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和尚领着何肆去到天王殿右侧的客堂,为其奉上香茶。 一路上,何肆几欲开口,却终究是不言不语。 再见宗海师傅,何肆心中总算得了片刻宁静,似乎是开口说些什么都会将其打破。 何肆不懂茶,品味不出毗云寺供佛、待客、自饮、结缘的禅茶一味。 更不明白宗海和尚的用心良苦。 “吃茶去”乃是赵州禅。 是那位弘法传禅达四十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的从谂禅师的偈语。 他曾主持的观音院有着“吃茶去”“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等禅门公案。 宗海和尚早在无色界中,就言明何肆是狗子无佛性。 只是那时候的何肆,没有在意罢了。 如今的毗云寺,也被称作观音菩萨道场,二者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深厚渊源”。 何肆不知从宗海和尚问他吃了没开始,便是在为其解厄。 那恶堕,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宗海和尚可以感同身受。 心不静,就先静心,即便不渴不饿,那也先遇饭吃饭,遇茶吃茶。 两人行茶三五匝。 静心得意后的何肆终于开口,却是直抒胸臆,“宗海师傅,救我。” 虽然厚颜,但也只是求生罢了。 宗海和尚摇摇头,只说道:“小何施主,你得自救。” 何肆闻言,却是舒了口气,意思是,他还有救。 …… 陈含玉坐在乾清宫中,放下手中奏章,是江南抚台递送的。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江南台、温、处三州府一道儿反了,一首旗帜谣广为流传,“天高皇帝远,田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内阁已经在奏章中列出处理意见,待他这个新帝票拟,就是做选择题,选择“照准”还是“不准”就行。 若是小事批红,就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 可这是大事,司礼监秉笔太监庾元童不敢擅作主张,就呈给了他。 陈含玉一看,奏章上的笔迹有些熟悉,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 不存在什么字如其人,是内阁首揆姜青乾的手笔。 有人说姜青乾是奸佞小人,也有人说他大忠似奸,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在陈含玉看来,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自己不是贤主,手下似奸实奸也无可厚非,可不管现世风评如何,姜青乾死后一定会名列《佞幸列传》,这是爷爷陈斧正留下的密诏。 奏章不长,内阁的批注更短,大体意思就是要叫越王的三大护卫去平乱,与陈含玉的想法不谋而合。 “批红吧。” 陈含玉对着庾元童言简意赅。 姜青乾是辅佐三代皇帝的四朝遗老了,既然是他的意见,批红之后肯定不会遭受封驳。 所谓封驳,便是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 离朝没有宰相,但内阁首揆更胜之。 庾元童依言照办。 陈含玉意兴阑珊,“乏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陈含玉起身离开乾清宫,去了自己原来的东宫慈庆宫,自己膝下尚且无子,那用作皇嗣居住的南三所撷芳殿自然空置,如今是袁饲龙的居所。 香函很快请来袁饲龙,陈含玉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在这位两度拯救大离的仙家面前依旧恭顺。 袁饲龙笑道:“还以为你憋得住屁,没想到才一天就来找我了。” 其实若非昨日是三元节之一的中元节,皇帝主持祭祀脱不开身,陈含玉早就来找这位袁仙家了。 陈含玉说道:“袁老,咱就不兜圈子了,开门见山,前夜您为何传音要我放何肆走?” 袁饲龙反问道:“不放他走,难道就地打杀了吗?” 陈含玉摇摇头,“那倒不至于,宰相肚里好撑船,何况我这天子啊。我那夜骂得还算舒爽,就当是小惩大诫过了,不过那小子心性确实不行,我骂他一个哑口无言,我看他多半已经在反躬自省了,其实道理这东西,谁说都有理,我不觉得他真错得离谱,他只是想得太多,见识太少。” 袁饲龙有些惊异陈含玉的态度,轻哼道:“那不就行了?” 陈含玉摇摇头,“袁老,你明知我要完整的落魄法,为何要逼我放他走?” 袁饲龙矢口否认,“我有逼你吗?” 陈含玉腹诽道,“要么让他走,要么让他死,这不是逼是什么?” 袁饲龙却问道:“想听假话还是真话?” 陈含玉笑道:“先从假话说起吧,万一假话就足够说服我了呢?” 袁饲龙听陈含玉还有心思开玩笑,便也不当回事,笑道:“落魄法不是好东西,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好歹是万金之躯,你看那何肆现在,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怎么就不能引以为鉴呢?我可是押重宝在你身上的,你死了,我满盘皆输,你要自寻死路,我能袖手旁观吗?” 陈含玉摇摇头,“袁老此言差矣,我以前是千乘之尊,现在是万乘之尊,可我不还是陈含玉?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在我看来,不过是投机取巧,人就是人,虽有贵贱,但并非天定,更不能觉得理所当然。我有天经地纬、济世之才吗?我没有,沐猴而冠罢了,不过一个甩手皇帝而已,不夸张地说,若非我那北狩的父皇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天位一定轮不到我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