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亮,东方的天际逐渐泛起了一丝曙光,晨光洒进车厢,照亮了原本昏暗的空间。 “天亮了……”宋晚晴轻轻抬起头,看着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的不安稍稍缓解了一些。 许玲抬起头,看了一眼车窗外,脸上的焦虑稍微减轻了些: “天亮了,应该快到嘉定野战医院了。” 而此时,在李卫国的命令下,车队的速度明显加快,车轮碾过泥泞的道路,整个车队就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在晨光下穿行。 陈望依旧昏迷不醒,高烧让他整个人虚弱到了极点,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 “突围,准备突围,接应…… 冲啊……报仇……狗日的小鬼子…… 原神,启动…… 我知道你急,但你先别急…… 你这瓜,保熟吗? ……” 这些乱七八糟的梦话,东一句,西一句,断断续续在车厢内回荡,引得韦小罗,许玲,宋晚晴等人,都忍不住侧耳倾听。 但他们很快又都面面相觑,因为三人都根本听不懂,陈望到底在说什么。 许玲正坐在陈望旁边,手指不时轻抚过陈望烧得滚烫的额头,不断用湿毛巾擦拭着陈望滚烫的额头,尽力让他降温。 身为战地护士,她知道陈望的情况不容乐观,高烧持续不退,极有可能是发炎引起的,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宋晚晴坐在另一边,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她依旧不愿离开,心里着急得是像揣了块大石头。 经历过这次生死,陈望已经成为了她心中难以言喻的存在,她不愿放弃任何一个陪伴对方的机会。 “陈望他……他会不会有事?”宋晚晴摸了摸陈望滚烫的额头,小声问道,眼神带着隐隐的不安。 许玲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继续专注地为陈望降温,表情凝重道: “只要我们能尽快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应该没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他的体温。” 韦小罗坐在一旁,也当即道:“少爷绝对不会有事的,一定就是累着了,睡一觉就能好。” 而随着车队不断前行,炮火的声音渐渐远去,前方的天空逐渐变得清澈。 终于,在这日上午八点左右,车队在接应部队的带领下,顺利拐进了嘉定后方一处隐蔽的野战医院。 许玲迅速站起身,指挥着车厢里的士兵们将陈望抬下车。 而野战医院里,早已经有医生在等着了,他们一早就接到了罗英的电话,之后又是陈实的电话,直接把院长都惊动了,亲自带人,严阵以待。 现在,陈望可是整个左翼战场,两个司令大员,都重点关注的对象。 不过,此时野战医院人手也十分紧缺,院长只带了带着一个医生,两个护士。 但他们行动迅速,很快就在67师卫生队的协助下,将陈望推进了医院。 67师的卫生队,则是将车队的数百伤员,全都送进了野战医院治疗。 在陈望的争取下,他们将会被全部接收。 宋晚晴目送着陈望被抬进医院,心中长舒了一口气,随即把原本跟进去的韦小罗叫了出来。 “小罗,你照顾好望哥儿,有什么事情,直接联系司令部,我就在那里。“宋晚晴叮嘱道。 她虽然很想留在陈望身边陪着,但对方交给她的任务,至关重要,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她必须立刻去完成。 “宋小姐,您放心,要是少爷醒了,我立刻告诉您,少爷到时候一定想第一眼就看到您。“韦小罗点头道。 在交代完这些事情后,宋晚晴便直接跟着李卫国,赶往了罗卓英的嘉定司令部。 此时,战事还远未停歇,嘉定司令部内,气氛紧张而又井然有序,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军官们在桌案前紧张忙碌着,一份份指令,在他们的手中快速传递。 司令部门口,几名传令兵匆匆跑过,很快就将宋晚晴和李卫国,带进了罗英的司令部。 宋晚晴和李卫国都是第一次走进了这片战时中枢,心情难掩紧张,尤其是宋晚晴,她早前到底只是个傲气的女记者。 而一到司令部,她便看见《大公报》上海版的主编,对方已经带着一整个编辑团队,等在了一旁,就为了她。 他们的脸上写满焦急与期待,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前线的真相,展现在国人和世界眼前。 王运生一看到宋晚晴,就立刻起身迎了上来,脸上满是赞许道: “宋小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你这次带回来的材料,非常的及时,等报道一出,全世界都会知道我们华夏军人是如何英勇抗击日寇的!” 宋晚晴听到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夸赞,简直受宠若惊。 要知道,王运生可是这个时期,华夏报人的楷模,其主持参与的“六十年来”专栏,火爆全国,并曾经受邀国府的庐山讲话。 而从1月11日起,《大报》隆重推出的“六十年来”,每日登载一段,连续两年半之久,无一日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