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武林放弃了复读,但对于知识的渴望,并没有减少,而是更加强烈。 母亲深知儿子的不甘心,不能让儿子当农民走自己的路。 于是回家和武林的舅舅商量,舅舅给武林推荐了一个赤脚医生,让武林拜师学医。 “学医?”武林惊讶的看着母亲,这是自己曾经的梦想,就是想报考医科大学,尤其是中医学。 在初二时,武林曾经得过一次急性黄疸肝炎,就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军医,三副肝炎草单方中药,让武林痊愈,所以武林对中医中药具有深厚的感情。 舅舅介绍的那个赤脚医生,是江苏淮阴泛水镇人,他的医学是得到他父亲的真传。 他父亲原来是国民党的军医,外号叫“缪一刀”。 解放战争时被俘加入了解放军,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早在1979年冬季,缪医生就从江苏淮阴,来到此地开办了一个小诊所。 主治的是各种伤风感冒,因为西医收费低治病快,在农村很受欢迎。 武林拜师后,缪医生给武林推荐了一些医书,每天早晨来到诊所打扫完卫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认真看书学习。 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熟记几种病症,以及相对应的消炎药功效、用法、注意事项等等。 时间很快,一晃三个月就过去了,眼看就到元旦了。 缪医生看着武林,认真学习的劲头十足,终于忍不住告诉武林,西医也就那么点东西。 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原则就一个字“杀”。不管是啥器官,发生啥炎症,就是使用各种消炎止痛药,杀死细菌病毒。 至于使用消炎药,可能会导致伤害其它器官,西医是不用考虑的。 长期用药会使身体发生抗药性,解决的办法:只是换一个生产厂家,换一个牌子而已,慢慢的小病变成了大病。 当器官无法康复时,就采取切除手术,这就是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案。 所以缪医生建议:武林去泛水镇卫生院,拜他父亲为师,可以系统地学习中医。 从“望、闻、问、切”开始,后续还可以学习筋络、穴位,推拿、针灸、按摩等等。 武林闻言很是期待,回家和父母商量后,决定跟随缪医生前往泛水镇。 当见到缪老军医时,武林暗暗吃惊,老军医一头银发,浓眉大眼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一股神气,昂首挺立不露自威。 老军医一开口,泛水镇家乡话特别重,武林一句也听不懂,好在有缪医生给翻译,武林才勉强明白。 “缪爷爷,您好!我是您儿子的学徒,我非常喜欢中医中药,请您收我为徒,教教我吧。” 老军医对于武林想学习中医非常高兴,慢条斯理地说:“三年西医,可独立门户;三年中医,只是刚刚入门,中医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既然来了可以考虑在卫生院学习半年,然后再酌情考虑。” 武林应声答道:“谢谢缪爷爷的厚爱。” 缪爷爷随后从书柜里,拿出几本陈旧的医书,随口道:“不明白的,可以随时问我。” “嗯,谢谢缪爷爷!”武林如获至宝,缪老军医欣慰的点点头。 武林的自学能力很强,就像久旱逢甘霖,每日孜孜不倦书不离手。 弹指一挥间,很快就要到春节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武林想起了已到中年的父母。 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在地里耕耘,想到了贫困的家。 武林思考着:在这里学习中医,何时才能让家庭脱贫致富呢? 自己不能安逸待在泛水镇,武林又想起了吴老师的那封信。 在泛水镇武林寝食难安,度日如年,脑海中有两个声音在争吵,一个说留下,一个说回家。 终于武林忍不住,向缪爷爷提出要回家的想法。 缪爷爷得知武林家庭贫困,想改变贫困面貌而停学的缘由后,并没有生气,而是非常赞同武林的想法。 认为武林是一个懂礼貌、孝顺父母的孩子,支持武林回家。 但缪爷爷一再嘱咐武林,不要把自己喜欢的中医丢了,希望坚持自学。 送给武林的那几本中医秘籍,一定要好好钻研,有困难或疑惑,可以随时给他写信。 同时还告诉武林一个消息,在泛水镇不远的南通海门,有一个大队,因为稻田低洼,种植茭白混合养鱼很成功,可以快速脱贫致富。 回家后武林和父母说起这件事,父亲坚决反对。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观念,在父母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 父亲说:“既然不学医了,就踏踏实实在家种地,好好学习水稻的病虫害,如何防治?如何能让水稻增产?” 武林无奈,每天只好跟随着父母下地干活。 吴老师信中提供的信息,始终铭记在心。 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大队部寻找当天的报纸,查阅有关信息。 大队部传达室的门卫,一见武林就调侃他,“报纸上有黄金啊,天天来找、天天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