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大半日,终于有一条和兰的中式快船发现了大明舰队的踪迹,而后迅速返回传讯。
台南和澎湖之间狭窄的海域,想要完全隐匿一支四五十条战船的舰队的踪迹,绝对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贝斯取出海图只扫了一眼,立刻便是心中一跳,高声喝令道:“升旗!所有战舰保持警戒队形,北偏西,满帆移动。快,敌人要绕到我们上风口去!”
虽说突然靠近的大明水师吓了他一跳,不过对手总算出现了,他却也“松了口气”,剩下的就是用大炮说话了。
大明水师的反应也非常快,突然袭击被察觉之后,他们也立刻调整方向,与和兰舰队保持七八海里的间距向西北驶去——此时台湾海峡刮的是东北风,大明水师压在对手东侧,更容易占据上风位置。
而和兰人则需要从北侧绕个九十度的弯,才能挡在明军的上风口。
不过贝斯作为和兰海军老将,也是久经战阵,此时显得极为耐心。虽然明国舰队的位置稍好一些,但自己只要不断向北行驶,对手便无法组成战列线向自己展开进攻。
于是双方舰队便如同两条平行线一般,并排向北偏西方向驶去。
风帆战舰时代的海战就是这样,如果双方指挥官都很有经验,那么就会想尽办法调整位置,让风向对自己更为有利。有时候能在海上周旋大半个月,都不愿进入接战状态。
通常来说,意外的风向突变才是他们等待的决战良机。
不过仅仅又过了半天时间,贝斯的脸上就浮现出了笑意。虽然不是很明显,但他凭借丰富的经验还是能看得出来,自己的水手对战船的操控比敌人略为熟练一些。
这就导致了每一次微小的风向变化之下,大员舰队都能获得些许优势。这种优势积攒下去,最多三四天时间,自己就能扭转对方的位置优势,甚至抢占到上风。
这也难怪,和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纵横全球大洋近百年,又是一直使用盖伦式战船。而大明水师才组建不到一年,纵然水师学堂有系统的训练体系,但水手的操帆、控舵能力都还比不过老牌海上强国。
入夜,双方都放慢了速度,实施灯火管制,并派小船相互监视,静静等到天亮。
就当贝斯准备继续和明国舰队玩“控船比赛”的游戏时,却见一艘小船飞速驶来。那船上的人爬上多德雷切特号,喘着粗气向他告警,“将军,欧瓦特行政官让您立刻返回大员救急!”
贝斯皱眉道:“明国舰队主力就在几海里外,大员那边能有什么危险?”
经过一天时间的试探,他已确定不远处的舰队有中大型盖伦船9艘,小型盖伦20艘,还有十多艘戎克船,这绝对是明国的主力。
来报讯的人焦急道:“昨天清晨,有十多条小船穿过了鹿耳门,将六七百明国士兵运上了禾寮港。现在赤嵌城通向北面的路已经全被封死!”
贝斯诧异道:“北航道已经多年没使用过,明国怎会从那儿运兵?”
热兰遮城和赤嵌城一左一右,互为犄角拱卫着热兰遮湾。想要通过热兰遮湾登陆台湾岛,有两条航道可走。
南航道,也叫大员港,这里水深且航道宽阔,和兰人派了重兵把守,航道两侧也修筑了大量炮台。
而热兰遮北侧的北线尾岛的北端还有一个鹿耳门航道,也叫北航道。不过这里极为狭窄,又多沙石,大船根本无法通行,故而和兰人对此处防守极为松懈。
历史上郑成功就是从鹿耳门悄然登陆,一举切断了赤嵌城和台湾以北的联系,奠定了初期的胜局。
朱琳渼对这事非常清楚,自然便如法炮制。
不过他却没有郑成功当年的运气——遇上了涨潮,可以运送几千大军登陆。所以他只派了十多条小船,将六百士兵运至禾寮港。
送信的人只是诺诺道:“大概是趁夜色偷渡的,天亮的时候他们已经上岸。”
贝斯怒道:“就算他们登陆,也不过六七百人,派赤嵌城里的士兵解决掉就行了,还要调我的舰队回去?”
“这,阿尔多普上尉带了五百士兵去迎击,结果死了九十多人。中午时热兰遮又增援了三百人过去,仍然被击退了。执政官大人不得已,这才派我来求援。”
贝斯大吃一惊,他多次见识过东方人的战斗力,通常来说,有三百和兰士兵就足够击溃这六七百敌人。但这次阿尔多普手里有七百多人,竟仍被击败了!
而且从欧瓦特急着召舰队回去增援来看,恐怕是伤亡不轻。
实则他以前所见识的都是大明的旧式军队,而这次登陆的却是大明水师的三百水兵,带了三百多水师学堂的军校生。他们所用的武器是最新式的线膛铳,还带了几门一号佛朗机炮以及大量震天雷,战斗指挥能力更是胜过和兰人。
于是他们兵不血刃地击退了阿尔多普,然后就开始向赤嵌城进发。虽然他们拿赤嵌城的棱堡没办法,但棱堡周围的赤嵌城镇却是任由他们纵横。
和兰人本想和他们打巷战,却被线膛铳准确狙杀了不少,只得狼狈退入棱堡死守。
欧瓦特担心后面还有明军继续登陆,所以连夜派人去召回主力舰队,以切断明军海上运输线。
待送信的人下了船,贝斯的副官勃拉姆急道:“将军,我们不能就这么返航,那会把……”
“会把上风口拱手交给明国舰队,我知道。”贝斯闭眼吁了口气,显得颇为冷静,“传令,迅速靠近敌舰,寻求决战。”
他看着勃拉姆转身出了舰长室,心中却是波澜起伏,短短数日交手,为何感觉自己总是被这些东方人牵着鼻子走……不知道在风向吃亏的情况下,舰队损失会有多大。
围点打援,依旧是朱琳渼的老配方,却依旧非常管用。
很快,多德雷切特号上升起了令旗,整个和兰舰队随即杨帆,熟练地首尾相连,结成标准战列线,迅速向正东转弯。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舰队的头指向东偏南,尾部朝向西偏北,用船侧吃风,压在明军舰队的东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