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一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包二爷和书同二人背负行囊,并肩踏上了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漫漫征途。 书同此次回京赶考,心中感慨万千。时光荏苒,他离开京都已然将近十个春秋。岁月如梭,世事变迁,如今朝中负责考试的主官更是几经更迭。遥想当年自己初次参加科举时,那主考官还是德高望重的黄粱老先生呢! 那时的黄粱老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对待考生们也是公正严明、一丝不苟。他出题严谨,阅卷认真,选拔出了不少真正有才华的学子入朝为官,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而如今,不知这次的主考官又会是谁?是否能像黄粱老先生那般慧眼识珠,发现他们这些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呢?想到此处,书同不禁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次科考中全力以赴,展现出自己多年来的所学所悟,争取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一旁的包二爷似乎看出了书同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同儿不必担忧,以你的才学定能高中!”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加快脚步朝着京城进发。 终于,经过数日的奔波,他们来到了繁华热闹的京城。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种新奇的事物让他们目不暇接。然而,他们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是立刻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开始专心备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书同每天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包二爷则负责他的起居和安全。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六二:丰其 ,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昧,折其右肱,无咎。 九四:丰其 ,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上六:丰其屋, 其家,极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见,凶。(变: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其匪丑,无咎)。 书同对《丰卦》的卦象和爻辞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从中领悟到应对科举考试的策略。他反复琢磨着每一爻的含义,思考如何在考试中运用其中的智慧。 在备考的过程中,书同也不忘与包二爷交流探讨。包二爷虽然对《易经》了解有限,但他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给了书同许多宝贵的建议。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书同的心情愈发紧张。然而,他努力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和自信。最终,书同带着满满的信心走进了考场。 巧的是,这次考试的副考官曾经是黄老先生的门生故吏。他对书同也可知一二,只是没想到书同改了名和姓。但是书同的文章合为时而着,得到主考官的称赞,副考官却说到,“文章好是好,只是有些缺少格局” 原来啊,这当朝宰相可是力荐了他的一位得意门生——朱子。要知道,如果此次科举考试中书同能够高中前三甲,那朱子可就彻底没戏喽!而那位负责监考的副考官呢,当他第一眼看到书同时,便被其眉清目秀的模样所吸引。心里暗自琢磨着:如此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之人,若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岂不是美事一桩? 于是乎,这位副考官便打起了如意算盘,想着将自家那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书同。毕竟,像书同这样优秀的人才,一旦真的挤进了前三之列,必然会引得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达官贵族们争先恐后地前来争抢这个金龟婿呐! 巧的是,副主考的女儿早就心有所许,对于父亲乱点鸳鸯谱,毫不领情,直接拒绝。也避免了当年黄粱辜负孟令的悲剧发生。 话说这书同在科举考试之中,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之后,最终考取了第四名的佳绩。而令人惊喜的是,在那位德高望重的副主考大人的热心相助之下,书同有幸被点中了钟南山属地的一个官职。要知道,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喜事啊!无论是对书同本人而言,还是对他那至交好友包二来说,都是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且说这钟南山,距离他们家族的祖庙以及自家府邸都不算太远,虽然所授官职并非位高权重之职,但好歹也算踏入了仕途之门,从此能够端起官家饭碗,过上安稳体面的日子。 而咱们这位五大三粗的包二爷自然也不愚笨,当他从书同口中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心中便有了计较。 就在当天,他精心准备了一份丰厚无比的大礼,并趁着夜色降临之际,亲自领着书同前往那副主考大人的豪华府邸登门拜访,以表感激之情。一路上,两人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忐忑,不知道此番前去将会迎来怎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