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心甘情愿变成比肩兽,寸步不离并肩走向前。情愿变成深山树,异根而生却枝枝相连。” “嫣然,韩家哥哥...” 明兰看着手中的纸想说韩明有点肉麻,但看到如同丢了魂只知道傻乎乎笑的余嫣然,还是默默闭上嘴。 “行了,都几天了?韩家哥哥表白就那么让你心神荡漾吗?!”明兰也有点受不了这二人的糖度。 “你不懂,比起元宵诗会的那首,我更喜欢这首。” 双手捧着情诗放在胸口,余嫣然觉得自己就是这世界最幸福的人。 “那首《青玉案.元夕》官家也喜欢的紧,不过你知道吗?官家可是把那套常服衣袍赐给韩家了。” 明兰有些八卦的讲着上次的元宵诗会。 “我知道,静远哥哥说,那是官家恩典,所以准备供在我们的新房里,吉利还有纪念意义。” 余嫣然也小声的嘀咕起来。 “真好,看到你和韩家哥哥能如此两情相悦,未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差,我也放心了。”明兰抓着嫣然的手,衷心说道。 “明兰,我要谢谢你,每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都出手帮衬我,以后你若是有什么困难也不要一个人挺着,我一定也在你身边。” 看着嫣然现在一副有底气,有人撑腰的样子,明兰心底流过一丝羡慕。 “嗯,到时候,我一定会很麻烦的!”明兰笑呵呵说道。 “呵呵呵...”二女抱在一起笑着。 屋外的天空,碧蓝如洗,偶尔会有几朵白云飘过,点缀着这块巨幕。 韩家之内,韩明做着最后准备。 明日就要大婚了,参与婚礼的名单早早发出去了,为了不出错,或是少了人,韩明真仔细比对每一个人名。 当看到母亲一方吕家的时候,轻叹一声:“尧师也不知道在岳麓书院怎么样,早些年还有信,最近是不是忙着科考呢?” 思索一阵,还是提笔,把自己这个舅舅家的表弟名字写上。 吕好卿,字尧师... 然后放在一旁,看起了另外的名单,结果在勋贵的名单上,看到了另一个许久不见的佳人之名——张桂芬。 “咦?我记得桂芬姐姐不是回老家去了吗?” 韩明从小到大接触的老师不少,除了韩家族学内的大儒、盛家书塾的庄学究,甚至祖父韩章都算是自己半个老师。 但这些老师大部分偏重都是为人做事、治国理政方面。 而自己在军事方面的老师就不得不提起两位大佬,一位是前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狄武襄。 这位名将大佬是自家祖父和范文正公破格擢拔的神级人物,奈何去年已经在陈州去世。 另一位就是这位张家姐姐的父亲——英国公。 想到这位老师,韩明挠挠头:“自从会试之后,忙活殿试,殿试之后又在翰林院和内阁两头跑,好久没拜访老爷子了。” “这次大婚倒是有时间了!” 看着祖父韩章亲自誊写的邀请名单,英国公赫然在列,韩明也就安下心来。 结果正准备休息喝口茶,永曾如同一头百米飞奔棕熊窜了进来。 把韩明吓得手一哆嗦,以为永曾要冲过来揍自己呢! 看到韩明的小动作,永曾‘嘿嘿’傻乐:“哥儿,卿哥儿来了!” “谁?”韩明继续往嘴里递茶。 “大娘子那边的吕家哥儿!”永曾继续说道。 “哈?!”韩明这口茶愣是没喝进去,直接把茶碗一放,蹭的起身。 “就是您表弟!”永曾还以为韩明没听懂呢。 “我知道,不过这小子啥时候跑回来的?岳麓书院的课业完事了?怎么没给我来封信?” 韩明用手摩挲着头上的发冠,一副奇怪的表情。 但脚下不慢,带着永曾就往前厅冲去,结果还没到前厅,半路上就看到一袭青衣,身子挺拔,貌似端庄,颜如舜华的男子往这边走来。 “好卿!”韩明远远的叫了一声。 “大哥哥!”吕好卿眼神一亮,提起衣袍下摆,小步跑来。 兄弟二人相见,自然激动异常,紧紧抱住对方,然后对视一眼,哈哈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说你小子回来也不给来封信,好让我准备一下去接你。”韩明和吕好卿勾肩搭背的走进书房。 “我原本要晚几日到京,可是父亲和母亲来信催促,说是你要完婚,我想这可不能耽误,就水路并进,从潭州跑回汴京了。” 吕好卿微微一笑,俊朗英气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未得到缓解的疲惫。 “嗐!舅父和舅母何必呢,如此赶路,累坏了吧?”韩明招呼下人给上一些小吃和茶。 “那可不行,这婚礼可是一辈子一次的事情,我可不想错过。”接过金蕊递上的茶碗,吕好卿微微点头致意。 “怎么样,岳麓书院的生活如何?比起汴京是不是差点?”韩明端起自己的那碗茶,心想终于能喝进口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