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芝决定到绣坊上工。清晨,阳光透过的树叶洒在小院里,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天欢呼。 一家人早早地起了床,简单吃了点早点。李明辉赶去东子家借摩托。刘桂芝则整理着以前惯用的绣针和丝线一一整理好,放进一个小巧的绣篮里。特意挑选了几块质地优良的布料,想着在绣坊中或许用得上。还将自己的老花镜擦拭得干干净净,又把平时做针线活时用的剪刀放进了口袋。 收拾完绣具,就坐在李国强旁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李国强转过头,看着刘桂芝,微笑着说:“老伴,你别担心,我这段时间情况挺好,虽然做不了活,在家弄口吃的还不成问题,鸡和猪你们也喂好了,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刘桂芝轻轻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但那微笑中仍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刘国强握住刘桂芝的手说:“老伴,你别害怕。这绣坊的活儿你熟悉,一定能做好的。” 刘桂芝叹了口气说:“老头子啊,我这年纪大了,不知道能不能跟上绣坊的节奏。” 门口李明辉还没进门就安慰道:“啊妈,你们两才56岁,怎么能称老呢您的手艺那么好,大家都知道的。这绣坊能有您,是她们的福气。” 母亲听了李明辉的话,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她看着李明辉,眼中充满了慈爱和信任。 李明辉又检查了一遍要带的东西,确认无误后,他帮母亲拿上绣篮,李明辉轻轻地推开了院门。和父亲告别了一声:“阿爸,有啥事记得要打给我电话呢,” 刘桂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给自己鼓劲。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刚踏出家门,东子就骑着摩托过来了,两人也没多交流,母子俩骑上摩托向江兴村进发,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下庄路上,给这平凡的一天带来了几分温馨与宁静。 “费啥劲呢,也不远,骑啥摩托嘛。”刘桂芝埋怨道。 李明辉目视前方,也不搭话,只呵呵的笑。 路过江兴桥。桥下的河水稍浑浊,但也还能看到有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河岸边,竹林成片生长,微风拂过,竹叶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河水嬉戏。 过桥不远处就是绣坊所在的江西村。一位路过的行人看到李明辉和母亲,微笑着点头示意,眼中流露出对他们的尊重。 “看来这绣坊在村里颇受敬重啊。”李明辉轻声对母亲说道。 母亲微微颔首:“是啊,咱们可得好好干活,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 终于,他们来到了绣坊的门口。其实就是桂梅家,桂梅听了刘纯凤的建议,把院子搭成个大顶棚,平时大家就在院子里刺绣。 这时绣坊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传来了轻微的针线穿梭声和绣娘们聊天的声音。李明辉的母亲深吸一口气,迈进了绣坊的大门,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一股混合着丝线、布料和香料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绣坊的空间宽敞而明亮,阳光透过透明的塑钢瓦,洒下斑驳的光影。地面由青石板铺就,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温润。 绣坊摆着一排排木架,挂满了各种精美的绣品,有娇艳欲滴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飞鸟、灵动飘逸的仕女图等等。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绣娘们的心灵手巧和辛勤付出。在绣坊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绣架,上面铺着一块尚未完成的绣布,绣布上的图案已经初见雏形,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绣坊里的人员众多,各司其职。在角落里,几位年轻的绣娘正围坐在一起,低声交流着绣艺,她们的手指在绣布上轻盈地穿梭,眼神专注而认真。而在另一边,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则在仔细地检查着绣品的质量,不时地指出一些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在绣坊的深处,有一个专门的裁剪区域,几位师傅正熟练地裁剪着布料,剪刀在他们手中发出清脆的“咔嚓”声,每一刀都精准无误。还有一些负责整理丝线和配料的工人,他们有条不紊地将各种颜色和材质的丝线分类摆放,确保绣娘们能够方便地取用。 母亲在李明辉的陪伴下,略显紧张地走进了绣坊。她好奇地张望着四周,眼中既有对新环境的陌生,也有对即将开始工作的期待。 低头做事的桂梅一抬头看见这对母子,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微笑着对刘桂芝说道:“桂芝娘,欢迎你来咱们绣坊工作,大家都很好相处哩。”说着,她便拉着母亲来到了院心里,拍拍手和大家介绍:“大家把手头上的工作停一下,终于把四里镇刺绣大家桂枝阿姨请来了,今天开始,桂枝阿姨就是我们桂梅绣坊的技术指导,大家欢迎”。 就在桂梅话音刚落的那一刹那,原本安静得只能听见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的院子里,突然间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持续不断地回荡在空气中,似乎要将整个院子都淹没其中。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