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一菲不仅要控制饮食,比如现在吃的鸡胸肉,素菜沙拉,还有酸奶。 还要进行运动塑形,当然那是每天早上的事情了。 刘小丽同样如此,所以晚餐只有杨灵越如常,但也颇为清汤寡水。 晚餐结束后,则是刘一菲一边护肤,一边阅读的时间。 总得来说,进入到工作时间范围后,刘一菲的生活作息规律地可怕。 正在刘一菲敷着面膜看书的时候,杨灵越对刘小丽说:“阿姨,咱们出去走走?” 刘一菲挑了挑眉,她当然希望男朋友就安安静静地陪着他,不过男朋友和妈妈之间的工作挺多的,也不好说什么。 不料刘小丽却说:“外面太凉了,不想换衣服,你自己出去呗。” 她现在一点也不想和杨灵越单独待一块儿,还是有些心虚。 杨灵越看着刘小丽,带了点挑衅意味,笑着说:“不出去也行,那咱们去书房。主要是梳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查缺补漏嘛。别在这儿影响茜茜。” 话到这份儿上,刘小丽没理由拒绝,何况杨灵越的表情激起了她的逆反心理,便应了一声,一同往书房的方向走去。 到了门口杨灵越又说:“要不您先领我去新房间看看?” 刘小丽一边越过杨灵越进了书房,一边说:“就在东侧最后一间,和二楼相比也没什么变化。” 杨灵越不置可否,也就跟着进了书房,关上了门。 刘小丽眉头一跳,想说把门打开,却终是没说,说了显得自己成什么了。 杨灵越环顾四周,发现书房有整理过。 刘小丽注意到杨灵越的目光,便解释道:“茜茜做的,说是角色需要,有擅长做家务这一条。你房间的衣服都是她一件一件叠的。” 杨灵越坐下后乐呵呵地说:“真不错,但愿她能保持下去。” 刘小丽却是嗤笑一声:“全她做了,要保姆还干什么。” “有道理。” “也不知道咋想的,既要自己的女人什么家务也会做,还要她貌美如花,最后还能挣钱养家。” 杨灵越咋舌:“啧,我没得罪过你吧?我什么时候既要也要了。” 刘小丽却是平静地看着杨灵越说:“什么你,你,你的,刚才不称您吗?连句阿姨都不叫了。不是要说事儿嘛,说吧。” 听到刘小丽这番话,杨灵越不仅没恼,反而想笑。 不过面上却是正经了很多,认真地说:“对不起,阿姨,以后不会了。您说一下近况吧,我没有细看陈亭那边的报告。” 刘小丽一怔,心中竟然因为一个称呼涌起了莫大的失落。 不过还是应了一声,去桌上拿文件了,眼神却是有些空。 其实这类似于戒断反应,刘小丽其实是很享受和杨灵越平等相处,甚至自己处于下风的那种感觉的。杨灵越突然规矩起来,她自然有不适感,之前有多享受,现在就有多失落。 经过和刘小丽的多次相处,杨灵越完全肯定了自己起初对于她慕强这一性格特点的认知。 要和诸多性格迥异的优秀女人们打交道,要和各个行业的人尖子打交道,杨灵越要是没进步怎么可能? 以他现在的见识、能力、情商,就算没有了未来记忆,他也能混成人尖子。 如果说现在有位经验丰富的渣男,见到这一幕,一定会把杨灵越当成是同道中人的。 渣男拉已婚少妇的手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对方拥有失去感,也就是类似戒断反应的感觉。 说到这里,可以具体阐述一下相关步骤和方法,以便于男书友们分享给自己的妻子,或者女书友,以辨别那些可以接近,心怀不轨的渣男。 在日常交际或者工作中,女性大多会遇到一些男人突如其来的关心,这个无关容貌,除非长的真是天怒人怨了。 可能只是一份早餐,一句关心的话,就会让平静在稳定家庭生活的女性的心里泛起涟漪,这个无需否定,毕竟生活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如果这个人是渣男,那么第一步就是消除你的愧疚感。 一般来说,女性起初动了心思后,心里多少会有点对不住自己的丈夫或者男朋友,这个时候有渣男就会推她一把,让她突破最后一层道德底线。 尤其是在女性和丈夫或者家里受了委屈,表现出来的时候,渣男立刻就会付诸行动。 常见的说法大概就是: “你是一个好女人,好到让人心疼,我有时候真羡慕你老公,你跟她这么多年,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他甚至都不知道你要什么,可你依旧对他,对家里掏心掏肺,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这种话可以称得上是心锁的万能钥匙,一般说出来后,女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就会崩塌,这么多年终于遇到一个懂她的人。 甚至会觉得渣男就是她的灵魂伴侣。 如果女人对这类话坚决反对,那么渣男根据反对的坚决程度,决定撤退转移目标或者回到最初关心女人的那个阶段。 如果是保持沉默、没有反驳,甚至认同,那么渣男就会继续说: “我现在这个年龄了,本来对爱情已经不抱希望,一心扑在工作上,但当遇见你,一切都变了,哪怕只是和你聊聊天,我都觉得很满足。 我知道我们没有结果。 之所以说这些,是我实在控制不住对你的感情。 我第一次对一个女人这么认真,你忍心拒绝我吗? 真爱无罪,不被爱的才是第三者。” 女人往往比较感性,如果这个女人平时就比较缺乏关心,或者说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所不满。 这种话一出来,什么理智,一般都会抛诸脑后,大概率就会沦陷。 哪怕这个时候女人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出轨行为,哪怕对渣男说了“我们不可能”,“我不能对不起丈夫和家庭”类似的话,但只要还继续和渣男保持暧昧,保持联系。 虽然没有立刻沦陷,那么渣男就会利用人们常见的“厌恶损失”心理,继续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