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绍威,其生平事迹在《旧唐书》中得到了详尽的记载。他字端己,出生在魏州贵乡。他的父亲罗宏信,原名宗弁,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马牧监,侍奉着当时的节度使乐彦贞。 在唐僖宗光启末年,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乐彦贞的儿子乐从训凭借其骄横跋扈的性格,聚集兵马,意图对牙军(节度使的亲兵)下手。然而,这一举动却激起了牙军的愤怒,他们聚众喧闹,甚至攻打乐从训,最终迫使乐从训逃出并占据了相州。牙军的怒火并未就此平息,他们废黜了乐彦贞,将他囚禁在龙兴寺,强迫他出家为僧,不久之后更是狠心地将其杀害,随后推举了小校赵文建为留后(代理节度使)。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宏信的命运开始发生了转变。据说他曾在住所遇到一位白须老翁,老翁神秘地对他说:“你将成为这方土地的主人。”这样的话语,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鼓舞。罗宏信心中暗自惊异,却也隐隐感到了一种命运的召唤。 不久之后,赵文建因与军情不合,陷入了困境。牙军再次聚集起来,大声喊道:“谁愿意做节度使?”这时,罗宏信站了出来,他应声而答:“白须老翁早就命定了我,我可以做你们的首领。”这样的话语,既显示了他的自信,也透露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力量。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四月,牙军正式推举罗宏信为留后,朝廷得知此事后,也顺水推舟,正式授予了他节度使的旌节,从而确认了他的地位。 然而,权力的更迭并未带来长久的平静。在唐昭宗乾宁年间,社会动荡加剧,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太祖朱温紧急攻打兖州、郓州,而朱瑄则向太原求援。当时,李克用派遣大将李存信率军前往救援,借道魏州,驻扎在莘县。然而,李存信治军无方,逐渐侵扰魏州的粮草和放牧,这使得罗宏信感到极为不平。 太祖朱温看到了这一机会,他趁机派遣使者对罗宏信说:“太原李克用意欲吞并河朔地区,等他们回师的时候,贵地堪忧。”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在罗宏信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深知,一旦李克用势力坐大,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于是,在恐惧和利益的驱使下,罗宏信选择了归顺太祖,并出兵三万攻打李存信,最终将其击败。 然而,这一战并未彻底解决问题。不久之后,李克用亲自领兵攻打魏州,在观音门外扎营,周边多个属邑被攻占。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罗宏信深感无力。幸运的是,太祖派遣葛从周前来救援,在洹水交战,俘获了李克用的儿子落落并献给太祖。太祖为了展示自己的威严和决心,命令将落落送给罗宏信处斩。这一举动使得晋军士气大挫,最终选择了撤退。 然而,太祖并未因此放松对罗宏信的警惕。他深知,罗宏信虽然归顺了自己,但心中仍有可能存在异心。因此,他每年都用丰厚的贿赂和谦卑的言辞来笼络罗宏信。每当罗宏信有回赠时,太祖都会对着魏州的使者北面拜受,说:“六兄(指罗宏信)比我大很多岁,我们是兄弟之国,怎么能用对待普通邻国的方式对待呢?”这样的话语,既显示了太祖的谦卑和尊重,也透露出他对罗宏信的深深戒备。 然而,罗宏信却在这份虚假的友好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他以为太祖真的对自己厚爱有加,便开始放松了警惕。然而,他并未意识到,太祖的每一次示好,都是为了更牢固地控制他。在这样的环境下,罗宏信的权力虽然得到了暂时的稳固,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宏信的权势逐渐达到了顶峰。他累官至检校太尉,封临清王,成为了当时魏州的一股强大势力。然而,这样的反思并未持续太久。在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八月,罗宏信在任上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