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十一回合,秦晋双方的国运正式转为大势之力,无论是北方的秦国还是南方的晋国,都在第一时间开启了大势自衍英雄。 同一时间,北方【长安】城上,一位身着玄色龙袍的帝王虚影已然出现,正是大秦皇帝苻坚。 此时苻坚的双眸中竟诡异得可以看到霸道和仁义两种截然不同的眼神,这也是他的执政纲领。 “朕乃秦皇帝,苻坚,朕欲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今北方诸族已为秦民,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即刻起,朝争灭晋,一统天下。” 玄色的大势之龙与那磅礴国运大势在苻坚君起之言的一瞬间扩大数倍,那一刻,苻坚霸气而宏伟的目标,成为了大秦南征的号角。 苻坚的这君起之言,霸道而恢宏,言毕,所有秦国的军民竟然在这一刻全部忘记了自己原先的种族,他们的心中自己就是苻秦之人,效忠于他们的皇帝陛下。 苻坚的王朝附魔,在顷刻之间已然完成,从此刻起,苻秦的所有将士不管原先出自哪个种族,不管身份如何,只要苻坚还在,他们就会众志成城,亲如一家。 南方,【建康】城上,同样有一道身着白色龙袍的帝王虚影缓缓出现,不同于北方苻坚的威严,此时出现在南方的帝王虚影却显得是那么弱小和茫然。 当苻坚的帝道真言化作王朝宣言冲击过来之时,这新生的帝王虚影竟然有些慌乱,可很快变数出现。 在小皇帝的背后,一位中年白衣文人虚影出现,其形温润潇洒,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小觑于他,因为此人正是晋国如今的中流砥柱,已经再度提高自身气运位阶的【尚书仆射谢安】。 朝争君起代表着皇权对于两朝战争的权威和影响,可此时谢安虚影的出现,意味着谢安本人已经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影响朝局。 无论在历史上如何,此时的晋国朝廷,谢与司马共天下。 “晋祚存亡,在此一战,请陛下前驱!” 谢安的话语之中,带着鼓励,更多的却是威压,小皇帝司马曜,似是得到了鼓励也如同被惊吓到了一般,面对气势汹汹的秦之宣言,他尖声大喊: “晋祚存亡,在此一战,朕乃晋皇帝,司马曜,晋国应战!” 虽然司马曜的出场方式极其尴尬,回答方式也透露着儿戏,然而在司马曜说完之后,位于他后方的谢安,面露威严,再度复述了一遍“晋祚存亡,在此一战”。 随着谢安的复述,整个南方天下,竟然同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百姓黎民,还是不约而同地大喝出声; “晋祚存亡,在此一战!” 细细看去,所有领头之人全部都是因为谢安的存在而扶植起来的士族雏形。 皇帝的话语缺乏威严怎么办,那么就有这些士族代为发声,他们的话同样可以形成王朝宣言。 虽然不霸气,虽然没有君威,可其产生的效果,特别是要应对北方的强攻之时,丝毫不逊色。 所有晋国的百姓不仅仅是战兵,全部被“附魔”,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将为晋国的存亡而战,所有晋国臣民抱着殊死一搏的决心,开始加入这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更为神奇的是,明明帝王虚影的对比上,小皇帝司马曜被压制成了这样,可最终君起的加持,晋国也仅仅是小小的劣势。 也就是稍许落后了不到一成的加持之力,对于朝争而言,这种落后已经算是势均力敌了。 这意味着,晋国君起,同样成功,秦晋朝争势在必行。 这一次双方立下大势的速度都是极其快的,可以说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正常的棋手对弈,三十回合刚刚立下三位,想要做到完整的大势自衍英雄都还差一点,更别说直接进入朝争了。 进入朝争就意味着双方现在的发育就不仅仅是按照正常时间来算的了。 接下来的臣策阶段,将会成为双方战斗力是否会产生差距的巨大变数。 这一点,晋国这边可以说在初期是大胜的,因为有着谢安的培养,仅仅第一天,晋国的气运朝堂之上,就出现了三条臣策。 三条臣策中谢安甚至没有亲自下场,就有后续的士族雏形们联合献策。 第一条城策,成为完整的臣策之后,一座晋国对抗北方秦国的桥头堡,一座不可思议的雄城开始快速形成,其名【襄阳】,献策人朱序。 第二条为民策,其策下达之后,整个晋国开始大规模的征兵,大量百姓在各个家族的倡议之下,开始保家卫国,这一策为群策。 第三条则为军策,其策的内容极为简单,那就是练兵,唯一不简单的是,他的献策人乃是如今的将位掌控者【冠军将军谢玄】。 这三条臣策仿佛早就定论一般,不消片刻就已经出现在晋国气运朝堂之上,吹响晋国国力大涨的号角。 针对这种情况,北方的秦国朝堂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朝争既起,势均力敌之下,堂而皇之被全天下都可以看到的气运朝堂,是威慑也是自我泄露。