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汴京城南下江西平叛,韩明走了二十多天,可谓兵贵神速的典范。 但这也造成了一大批通晓水性的北方士兵,陷入了对坐船的阴影中。 不论韩明和狄家兄弟怎么劝慰,可能以后都不想在涉及水运和水战这一块了。 为了照顾这些一脸苦兮兮的普通士兵,韩明只得耐着性子,一步一步从陆路北上返京。 临走之前,咱们的转运使蔡挺和转运副使曾奉先那个热情和熟络,让韩某人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就差来一出二人跪地,抱韩明大腿哭喊‘舍不得您走啊!’的大戏了。 不过经此合作之后,蔡挺和曾奉先对于这位虽然岁数不大,但是手段老练的年轻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他日入府拜相,指日可待! 这二位,一个武将出身不受文官待见的蔡挺,一个文官出身靠着欧阳相公举荐才做到知州的曾奉先。 一个之前还在停官准备辞官归隐;另一个陷入连州境内祸乱的麻烦事当中。 如今跟着韩明屁股后面忙活近一年之久后,直接扬眉吐气了。 蔡挺一跃而上,成为江南西路一把手——转运使,曾奉先也捞到一个副使职位。 可谓是直接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这都是韩明给他们带来的。 为此,这老哥俩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紧紧抱住这位大佬的腿。 不说以后还有没有合作的机会,现在至少是要表明立场的时候。 若是能在韩明心里留下一个强干有能耐的形象,日后说不得还能够重返京城,位列朝堂上重臣之位呢! 二人这么一合计,对于韩明即将离去显得异常殷勤。 就连身为武将的狄家兄弟都受不了这氛围,着急忙慌的把韩明一拖,离开了转运司的府衙,整军北上。 “曾兄啊!今日和韩大人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啊?!”蔡挺有些感叹的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我有预感,下次相见,这天下将会彻彻底底传颂韩静远之名!”曾奉先语气莫名的说道。 “那就全力以赴吧,老伙计,让江西成为他的后盾吧!”蔡挺神秘一笑。 。。。。。。 韩明自然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看在原历史上这二人的功绩上,才提携一下对方。 这二人就如此记在心中,并且准备未来给韩某人来一个大惊喜。 当然这是后话按下不表,只说韩明此刻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汴京。 最大原因,听说是自家表弟不知采取什么手段,让吕母同意了和盛家议亲,并且看样子把握很大的样子。 虽然信里支支吾吾,但韩明还是知道,这事儿估计是成了。 若是按照正常议亲时间换算,前后差不多两三个月的样子,如果定下时间的话,估计准备婚事的时间就只有一个月左右。 韩明接到信的时候,是蔡挺和曾奉先提议降米价的时候,当时没顾得上。 现在一想到吕好卿马上也要抱得美人归,韩明不由得有些着急,生怕赶不上对方的婚事。 “大人似乎心神不宁?” 王介甫和种诊简单聊了一下治军方面的问题,看到韩明坐在一处发呆,不禁问道。 “额(⊙o⊙)…呵呵,我家表弟来信,说是马上议亲,我这心里有些惦念。” 韩明和王介甫,现在已经是变成一条道上的同志、知己,基本无话不聊。 二人的年龄差并没有造成想法上的代沟,反而更像是忘年交一般。 “呵呵,我还以为大人是念叨朝廷的封赏呢?”王介甫一脸笑意的递给韩明随身水壶。 “封赏啊?真不知道官家能封给我什么官?最好是五品序列!” 韩明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王介甫。 “有什么意义吗?” 王介甫有些奇怪的看着韩明,他不觉得这位被世人称呼‘小韩相公’的人,会那么简单想着升官发财。 “嗐!你不懂,像我这样的六品官,正常是连大朝会都不能上的。” “要不是官家恩典,在朝班最后留下旁听位置,我估计我现在还在翰林院编纂古史文籍。” “哪有机会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评论政事,然后被委派成江西安抚使。” “我现在就想要一个能够堂堂正正站在朝堂上的机会。” “我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让所有人看看,我到底有没有资格位列朝堂!” 韩明说到最后,语气有些急促,甚至带上一丝意气。 王介甫倒是第一次见到韩明的这一面,顿感很有意思。 “我一直以为大人是一个万事不萦于心的人,看样子,您还是有着少年人的锐气。” 王介甫的话把韩明说的有些臊得慌,毕竟所谓的‘万事不萦于心’,一方面可以解释成‘摆烂’,另一方面是韩明装出来的。 人之七情六欲,韩明样样都沾,他不是圣人,戒不掉这些,但是学会克制,还是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