不会上药呀?回来的路上,别人都在提醒我,说你俩天天在一起,早晚要出事。我还不信,看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陈龙也有些生气,“你看看你,说的什么?你和二狗不也是眉来眼去的。也被别人指指点点的。” “你不相信我?所以就和别人乱搞?”小晴质问道。 陈龙无奈地说:“我真没有。你爱信不信。” 小晴咬着嘴唇,心痛地说:“反正都这样了,不如分开。” 陈龙赌气答应了,“分开就分开。” 小晴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可现在骑虎难下,只好扭头离开。 下午,小晴接了孩子放学,回了母亲家。 娘俩说了一会话,陈龙给小晴打电话,她没有接。 “怎么不接电话?”母亲问。 “妈,你别管了。” 小晴从包里取出一沓钱放在桌子上,“妈,这是孝敬你的,喜欢什么就买。” 母亲却拒绝了,“妈不要钱,你留着自己用吧,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多。” 小晴坚持道:“哎呀!妈。给你就留着,我告诉你,现在我工资一个月五千呢。” 母亲欣慰地说:“这么多!你可要好好干。”“嗯!我会的。”小晴答应着。 第二天一早,小晴离开了村子,回到了县城。陈龙给小晴打过几次电话,但小晴总是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